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这篇文章把社工入户访谈的技巧说全了!

文/成都市武侯区锦乐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李腾云

入户访谈是社会工作的信息收集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能够直接、深入地与服务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接触,最大限度地掌握服务对象的情况,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起着积极的支持作用。但其劣势也尤为明显,例如:面对服务对象的抵触情绪和心理防御机制、访谈时间跨度长等问题,对服务的提供者,特别是新手社工,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做好入户访谈,达成预期成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访谈的目的

要做好访谈工作,就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与人打交道,特别是在服务对象家里,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内心情绪,长时间无主题的交流或长时间停留在服务对象家中,很大程度上会引起服务对象的抵触心理,对整体工作的推进、与服务园对象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明确自己的目的,并将访谈目的具化为合理、简洁的访谈提纲,从一定程度上讲,关系着整个访谈工作是否能顺利、有效的开展。在社区的工作中,访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类:

1、建立关系

有些访谈工作,是为了同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社工、服务对象、落地社区之间的相互了解,达成合作、联动的共识。持这一目的的访谈工作,在项目初期的频率总体较高。例如社区领袖拜访、地区商家资源交流等。

2、发现问题/需求

访谈工作是一个信息挖掘的过程,在社工服务的各个阶段,需要对服务对象、服务区域所面临的具体的需求和问题,有精准、全面的了解。通过访谈工作,对服务对象、服务区域面临的需求和问题,进行有逻辑、系统的资料收集,并从中了解到回应最急迫、操作较容易的内容,进行回应问题/需求排序,以保证项目的顺利、有效开展。该目的的访谈工作以项目初期为主,贯穿在整个项目全程。项目初期主要作用是定方向,项目执行期主要作用是行动调整。例如整个项目前期的需求调研、项目执行阶段问题的深度了解方面的调研工作,都是持这一目的展开的。

3、发现优势

与发现问题/需求相对应的是发现优势,服务对象的物质、经历、技能、社会支持等资源,也是我们想要了解的重要信息之一。通过对服务对象面临或拥有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系统的了解,并分析出各阶段需要的最有效的资源,也是在访谈工作中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一工作在发现服务对象潜在能力、发掘社区资源、建立区域资源网络方面,尤为明显。

4、发现骨干

社区骨干指代的是在特定范围内有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并有转换服务行动可能的个人或群体,是服务优势的生物载体,是社区发展需要的关键资源。通过具体的访谈工作,在建立专业关系、了解需求和优势的基础上,激发访谈对象的参与动力,使其在具体的工作中投入智力、体力支持,最终实现人的有效动员,是访谈工作的重要目的。相关访谈主要应用于志愿者建设、自组织孵化、潜在领袖发掘等方面。

(二)端正访谈的态度

端正访谈的态度,是访谈工作的第二个关键点。访谈者怎样看待访谈这件事,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真实的信息、实现访谈的目的。积极的访谈态度能够最大限度的拉近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之间的距离,打破两者之间的防御壁垒。消极的访谈态度则反之。

我们一般认为,积极的访谈态度是以求知为取向的。我们假设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之间存在“探索”与“被探索”的逻辑关系,是通过访谈工作共同了解信息、达成共识、形成结果的过程。其内涵是目的性,即访谈者对了解服务对象信息情况设置大概的期待,并将相对应的了解期待细分为可测量的、具体的监测单元,实现了一个监测单元的了解需求后,进入另一个监测单元的了解场域,以实现对服务对象的整体、细致了解。我们在具体的访谈工作中,一定要将访谈的工作视为了解全新“知识点”,甚至是探索“未知领域”,保证自己始终保持积极的、求知状态。

与求知取向态度相反的是任务取向,是我们不建议但日常访谈工作中常见的态度之一。任务取向指代的是将了解被访谈对象真实信息视为必须完成的指标,在过程中往往会过度关注访谈这个行为本身,在受到质疑或者访谈遇到阻碍时,很容易对访谈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访谈工作的低效率,信息搜集的低准确率以及调研工作对行动支持的低转换率。当在具体访谈工作中遇到了“烦躁”、“无意义感”等心理压力时,或许应该暂停一下,让大脑放空,并重新审视自己对访谈工作的态度及看法。

(三)理解访谈的原则

总而言之,访谈的原则是尊重被访谈对象的态度和表述,让被访谈者有效的发声,最大程度上传递信息。以下是笔者梳理出的,在访谈工作中需要遵循的最近本的四个原则:

1、诚恳

对服务对象保持诚恳的态度,是打破防御壁垒的重要手段,让服务对象清晰的了解社工的访谈目的和访谈期待,是两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在访谈工作中,访谈者应该尽量用开放的态度对待被访谈者,让被访谈者感受到来自访谈者的真诚,从而保证访谈工作的顺利进行。

2、热情

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的尊重和热情,是服务对象开口表达、坦诚发声的重要手段。用温度感染服务对象,是社工需要学习的。与此同时,也需要把握尺度,避免让服务对象产生不必要的困惑。

3、中立

社工在访谈中是问题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收集者,用中立的眼光看待相关的问题以及反馈的信息,给予相应的回应,避免用访谈者的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评判被访谈者的观点、态度、行为。

