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凝聚社会力量 担当扶贫责任 打造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包头模式”

近年来,包头市民政局根据全市扶贫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明确工作责任。发出倡议书,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下发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项目征集通知,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帮扶类、心理慰藉类、技能培训类、就业帮扶类、捐赠帮扶类、文化普及类、产业帮扶类等方面精准投入。号召社会组织要立足实际,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实施效果,不硬性要求项目必须在当年结束,以项目实效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并在政府购买服务、等级评估、推荐社会组织界别代表方面对参与脱贫攻坚的社会组织优先考虑。

  建立运行机制。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研究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方案,部署具体工作安排。市民政局负责动员社会组织,统计帮扶项目,联系对口帮扶单位与受助单位。市扶贫办负责协调旗县区扶贫部门做好协调保障工作。各相关地区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当地民政、扶贫部门,选择受助群众,对接扶贫项目,参与项目签约,指导项目实施。 

  营造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平面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媒体,深入宣传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在中央、自治区和包头市各类媒体宣传报道28次,3次被中国社会组织网在“今日头条”、“重磅”、“关注”栏目报道。组织举办了2018年包头市国家扶贫日活动暨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项目签约仪式、2019年全国扶贫日启动仪式暨全市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推进会,500余人次参加了上述活动。包头市民政局、包头市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表彰2018年包头市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单位的决定》,授予孟繁成等10名社会组织负责人先进个人、包头市向军心理咨询培训中心等10家社会组织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通过号召动员、项目征集、签约履约、跟踪问效等工作措施,全市各社会组织立足扶贫工作实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行业特色,创新工作理念,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改变过去传统扶贫模式,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使包头市扶贫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带动了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包头模式”。  2018年,全市社会组织共实施35个帮扶项目,项目总额574.7万元,全部由各社会组织投入。2019年,确定40家社会组织报送的46个帮扶项目。项目总额924.29万元。受益人群主要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农牧民及贫困户、农村留守老人、65周岁以上空巢、独居、孤寡的贫困老人、留守儿童、环卫工人、贫困中小学生以及家庭困难的疾病患者。这些项目涵盖志愿帮扶类、捐赠帮扶类、就业帮扶类、商贸帮扶类、产业帮扶类和医疗帮扶等。  

  改变了过去“发发钱、拜拜年”的扶贫形式,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发挥社会组织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重点向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产业引导和医疗、教育、志愿帮扶、慈善捐赠等方面倾斜。在81个帮扶项目中,智力帮扶项目占比超过90%。项目实施范围覆盖5个贫困旗县区,惠及贫困人口40390人次。 


从引流到赋能的社会组织扶贫“包头模式”

志愿、捐赠、就业、商贸、产业、医疗等六大类帮扶项目,发挥了社会组织丰富资金、技术和专业的优势,调动了其背后所依托的爱心企业及人士的巨大资源,凝结成一股合力,向贫困地区、人口汇聚。不同社会组织各自发挥所长,为贫困人口“量身订制”了最适合的脱贫途径,也打造出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包头模式”

固阳县下湿壕镇北油房壕村村主任赵志强,今年在包头市中草药种植业协会的帮助下,试种了100亩板蓝根。算着高出以往种荞麦或菜籽十倍甚至二十倍的收益账,他决定明年动员全村村民,一起做大做好村里的中草药种植。

11岁的小学生小浩(化名),通过坚持每天写日记,每月都能赢得包头市心愿公益协会的一份特别“奖学金”。他用这份“好习惯养成奖学金”帮妈妈交了房租,这里包含了他对有尊严地生活的希望。

调集社会组织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包头走在了自治区的最前面。据包头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偶燕铁介绍,2018年,包头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项目征集通知》,“张榜”征集社会组织扶贫项目,将社会组织的力量引流到扶贫工作中。两年来, 60多个社会组织带着81个扶贫项目和近1499万元资金“揭榜”,走进5个贫困旗县区,惠及贫困人口4万余人次。

志愿、捐赠、就业、商贸、产业、医疗等六大类帮扶项目,发挥了社会组织丰富资金、技术和专业的优势,调动了其背后所依托的爱心企业及人士的巨大资源,凝结成一股合力,向贫困地区、人口汇聚。不同社会组织各自发挥所长,为贫困人口“量身订制”了最适合的脱贫途径,也打造出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包头模式”。

发挥专长,

引资源要素更精准流向扶贫

固阳县的北油房壕村,土地贫瘠干旱,一直以来只适合种植荞麦和菜籽。一年到头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每亩20—50元的收入,早已留不住人。现住的27户40多口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巩固脱贫成果,光靠享受政策难以长久为继。但这样的环境,却恰恰适合耐旱多年生中药材的生长。于是,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包头市中草药种植业协会的专业帮扶一拍即合。

