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的盐田实践 ——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系列报道(三)

编者按: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治理面临着新压力的形势下,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将“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创新”作为实验任务重点进行探索,建立了盐田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和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线上管理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实践,激活了街道、社区、各类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形成了街道党工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本报实习记者 李梦丹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以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为契机,立足辖区实际,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为立足点,以街道职能转移需求、社会组织发展需求、居民群众服务需求为导向,着力探索形成一套符合盐田实际的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的制度体系,推动形成服务联动、共建共治、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设计方案 着重构建“两个体系”

针对街道服务职能履行以自身为主,公共服务范围不明确,服务供给碎片化;社会组织整体能力偏弱,承接街道服务专业性不足等问题,盐田区加强顶层设计,起草完成了关于支持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的《实施意见(草案)》和相关配套制度。

《实施意见》着重构建“两个体系”,一是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管理体系,围绕街道职能哪些可以向社会组织购买,怎么购买,如何评价,结果如何运用等问题,明确了事项范围和负面清单、准入标准和操作规程,并建立了街道购买服务管理工作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厘清了街道和社区权责边界,理顺了社区各类组织关系,推进了基层减负增效。二是社会组织及党组织“双发展双提升”体系,分别从法人治理和党的建设方面,开展“党建+”的系列机制建设,实现社会组织的能力提升、资源整合、品牌打造,构建社会组织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圈。

“‘两个体系’分别明确了盐田区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社会组织承接服务搭建起‘四梁八柱’,从点、线、面做到‘有策可执、有规可依、有法可循、有标可贯’,为的是进一步激发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主体积极性,为推动全国街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盐田经验。”盐田区副区长莫熙玲介绍。

党建引领 推动落实“双发展双提升”

“实行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双发展双提升,旨在确保社会组织长在红旗下,始终跟着党旗走,助力基层党建和社会建设双提升。”莫熙玲介绍,盐田区推动落实区域化党建,依托区、街、社区、园区和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构建社区党建大联盟,以“党员义工”和“专业社工”两支队伍为抓手,打造党建+社工服务精品项目,促进党组织和社会组织效用同步发挥。

去年7月1日,盐田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盐田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正式启动运营,这标志着盐田区200余家社会组织从此有了坚实的活动“根据地”。据了解,这是全市首个区级社会组织行业党群服务中心,中心通过开展党的建设、能力培育、资源链接、标杆示范等服务,创设双轨并行、双向作用、双工联动的“双发展双提升”路径,积极探索“3+3+N”运营模式。

第一个“3”指“三基地”,即盐田区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双发展双提升”示范基地、盐田区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创新示范基地、盐田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践示范基地;第二个“3”指“三平台”,即资源聚合平台、供需对接平台、标杆展示平台;“N”指“多功能”,即党建引领功能、统战联络功能、培育发展功能、资源支撑功能、人才聚集功能、交流融合功能等。

盐田区还组织开发了线上平台。“我们将线上平台的功能设定为10项内容,重点规范了街道服务哪些可以购买,向谁购买,如何购买以及如何评价,结果如何运用,提供一站式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等服务。”盐田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张婧一介绍,在线上平台上,购买街道服务的范围,供需双方的对接,信用评价以及结果运用一目了然,社会组织和政府对接有了规范的流程。

精准服务 有效回应居民需求

盐田区现有注册社会组织229个,其中社会团体108个,社会服务机构121个,社会组织是盐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盐田区全面推动社会组织承担更多职能,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两连冠”的海山街道首创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机制,形成社工参与社会治理“主要事负责做”“协助事配合做”“转介事移交做”的“三事清单”,回答了社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是什么、能够做什么、具体怎么做”的问题。盐田街道探索成立街道人民调解员协会,打造“李饶工作室”等5个门类调解工作室,组建30个调解小组,形成一支218人的兼职调解员会员队伍,搭建了“行业+商会+小区+社区+街道+派出所”调解工作网络,2019年成功化解基层矛盾纠纷500余宗,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同时,盐田区把加大资源调配改善服务作为促进基层治理的落脚点,坚持推动治理重心向街道社区下移、力量下沉、政策下倾,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管理。设立“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和民生微实事项目,每年投入资金3800万元,面向社会组织购买群众急需的社工服务、文体服务、养老服务、心理服务,积极响应群众的各项需求。

