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通知|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系列研讨会及工作坊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全国社会工作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合办

报名通知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陆地区恢复重建社会工作专业。至今社会工作专业取得了巨大进展,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国已有106所高职高专学校、340所学院及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15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开设了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课程(MSW)。随着社会工作学科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探讨及提高国内社会工作研究水平,倡导社会工作研究与转型中国的社会生活紧密连接,促进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在理论层面的发展,更深入地介入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的需求相应增大。故此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根据过往有关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研讨会的经验,计划举办一系列的研讨会、工作坊,通知如下:

目标

(一) 让参加者明白社会工作研究涵义和实践研究的关系;

(二) 让参加者能够了解什么是实践研究,它的缘起和流派;

(三) 让参加者明白实践研究的哲学和知识论基础;

(四) 让参加者能够掌握实践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

(五) 通过分享及对话的形式,协助参加者梳理和分析其参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历程,在反映观照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提炼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建构对于社会工作实务有指导意义的概念和理论;

(六) 通过参加者之间汇报学习成果及进展,让参加者在学习过程中彼此学习和长进,更好掌握社会工作行动的理念及做法。

主要内容

(一) 什么是实践研究,其特点是什么,它的缘起、流派,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二) 实践研究的方法论(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三) 实践范式,与相关理论;

(四) 实践研究的逻辑或操作,研究计划、资料获得、资料分析的方法;

(五) 实践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提炼;

(六) 实践研究的反思与评估;

(七) 如何书写行动研究文章和论文报告;

(八) 实践研究典型范例介绍和分析;

(九) 学员实际研究的指导和分析。

整体安排(日期暂定)

报名详情

本系列研讨会及工作坊面向参与实务工作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希望参与研究的实务工作者。

参加者必须承诺参加全部研讨会和工作坊、按时完成研习任务及2021年7月前完成实践研究文章一篇。

本系列强调共同学习,建立学习团队,报名是以团队方式,已有具体实践基地/服务点,团队人数2-4人,报名团队必须包括社会工作教育者及前线社会工作者。

共分为四个研究主题,包括:农村与少数民族、精神健康、医务社工、儿童、青少年及家庭。每个团队选择其中一个。

(一) 名额

为了提升效果,促进讲者与参加者的对话,每个主题名额10个,最多不超过15。团队队员不能重复报名。

(二) 收费

整个计划每团队收费2000元人民币,参加者缴费之后不能退款。费用包括参考文献、课件等。由北京大学开具“会议费”发票。缴费方式:访问北京大学收费平台:http://cwsf.pku.edu.cn在线注册平台账号;登录方式选择“校外人员平台账号登录”进入收费平台。详细请参见《北京大学收费平台线上缴费操作流程(注册、缴费)》。

线下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督导工作坊将会由当地负责单位另行收取膳食、会务等费用或自行安排膳食。由收费单位开具相应发票。缴费方式另行通知。

(三) 报名时间及要求

2020年9月27日前扫描二维码报名,主办方将于9月30日前向获准者回复接受申请。因名额有限,如报名超额,对于同符合资格的团队,主办方将以报名先后顺序作最终决定。

(四)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洁

电话:010-6275-7232

邮箱:chinaswrc@163.com

讲师团

古学斌

古学斌 ,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时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研究与发展网络主任、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联席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博士课程主任、社会学专业负责人。英文国际期刊《中国社会工作》和《行动研究》的执行编辑。古学斌博士还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荣誉教授,曾经也是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加拿大约克大学访问学者;英国杜伦大学高级研究员。古学斌从1993年开始参与中国农村发展工作,长期关注和推动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专注于农村发展、弱势社群、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近年积极推动行动和实践取向的研究范式。其中英文著作有二十部。在国内外期刊和书籍发表过文章七十余篇。