发展中草药种植,形成相关产业链,包头市中草药种植业协会及其会员企业,经过充分调研和对当地土壤综合分析,制定了固阳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规划,这是2019年通过市民政局筛选“上榜”的46个项目之一。规划中明确,从2019年至2024年,以固阳县下湿壕镇为主建设区,打造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增加配套现代化中药材加工设备,建设中药材深加工厂。有了这样的产业项目,当地农民不用再担心离开扶贫政策后的生活了。

2019年,协会先在下湿壕镇的北油房壕村进行了试点。一直琢磨如何搞好本村农业的村主任赵志强在协会的帮助下,从自家的400亩土地中分出100亩试种了板蓝根。“每亩产量有150公斤左右,收益能达到500元。”今年,协会给赵志强免费提供了板蓝根种子、种植机械和技术,并签订了保底价回收合同。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这样的成果赵志强觉得非常满意。他决定从明年开始,不仅要带领常住村民,还要召集外出务工的村民,都回来发展中草药种植。“我们计划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或流转或托管,把村里的2300亩土地整合起来,大规模种植,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赵志强说,今后,村、镇、协会、企业还会持续合作,相继建设水泥硬化晾晒场地、储存库房、中药材烘干车间,利用黄芪交易中心打造一个全新的中药材物联中心。

“考虑到当地农户的实际情况,先期发展一年生的板蓝根,让农户们积累种植经验,逐渐过渡再大力发展多年生中草药。”曹永东作为中草药种植业协会会长和会员企业的负责人,充分考虑了农民的收益点。基地打造成后,基地种植户可以得到协会和会员企业免费提供的种子、机械支持、种植技术,并签订保底价回收合同。自行买种子、机械、自己种植的农户也可以与协会签订回收合同,协会按市场价格回收成品。这样,农民负责种植、协会负责服务、企业负责市场,巩固脱贫成果、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不难了。

突出“智志双扶”,

创新模式让脱贫更有尊严

从2019年3月开始,11岁的小浩(化名)每个月都能拿到包头市心愿公益协会送到学校的一份“奖学金”。这是他天天写日记换来的,所以每次登上讲台领取时,小浩都是昂首挺胸,一脸自豪。

这份“好习惯养成奖学金”,实际上是包头市心愿公益协会针对贫困儿童,从爱心企业和个人募捐来的救助金。但为了维护孩子们的尊严,避免让他们形成懒汉思维,会长孟繁成创新项目模式,让这些孩子通过坚持写日记、画画,为自己换取这份特别的奖学金。“以前领救助金的孩子,都是垂着头满脸自卑。我们不想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扶贫要扶志,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在经济上得到帮助,更要在精神上建立自信。”

小浩在日记中写道:“我本来想用这个钱买点学习用品,结果房东来催房租了,我看妈妈爸爸挺可怜的,拿不出房租,我就拿我的钱来付房租。”记者看了孩子们的日记本,有的已经写了厚厚的一大摞。正面是日记,背面是相应的画,记录了他们每一天的学习、生活、感悟。奖学金每月发一次,根据日记的质量评出几个等级,每个孩子能拿到100—300元不等。这个过程,更是这些孩子被发现、被肯定的过程。凭借“扶志”的创新性,该项目已经连续两年“上榜”市民政局的征集项目,它赋予贫困儿童的不仅是资金救助,更是走出自卑、建立自信的“精神动能”。

据了解,项目从2018年6月运行至今,已为268名贫困儿童发放了26万余元奖学金。孟繁成告诉记者,随着项目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未来能加入好习惯养成奖学金项目的孩子也将越来越多。

从引流到赋能,

共筑社会组织扶贫“包头模式”

农势力生鲜共享创业孵化平台、关爱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健康服务、唤起内在生命的力量志愿帮扶……两年来,社会组织发挥了产业信息汇集、行业资源聚集、专业人才密集优势,并带动单位、个人会员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从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创新工作理念,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从心理素质、技能培训、思路拓展等各个方面,赋予贫困户靠自身脱贫增收的能力。偶燕铁告诉记者,2020年,市民政局将聘请第三方,对这些项目进行绩效评估。

为了让社会组织能够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作用,包头市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统筹运行。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研究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方案,部署具体工作。市民政局负责动员社会组织,征集、统计帮扶项目,联系对口帮扶单位与受助单位精准对接。市扶贫办负责协调旗县区扶贫部门做好协调保障工作。各相关地区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当地民政、扶贫部门,选择受助群众,对接扶贫项目,参与项目签约,指导项目实施。社会组织发挥专长、积极作为,相关部门动员引导、科学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包头模式”正在发挥着独特而巨大的作用。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包头市人民政府网整理编辑。

编辑:陈怡然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凝聚社会力量 担当扶贫责任 打造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包头模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