完善社会组织功能 满足“承接服务”现实需求

本报实习记者 李梦丹 通讯员 张婧一

海山街道:根植基层治理 专业服务“零距离”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下辖田东、梧桐、鹏湾、海涛4个社区,常住人口近8万人。街道共购买了35个专业社会工作岗位投放于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和街道信访、综治、禁毒等专业领域,为辖区居民提供专综结合的社会工作服务,形成了多领域、广覆盖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打造平台 精准对接

走进海山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介绍了大厅里摆放着的手绘资源地图,“服务站对辖区内存在的资源进行梳理和筛选,根据辖区资源类型及分布情况,绘制并编纂5份辖区资源地图,建立1份资源匹配表,促进多方主体间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海山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是盐田区首个且唯一的街道级社会工作服务站,从规划与建设开始,就明确定位“专业、枢纽、平台”,聚焦民政主业主责和社会治理创新,承担街道资源整合者和中介角色,按照“一方统筹、多方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展沟通平台建设、信息收集和共享、资源匹配对接工作,推进街道范围内的社会工作服务资源共享,促进供需的精准有效对接。

据介绍,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站长由街道社会事务科科长兼任,并配备了专业的站点督导对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建立了社会工作服务站服务保障、专业协同、多方联动、资源共享和信息管理五大工作机制。

通过举办街道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大赛,有效整合辖区资源,促进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建设,也为辖区内拥有创新项目的社会团体提供了展示平台,有助于孵化新的社会组织及提升辖区内社会团体的发展。

同时,以个案工作为切入点,针对目前服务转介方专业水平较低、服务对象被多次转介等问题,制定《海山街道社会工作服务转介及联动机制细则》,明确转介范围、转介原则、评判参考依据、转介方资质、转介流程、转介双方权利义务等细则,规范街道范围的个案转介,促进转介双方的有效对接和联动,提高服务实效性。

聚焦需求 多方联动

养老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在“老有所e,智慧海山”智慧养老服务大厅,记者在“O2O”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看到了海山街道老人的分布和需求状况。按照盐田区委区政府“智慧盐田、健康盐田”的总体规划,海山街道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全区率先引进信息技术养老服务企业,推进智能化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探索开展“O2O”(线上到线下)智慧养老服务改革,创新推出“1+1+1+1+N”(即:破解一个困局、引进一个平台、打造一个阵地、建立一个体系、整合N+资源)智慧养老工作模式。

这是海山街道提升为老服务的一项有利探索,近年来,盐田区做实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区联动、机构养老三种服务,持续推动盐田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个方面全面发力,在智慧养老、机构养老标准化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聚焦民政主业主责,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关注困难群体,建立需求支持体系。2019年,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对街道各社区民政重点服务对象展开摸底排查,结合社区已有的服务内容,筛选出“较少服务”或“没有服务”的重点人群。2020年,在疫情来势汹汹的紧急时刻,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优势,联动多方力量参与疫情期间的社会治理,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加强中高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建设,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启动“福耆海山、共抗疫情”中高龄老年人助养计划。通过联动专业养老机构、党群社工及心理专家志愿者,建立三级心理关爱服务梯队,积极发挥专业协同优势,联动四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工共同开展心理关爱探访活动。

沙头角街道:爱心接力 构筑三体联动公益生态链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爱心接力”项目缘起于2014年盐田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全面推行的“助民微行动”。项目以“公益沙头角”为目标,通过搭建政府—爱心商户—社会组织的三方资源平台,将爱心和奉献精神在社区传播,营造“爱心接力——人人公益”的氛围。多年来,在“爱心接力”的感召下,项目服务链条不断延伸,受助者助人形成公益循环,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显著提升。

整合资源 搭建爱心传递微平台

街道按照“街道搭台主导、社会组织承接、社工服务支撑、志愿服务助推”的理念,通过爱心接力项目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搭建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体联动的微平台。

由街道的各类组织和群体进行“爱心接力”,组建“爱心商户联盟”,爱心商户能够奉献爱心、履行社会责任,社会组织有了更多的资源,社区居民在这里直接享受到公益服务的同时,积极成为爱心志愿者,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项目链接辖区女性绿洲互助社、大德育龙、杰奏文化、百姓大药房等30多家核心爱心商户,组建了爱心接力项目志愿者服务队,为有需要的家庭和特殊困难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同时注重发挥社工专业引领作用,在辖区积极培育义工队伍骨干和领袖,“社工+义工”双工联动,共同为辖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

