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全国各地社工组成专业队伍线上“进驻”方舱医院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社工利用线上工具辅助线下,科学有序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从台前到幕后发挥着专业作用。

线上服务让方舱医院内充满温暖

“感谢舱友们帮忙联系,让我吃上了清真餐。”“今天晚上8点手势舞蹈如约和大家见面,抖音直播!”“早上又有热心舱友帮助清理垃圾。”这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方舱医院东区病友群的日常对话。

2月5日,由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改建的武昌方舱医院迎来了第一批患者。随后,一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工志愿者组成的专业队伍线上“进驻”方舱医院,加入这一队伍的湖北省肿瘤医院社工部专职社工曹李耘主要负责资源链接、线上线下的协调工作。

当天晚上,有舱友在微信群里反映灯光太亮,无法睡觉。正在值班的曹李耘第一时间回复,解释医院可能随时有突发事件,24小时亮灯能够确保医护人员可以进行正常的救护工作。“需要购买一批眼罩”,曹李耘将这一想法发到群里,还建议舱友可以先将口罩折叠,轻放在眼前,暂时当眼罩使用。第二天,群里两名病友说可以买到眼罩,但没法配送,曹李耘马上联系车辆,100个眼罩很快就送到了方舱医院。“第一次和患者的互动为接下来的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曹李耘说。

线上,社工开始引导群中的活跃舱友自荐做“区长”,协同收集、梳理和分类舱友的问题,研究制订解决方案;线下及时沟通互动,链接社会资源,线上线下协作使得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有的舱友家里养宠物,住院期间无法照顾,社工就链接武汉市小动物协会,上门投食、清理宠物粪便;有的舱友家人急需药品,社工就联系社区帮忙跑腿代购……“社会工作者为舱友们‘雪中送炭’,病区多了一群得力助手,医务人员就可以专心做好诊治工作。”方舱医院东病区医疗负责人胡胜说。

电话陪伴为患者家属送去定心丸

不只是新冠肺炎患者,处于焦虑状态的家属同样是社工关爱的对象。

“叔叔,你们是太空人吗?”三岁的阳阳(化名)因为持续发烧被父母送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经过医生初步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阳阳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按照医疗程序,阳阳被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带进了隔离留观室,小小的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的父母已经彻夜难眠。

上一分钟还在怀里的孩子,下一分钟便分离了,对于父母而言,无疑是一次生死考验。“隔离区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不能开空调,孩子会冻着吗?”“隔离期间会发生感染吗?”父母在担心和顾虑之下不断将电话打到医院。为了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社工部担起了一项任务。当医院发热隔离门诊的医护人员把《隔离患儿家长心理支持服务告知书》发到家长手中后,社工部要在24小时内致电家长了解情况。针对高压力风险的家庭,他们会将情况告知医疗团队,并每天在固定时间通过电话为患者家属提供支持性咨询服务,必要时还会协助启动远程会诊设备,让家属了解治疗情况。

“特殊时期的分离对任何一个家庭而言,都是一件难过的事情。医务社工要做的就是让患儿家长知道隔离留观室并非孤岛,这里也有陪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社工部临床社工张侃这样说。

疫情暴发以来,医院社工部3名社工保持24小时在岗,截至目前,共为17名患者家属做了心理疏导和评估服务,为这肆虐无情的疫情注入温暖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报

编辑:赵庆琳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全国各地社工组成专业队伍线上“进驻”方舱医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