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创新资金保障机制 确保基层有钱办事 ——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系列报道(十三)

编者按: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在“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创建过程中,围绕“街道社区资金保障机制创新”的实验主题,发挥社区基金专项支持作用,以项目为纽带链接社区资源、吸引公益资金投入,助力社区治理创新。

本报记者 陈丽英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是成都五大中心城区之一,前身为“老工业基地+大农村”混杂区。作为老工业区,成华区被确认为“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指引,围绕“街道社区资金保障机制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系列创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操作、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

党建引领 实现资源统筹“一盘棋”

为确保实验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街道行政体制改革工作小组、街道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综合协调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将工作进度细化到月份,责任落实到人头。同时,建立了定期专题研究、工作进度通报、跟踪考评问效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任务明晰化、运作效能化、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成华区还形成了相应的配套制度,如出台《深化街道职能转变加快推动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社治、财政、投促、目标管理等部门切实跟进配套措施,制定下放街道事权操作规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事权财权匹配制度,以强有力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基层发展治理方式转变和治理体系创新。

家住成华区青龙街道致强社区的李叔叔对社区环境越来越满意:“过去我们小区房子一度少人问津,如今环境越来越好,房价比周边同类型小区高出了不少。”对此,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平分析说,“小区变化这么大,根本原因在于强化了党组织在小区物业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实现了公共服务与物业服务循环联动。”

据悉,成华区在11个街道和83个社区(含2个村)均成立了区域党委,吸纳260余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非公企业出资人等作为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形成“街道党工委(挂区域党委牌子)+社区党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区域化大党建组织体系;坚持党建带社建,构建形成“区自治组织服务促进会+街道自治联合会+社区居委会+院落社团”基层治理体系,建立“街道区域党委+社区党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区域化大党建组织体系,建强“区级市民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院落连心驿站”四级便民服务阵地,实现社区资源统筹“一盘棋”。

共建共享 建立资金多元投入机制

猛追湾街道望平社区辖区内有较为丰富的驻区单位和企业资源,去年驻区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在给家属院业主自主安装电梯一事上遇到了难题,最终社区出面协调,由此,中测院和望平社区签订了社区基金的协议。疫情期间,望平社区基金不仅通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公益活动、义卖活动筹集资金,同时启动社区基金帮扶生活困难的特殊群体。

这只是成华区创新街道社区资金多元投入机制的一个缩影。为给社区发展治理持续注入“活水”,成华区构建“1+N”社区基金体系,通过多元主体捐赠、资金定向募集等渠道有效链接多方资源,截至目前全区有社区基金49支,基金规模93.36万元,推出“社区领路人培养计划”“菽香小厨社区老人助餐”等一批社区治理新项目。

此外,成华区秉持着“政企同行、共商共建”理念,谋划开展了政企共同投入、协同推进企业生活区“三供一业”改造、老旧院落整治、环境配套提升等系列工程。2019年,西油公司投入5000余万元对石油苑和锦华苑老旧院落进行综合整治,成发公司投入1.42亿元实施生活区提档升级,中车集团投入2.07亿元与区政府共同推进八里二仙片区5.5平方公里城市有机更新,建成开放“机车公园”“四季花园”等特色街区,形成政企良性互动、共建共治新路子。

“我们还构建了‘权责对等’的街道社区财政保障综合统筹机制和便捷高效的资金拨付机制,让街道既有精力更有财力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成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政府资金投入,成华区连续5年举办“创益成华·美好社区”公益创投大赛,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1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资源投入社区治理,落地社会服务、社区营造项目等200余个。

立足需求 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成华区的工作初心。成华区聚焦补齐老工业城区宜居度不高等短板,推动社区有机更新、统筹攻坚“老旧城区改造”“特色街区创建”等,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和诉求,“新”了社区面貌同时,更“亲”了群众的心。