项目统筹管理辖区居民微信群,建立项目志愿者微信群、爱心商户QQ群和微信公众号,加强居民对项目的认知,扩大公益宣传效果,吸引辖区更多爱心企业、团体、个人加入爱心接力服务。

打造品牌 持续爱心传递微循环

当项目开展公益服务活动时,爱心商户联盟以服务、实物和资金等方式,给予活动大力支持。通过“受助者助人”方式,及时解决辖区困难群众的个性化诉求,推动社区公益微循环、可持续,达到小公益大能量、小投入大民生的良好效果。

关注辖区内外来务工子女,为其提供支持和服务,打造“爱心夏令营”。项目统筹整合辖区内四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同开展,调动多家爱心商户保驾护航;围绕辖区内老年人、青少年、贫困家庭等群体打造“爱心集市”,开展了社区义卖、社区助老、社会组织联动等多个主题服务。2019年,“爱心集市”内容进一步丰富,衍生了“爱心接力邻里墟市”“爱心资源开放日”等多个子品牌,开展了多种系列活动,精准满足各类居民群体的需求,也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活动体验中更好地去了解、认同和参与爱心接力项目。

2019年,在街道主导推动下,项目全面整合辖区爱心服务资源,进一步搭建资源—服务的街道级平台,打造“微爱1+1”。将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常规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物质救助与服务救助相结合,通过精准服务和社区联动,结合爱心资源库及时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资源链接。

精准对焦 帮扶特殊人群“一对一”

项目精准对焦人群,针对特殊困难人群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服务,让爱心在社区传递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盲区和不足。

结合爱心商户提供的资源,项目组组织开展了爱心认领活动,现场通过爱心商户对辖区内的困难人员的需求进行认领,确保爱心资源直接对接到受助人。项目组定期与辖区社会组织和爱心商户等保持密切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为辖区困难群体提供支持性服务,开展活动。对辖区内的高龄老人、困难儿童、残疾人等困难人群逐一探访,深入了解其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同时,项目与街道对口扶贫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保持密切联系,组织开展“爱心接力·精准扶贫”——爱心衣服捐赠活动,将沙头角居民的温暖和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盐田街道:党建引领 后方陆域综合治理成果丰硕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港是中国目前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一港区,也是世界单港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单港码头。作为盐田港及其后方陆域所在地,盐田街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经过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后方陆域综合治理,如今的盐田港后方陆域,交通环境焕然一新,路边违法售油、占道修车等违法行为得到有力遏制,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党建引领 凝聚合力治理后方陆域

在繁忙的盐田港后方陆域,已经建立了20余个基层党支部的深圳市集装箱拖车运输协会,其党委带领行业企业的党员骨干组建了“重大节假日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和“道路交通秩序疏导巡查工作队”,两支志愿队伍常常穿梭在后方陆域的主次干道,形成“白天是拖车老板,晚上是交通巡查员”的社会治理优势,有力地协助政府维护辖区交通顺畅和社会治安。

盐田街道社会组织在区两新工委与街道党委的引导下,纷纷成立党组织,并在盐田区委、统战部及非公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托党员高度的政治站位,推动党员在维护行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治理参与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深圳市集装箱运输协会成立党组织13年来,凝聚1600余个会员力量,以党建工作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以党建促会建,成立“行业维稳工作队”,通过举办“‘低碳物流’LNG集装箱牵引车推广主题活动”等活动,促进行业低碳发展、科学发展;深圳市平江商会党组织多次组织党员参加盐田港后方陆域的交通疏导、指引车辆有序停放、节假日义务巡逻、台风等恶劣天气的交通秩序维护和人员安全工作。

刚柔并济 化解矛盾加固前沿阵地

盐田港后方陆域是盐田区居住人口最密集的产业重镇,有2000余家物流企业、20余处堆场集装箱经营场所进驻。在货运物流从业人员集中的盐田港后方陆域,货柜车乱停乱放、乱鸣喇叭,各种劳资、物业纠纷频发成为发展难题。