陈沃聪

陈沃聪教授,1998年在诺丁汉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为港专学院社会科学院院长。加入港专学院之前,他曾担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及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教授富有社会工作教学及课程发展经验。除了本科及硕士社会工作课程外,他还负责督导社会工作博士和哲学博士课程的学生。陈教授曾是多所大学及专上院校社会工作和社会科学领域课程的外部评审员、他亦曾是香港学历评审局的评估小组成员。他目前还是社会工作者注册委员会的课程评审小组成员。陈教授长期参与港澳特区政府的家庭研究及顾问工作,并透过研究影响两地的家庭政策,特别是家庭暴力的防治政策。他亦积极参与非政府机构的研究工作,并为他们提供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陈教授撰写并合着了超过10个顾问研究报告、50多篇学术期刊文章/课文、和7本书,其中包括被广泛采用的社会工作教科书《社会工作学新论》。

 何国良

何国良,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社会学博士。现时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学术工作主要推广专业实践研究的应用。早年的研究集中设计专业的实践研究方法,透过不同形式的设计工作坊,让学员从实务经验中经历由知识消费者转化成知识创作人的进程。在近年,研究重心加入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为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及培训。过去两年,本地的研究工作着力于与危机家庭工作有关的实践研究应用,而在中国内地,为国内社会工作培训中心,举办了为期一年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课程,现时有为十个研究项目进行相关的督导及培训。有关这些方面的著作亦在不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霍小玲

霍小玲,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博士。现为香港一大专学院婚姻及家庭治疗心理学博士课程的兼任讲师及博导,资深的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及专业督导,有超过30年一线实务及督导经验。一线实务主要集中在学校社工服务及处理高危虐儿家暴个案;督导范围涵盖青少年、儿童及家庭、精神康复、残障康复服务、吸毒及矫治人群、社区发展、灾后社会工作及生命教育等。曾任职香港理工大学,期间于2001年开始参与“中国社会工作硕士”课程教学,督导及开拓国内专业服务点工作。2007年开始推动,开发和教授社工TOT国内课程。2008-2014年间负责四川灾后援建项目,提供应时地需要的培训,督导及顾问服务以提升高校老师及专业人员的素养和能力。

叶少勤

叶少勤,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中国研究及发展网络行政经理,兼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执行总监。负责统筹及协调国内有关社会工作之研究、实习教育及实务能力建设项目,亦专责国内不同项目点之督导、实习教育及实习点开拓模式等。叶女士亦曾为系内之培训部主任,除研究生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外,亦负责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化培训工作。叶女士毕业于英国诺顿汉大学社会行政管理及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从事社会工作之前线及管理工作多年,服务领域包括长者、妇女、青少年及个人成长等;亦曾于国际扶贫机构负责公共教育工作,及在香港不同地区之长者及妇女组织中担任委员或顾问。

邓锁

邓锁,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佐治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硕士(MSW),并曾于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社会发展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贫困与社会政策、儿童福利与社会服务管理等。近年来,主持多项有关资产建设与反贫困社会工作、困境儿童保护、农村残障家庭照顾等研究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也尝试在陕西农村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现兼任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执行编辑等职。

杨晶

杨晶,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博士。主持并完成国家课题《社会工作视野下农村残疾人婚姻家庭研究》。基于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著有《罕见病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倾听成长□陪伴成长—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Disability Identity and Marriage in Rural China》等,发表《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Promoting partnership between a social work team and mothers of hemophiliac children. Action Research》、《行动中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G校二十年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反思》、《血友病患儿家庭抗逆力研究》等文章。从事社会工作教育、实务及督导工作至今有十八年的时间,致力于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残疾人士及其家庭,以及困境儿童等弱势人群的服务与研究。多年来一直与本土社会组织紧密合作,探索社会工作发展的在地模式,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实务-研究的整合。

马玉娜

马玉娜,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博士。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基于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发表《Rural-Urban Alliance’ as a new model for post-disaster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 The case in Sichuan, China》、《Implementing green education of urban families: A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in Beijing》等文章。从事社会工作教育、实务及督导工作,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的服务与研究,以及反贫困的理论与实务工作。多年来一直与本土社会组织、基层共青团组织紧密合作,探索社会工作发展的在地模式,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实务-研究的整合


编辑:曹苏磊socialworkweekly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通知|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系列研讨会及工作坊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