桃蹊路8号院一位居民说:“以前我们院子里有些地方比较脏乱,路面也有点不平,现在好了,院落地面铺了沥青,步道也重新铺了碎石,路面变得十分平整,院里还增设了休息点和几处特色景观,我们可以一边聊天一边观景。”

据悉,成华区采取多形式了解社区居民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成功引进和培育爱有戏、手绘幸福里等一批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在下涧槽、和美等社区创新构建“政府建综合体+社会组织助运维”“1个枢纽型社会企业领办+多个专业机构参与”等社区服务载体运营商业化模式,让服务主体自我造血维系运营,最大限度降低政府投入成本。

为使资金切实用于服务居民,成华区探索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绩效评估制度,成立了由街道主导的街道社区资金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估小组,制定《街道社区资金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估办法》,强化社区居民对资金决策和使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保障资金管理使用“三个全覆盖”制度,社区保障资金使用率持续提升。同时,创新社区建设项目民本化绩效评估机制,确保街道社区资金使用透明高效。

社区基金助力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陈丽英 通讯员 张金龙

基金多元投入 推动社区发展

2019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被确认为“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实验主题为“街道社区资金保障机制创新”。成华区以此为契机,2019年底成立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助力街道社区资金多元投入,作为社区治理新生支持力量,该基金会有力地推动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发挥着社会协同的重要作用。

群力破题 成立基金会

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成立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该基金会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凝聚多方智慧,各方对成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及基本框架设计等多项内容进行了研究讨论。

2019年1月,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筹备小组组织召开“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筹备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确定了基金会的宗旨、业务范围、组织架构等基本事项。2019年4月至7月,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筹备小组深入成华区各个街道、社区走访调查,与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访谈,直接采集社区的需求及困惑。此外,筹备小组还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主题调研,通过现场发放并填写纸质问卷以及线上发放收集电子问卷等多种形式搜集了成华区14个街道、105个社区的相关数据,最终形成了上百页的专项报告,并根据报告反映出的问题和需求梳理出4个基金会服务方向。去年底,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正式在四川省民政厅登记成立。

据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基金会以“整合社区资源、动员社区成员、加强社区联动、激发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共建共享共治,打造幸福和谐美好成华”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加强自身建设,开展活动项目,打好“组合拳”,助力社区治理创新。

战略规划 严格筛选项目

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通过科学规划发展战略及开展优质项目活动,积极发挥社区基金会对社区治理和社区发展的支持作用。

在筹备基金会成立之初,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筹备小组就明确划分出酝酿期、筹备期、登记期和运营期四个阶段,并分别规定各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完成的工作,以保障基金会成立的各项工作得以有条不紊进行。

进入运营期之后,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制定了三个阶段的战略规划,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基金会理事会制定战略,完成基金会的筹备和成立工作,使基金会平稳上路;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基金会的角色定位,发展特色,培养优势,提升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第三阶段是基金会的成熟期,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优化基金会的功能及作用,将基金会建设完善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基金会典型。

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进入运营期以来,通过对前期调研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根据整个区的发展目标,锁定社区实际需要,策划和开展了多个惠及不同对象、具有长期效益的项目。

通过对影响力、可持续性、项目周期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基金会严格筛选资助项目,同时依据项目的整体周期和所处阶段为其提供不同支持。在具体实践中,基金会依据需求报告确定了“星火计划”“领路人计划”“嘉年华活动”3个项目,其中“星火计划”为资助性项目,“领路人计划”为社区基金专业运用人才培养项目,“嘉年华活动”为区域性的自主开展项目。这3个项目囊括了社区场景营造、小区治理、社区志愿服务、社区专项基金如何使用、融洽邻里和谐等多个领域,惠及面广,且具有长期效益。

整合资源 持续提供“活水”

资金是基金会的立身之本。成华区辖区内具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其中不乏有实力较为强劲的各类企业。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在成华区政府的支持下,以友好合作与服务社会的精神积极链接辖区内怀有共同价值目标的各个企业,最终成功链接到大型国有企业成都锦城华创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一次性向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捐赠800万元人民币。