为了有效化解辖区的矛盾纠纷,街道协调成立了“人民调解协会”,针对辖区港口物流运输业多,行业规范不健全,整个产业链各类矛盾纠纷、问题隐患多发的情况,深圳市集装箱运输协会、盐田港口汽车运输业工会联合会、深圳市物流行业协会、深圳市平江商会等社会组织积极设立“行业调解室”,从组织中挑选、培训专业调解员,发挥地域优势,参与到各类劳资纠纷、权益纷争等调解工作中,实现了调解组织在“街道—各科室—派出所—社区—行业—企业—小区”的全面覆盖,让调解室、调解员全方位覆盖辖区每个角落,真正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筑牢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盐田分会还通过成立人民调解室,参与辖区调解工作。2020年上半年,盐田区人民调解协会以“法律人士、专业人士、社会人士”组成的“三方联调”机制开展矛盾化解工作,“排查员‘柔性’化解租客房屋租赁到期不退租纠纷”等成功调解案例,为辖区的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堵疏结合 强化行业组织自律功能

盐田街道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多方联动、协同治理的原则,注重发挥协会商会和群众团体在社会治理尤其是交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政策形势交流、注重行业发展引导、举办行业志愿者活动,联动并凝聚各方力量开展交通专项治理行动,陆续打出了路面交通疏导、堆场规范化监管、占道修车整治、僵尸拖头清理等多套组合拳,初步实现了交通秩序的好转和辖区环境的改善。

今年,深圳市集装箱运输协会动员100多家会员单位联合组建了“道路交通秩序疏导巡查工作队”,轮流上路开展交通宣传、巡查和疏导工作,促进行业自律,有效维护了后方陆域货柜车停放秩序。

针对司机们普遍关心的货柜车提前报废补贴标准问题,拖车协会认真开展全面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市、区人大代表及时向环保、交警等部门沟通反映,发出司机群体声音,力争市政府尽早出台未达标货柜车提前报废补贴标准,积极引导车主抓紧淘汰旧车,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专家点评

黄晓春:激发社会活力 重在系统制度创新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积极探索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的有效路径,通过系统制度创新回应了近些年来基层培育社会组织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这些改革探索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是构建整体化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近年来,各地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鼓励社会组织承接政府服务职能。但总体来看,公共服务外包中很容易出现碎片化购买服务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各部门各自为政购买服务,购买服务信息和需求不透明,导致适度竞争机制无法形成,社会组织也难以基于透明信息形成稳定发展预期。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盐田区不仅建设了高效运行的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管理平台,将全区各个街道的购买服务信息进行整合;而且还制定了《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事项范围和负面清单》《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准入标准》等文件,形成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标准化的操作指南。这些举措构建了整体化运行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大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助于社会组织形成稳定的预期,进而根据组织优势与辖区需求制定战略规划,增强专业性。

二是创新党建引领社会组织路径。盐田区在推进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新时期党建引领的许多新机制。比如:党群服务中心不仅强化了传统的党建服务功能,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开展各类党建活动,而且还搭建起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各类单位之间的合作网络以支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支持性平台,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起了社会组织跨界交流的网络。这一举措成功将平台打造成了吸引社会组织的枢纽,将零散分布的社会组织聚集在平台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社会组织监管成本,对于优化街道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三是初步构建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系统。社会组织能否在基层社区快速发展从深层次上看取决于一个自我支持的生态系统是否成型。所谓社会组织的生态系统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形成分工与协作态势,并出现功能上的分化与相互支持。盐田区的一些街道已经在努力构建社会组织的生态系统,针对某一个特定的治理难题,通过购买服务的机制将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整合起来,实现它们之间的功能互补。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盐田街道的后方陆域综合治理,面对盐田港后方陆域货柜车围城难题,盐田街道充分发挥了拖车协会、平江商会和港运工联会等多个社会组织的作用,对卡车司机进行协调和教育,很好地实现了交通整治的目标。通过后方陆域交通的整治,一个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生态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总体来看,盐田区的改革探索表明,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的改革,需要高位推动的系统制度创新作为基础性支持。这就需要进一步在党建引领下科学设计社会组织服务基层社区的整体制度安排。

(作者系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编辑:赵倩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职能的盐田实践 ——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系列报道(三)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