社区基金会的根本在社区,除了链接企业之外,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还通过与其签订协议的社区自筹启动资金来持续为基金池注入“活水”。根据《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由社区居委会发起设立的专项基金,启动资金原则上不低于0.5万元。目前,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下设立了22个社区专项基金,资金规模46.17万元,引导各社区创新资源整合方式。

各个社区通过定向链接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和鼓励居民捐赠等方式筹集社区专项基金。青龙街道致强社区是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社区专项基金中的一支。致强社区辖区内教育机构数量较多,此类机构的运营和推广也需要社区的支持,致强社区积极和这些机构寻求合作,成功募得资金。此外,该社区还链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艺继承人等社区达人和社会组织,将其捐赠的工艺品等在年会上进行拍卖,所得收入也纳入到社区专项基金中。正是通过这样灵活多样的方式,致强社区不仅成功筹集到了专项基金的启动资金,同时也为后期项目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让“护望”社区基金在阳光下运行

猛追湾街道望平社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社区总面积0.5平方公里,总户数9884户,总人口约24710人,其中常住户7514户,流动人口2370户。社区共有55个居民院落,划分为10个网格。其中物管院落6个,单位院落5个,141栋居民院落住宅楼,居委会下设55个居民小组,院落议事会55个。

望平社区辖区内有较为丰富的驻区单位和企业资源,2019年7月,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望平社区在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成立了中测院“护望”社区基金,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成效、可持续的社区基金发展道路,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发挥资源汇聚效应

在望平社区党委书记谢生平看来,“成立社区基金不仅仅是去募集多少钱,更重要的使命是筹到信任、信心、信念。凡是在助力社区发展治理中贡献各类资源、参与社区公益行动的个体与组织都是在为社区基金建设做贡献。”

为此,望平社区以政策和需求为导向,探索成立社区基金,积极联动辖区内多方主体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对分散的各类主体、各类资源进行有效链接和整合。通过共同探讨社区公共议题、共同争取社区利益、共同助力社区发展,不断巩固社区、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社会企业等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寻求更多社区内外资源,培养社区资本,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社区,形成更广泛、更紧密的社区命运共同体。

去年7月,望平社区驻区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在给家属院业主自主安装电梯一事上遇到了难题,最终由社区出面协调,为中测院解决了这个问题,由此,中测院和望平社区签订了社区基金的协议,成立中测院“护望”社区基金。目前,“护望”社区基金已建立了理事会决策管理机制和资金筹集、管理使用、信息公开等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社区基金的良好运转。

为发挥社区基金“聚宝盆”的作用,“护望”社区基金筹备之初,对辖区内外潜在可利用资源进行了精确识别和筛选,包括政府、驻区单位、社区能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社区空间、社区文化等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资源,并绘制社区基金资源地图,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接,实现资源间的互相补充,发挥资源的汇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建立双向回馈机制

“护望”社区基金始终秉持着“平等互利”的合作共赢理念,坚决避免“单向索取”,坚持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探索建立双向回馈机制,构建共同的利益链条,促进双方友好合作,使合作关系更可持续。

在社区基金的日常运作中,望平社区坚持使用完整正规的财务凭证,并通过社区网站、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公示栏等渠道,对基金所用事项进行事前公示和事后公示,深化信息公开,使基金的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在阳光下运行。此外,还以社区党委的名义开展了“社区公益形象大使”评选,并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副书记为获奖的单位以及个人颁发奖牌,让参与捐赠的单位、组织、个人有成就感和参与感,不断激发居民以及驻区单位的公益热情,助力社区发展治理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据悉,“护望”社区基金资助开展了一系列新春活动,包括文艺汇演、表彰志愿者及向社区规划师颁发聘书等活动,温暖了社区居民们的心,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疫情期间,望平社区收到了多位社区热心居民自发的捐款,这些款项被全部纳入社区基金,并用于物资购买等支持性工作。驻区单位也纷纷为疫情防控助力,社区陆续收到西南电力设计院、四川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驻区单位捐赠的口罩、消毒液、手套等防疫物资和盒饭、方便面、自热火锅等生活物资,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燃眉之急。同时,望平社区还启动了社区基金帮扶生活有困难的特殊群体,坚持成果共享“不落一人”。

为提升社区基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社区基金的持续发展,望平社区通过参加学习交流论坛等方式将社区基金的故事及建设经验传播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通过社区内的广泛宣传,部分社区居民变“被动”为“主动”,变“漠视”为“热心”,积极参与了社区基金建设,现已初步形成社区——驻区单位——居民三方协同网络,社区治理共同体逐步形成。

专家评论:

孙宽平:社区基金是创新社区管理服务的有效抓手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是以“街道社区资金保障机制创新”为主题,从其实践情况看,这不仅仅是一个资金保障的问题,而是一个牵动街道服务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问题。

街道社区资金保障,是制约街道管理服务的一个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主要是通过财政提供保障,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行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向街道和社区下沉,社区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街道社区工作资金保障机制创新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也影响到街道管理能力的提升,影响到街道社区服务供给的持续优化。成华区以实验为契机,围绕街道社区资金保障机制创新主题进行的探索,其创新实践对各地创新街道服务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是通过对公益创投项目的政府资金扶持和撬动社会资金、社会资源的投入,为社区项目融资开拓新的渠道。如在筹备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的过程中,筹备小组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梳理出社区治理中的普遍性共同性问题,明确了社区基金服务方向,不仅促使全区各街道、社区对基金会的宗旨达成了共识,而且也对“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幸福和谐美好成华”为治理目标形成了共识,尤其是对社区资源形成了整合,对社区成员进行了动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区联动机制,激发社区的活力,从而调动了全区各种社会资源。

二是通过多方主体捐赠、资金定向募集等渠道有效链接多方资源,建立“1+N”的社区基金体系,为街道社区资金保障提供了新来源。同时,通过动员和统筹辖区企业资源与社区基金的链接,为社区基金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说,成华区在做好辖区内国有企业资源链接的同时,注意推动社区居委会通过链接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和鼓励居民捐赠等方式筹集社区专项基金,以引导各社区创新资源整合方式,构建各方参与社区治理的格局。

三是通过构建“政府建综合体+社会组织助运维”“1个枢纽型社会企业领办+多个专业机构参与”等社区服务载体,进行商业化运营,让服务主体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社区基金的持续发展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投入成本。

四是通过规范性和公益性确保社区基金的持续发展。成华区注意从制度规定上加强规范,从人员选配和运行机制上加强监督,而且注意从影响力、可持续性、项目周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严格筛选资助项目,同时依据项目的整体周期和所处阶段,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并决定为其提供不同支持。从其实施一年来,这种规范运作,严格管理,重点支持,而且注重实效,惠及群众,保证了社区基金的持续发展力。此外,成华区的社区基金始终秉持公益性,如望平社区在基金使用中,注意避免单项索取,以“平等互利”理念,坚持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探索建立双向回馈机制,构建共同的利益链条,促进双方友好合作,使合作关系更可持续。

更为重要的是,成华区通过社区基金动员、筹集和运作,资金支持项目的选择、扶持,以及后续基金项目使用情况的通报、公示、监督、反馈等环节,给参与社区治理各方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畅通了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搭建了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也有利于培养居民的责任心和公益心,从而为基金的多方来源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如望平社区在基金管理过程中,坚持使用完整正规的财务凭证,并通过社区网站、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公示栏等渠道对基金所用事项进行公示,实行全过程的监督,深化信息公开,使基金的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在阳光下运行,以公信力保持社区基金的生命力。

(作者系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0.12.22)

编辑:涂才婷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创新资金保障机制 确保基层有钱办事 ——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系列报道(十三)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