4、不承诺

在访谈中,最忌讳是社工为了与服务对象建立某种专业关系,而做出一定的、缺乏实现可能性的承诺。如社区准备对院落居民自组织开展微创投项目,但该事项并未完全确定。社工出于骨干挖掘、组织化培养的目的,向访谈对象承诺微公益创投支持其发展等相关事项。过度的、不切实际的承诺,会带给被访谈者一定的实现期待,当现实情况同其期待发生冲突时,其副作用会转向至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信任关系,导致二者之间工作关系的破裂。

(四)掌握访谈的技巧

在具体的访谈过程中,相应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灵活的访谈技巧能够保证访谈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访谈工作中收集到最有效的信息。因此,掌握基本的访谈技巧,是访谈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以下是笔者结合实务经验,梳理出的部分技巧:

1、问题可量化

在访谈中,社工应尽量将问题具体化,避免问题的笼统化和模糊化。例如,当社工想了解一个老人的健康情况时,最合适的是将“健康情况”细化为“身心社”或者“衣食住行”等具体标准,用“您一顿饭能吃几碗?能不能吃肥肉?”等代替“您身体怎么样?您饮食还好吧?”等问题。

2、悬挂评判

话在口中含三秒,不要急于反驳对方或者表达自己观点。保证在真正理解被访谈者阐述内容后,再给予策略性的回应和发问。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访谈收集的是信息,而非观点,更不是情绪(笔者认为信息是客观的、无对错之分的。观点属于信息范畴,是对特定事务的看法和认识,在访谈时将应将阐述者的观点作为客观的信息看待,而不应发起过度的讨论。情绪亦然,可以作为评估参考的标准,如关于被访谈者性格评估等,但不应造成过度的情绪碰撞。此表述,仅代表笔者观点)。

3、通感并用

访谈表面上是动口,实际上是视觉、嗅觉、触觉等系统的联动工程。如,在视觉层面上,社工应仔细观察访谈对象在阐述不同话题时的面部表情,观察访谈对象的居家环境、装饰品细节等。在嗅觉层面上,社工应注意周围是否有特殊气味,如酸腐味、中药味等。在触觉层面上,社工应关注访谈对象(如老人)的肢体温度等。

通过非语言获得的信息,往往能够对信息的完整度进行有效补充,保证信息的整体性和完整度。在一定程度上,通感的使用,也能为访谈的话题展开提供启发。如,当通过嗅觉发现访谈对象家中有中药等气味时,相关的话题可以从身体、健康角度展开。当被访谈者是一位老者,社区资料也并未标明其子女情况,通过观察也未发现相关的照片等信息时,关于子女的话题展开,就需要特别注意。

4、顺势提问

提问题要顺着上一个话题往下延伸,尽量避免同时展开多个话题。有系统的、有逻辑的问题,能让了解到的信息更深入、更完整(避免关键问题的遗漏)。在此基础上,也要求社工在逻辑思维方面加强训练,避免因自身逻辑习惯(如逻辑跳跃)等,对访谈对象造成困惑。

5、鼓励表达

访谈的关键字眼在“谈”上,而这个“谈”的意义体现在被访谈对象的表达。社工适当沉默,鼓励和引导被访谈者系统的阐述自身观点、情况等,是访谈工作的最大意义所在。

6、适当限制

当被访谈者的表述已经较长时间或者较大程度上偏离了话题,社工可以直接告诉被访谈者,对相关表述进行合理的限制。具体的方法是直接告知访谈对象因时间限制或工作安排限制,希望被访谈者就某个话题继续补充阐述。

(五)做好信息的记录

信息的记录是访谈工作的“产出”阶段,是为后期数据/信息分析阶段打基础的关节点。记录有效信息、剔出无效信息,是这个工作阶段的重点。在记录的时候,除了被访谈对象的语言表述,访谈者也应该将自己看到的、闻到的、想到的内容也记录到位,对全方位了解被访谈者实际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补充意义。

1、事后记录

从笔者的角度而言,是不太赞同当着被访谈者做记录的。特别是面对老人群体,老人群体本身就属于相对弱势群体,从老年人的安全感角度考虑,除了老年人直言接受外,不鼓励当面记录。

具体的记录方法可以包括:逻辑记录+关键词记录法等。具体操作流程是,在访谈前梳理出细致的访谈提纲,如第一次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其身体情况,提纲则细化为 “肢体情况”、“消化系统”等(细分角度很多,此处仅为例子),相应的问法则是:平时会到楼下散步吗?一般一次转多长时间?走多远就需要休息一下?

往往有逻辑、有系统的提问方法,能大大降低对相关答案的遗忘率。在较低遗忘率基础上,结合关键词的记忆,能大幅度提高信息的记忆时间。当访谈工作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如下楼电梯内、楼下长椅上,可以很快的将访谈信息在访谈记录表内及时记录。(此方法为笔者访谈习惯及观点,仅提供给有类似观点或习惯的伙伴们作参考。)

2、不录音

录音=取证=做了不好的事,类似的概念等价习惯,存在于很多人群的潜意识之中。相关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会让被访谈者提高防御机制,不利于信息的收集。基于笔者的经验而言,最好不做任何关于录音的尝试。(此板块观点,参考上述“事后记录”,并再次强调此阐述仅代表笔者观点,记录的方法有很多种,用着顺手就好,不应过度拘泥某种模式。)

3、适当拍照

对于一些言语、文字表达起来有难度的场景,可以在被访谈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拍照留档,便于后续的信息分析。但拍照不应太多,拍到的内容需要与被访谈者进行核准。

(六)总结——写在最后

1、访谈工作是收集信息的方法,不要陷入“提问题”的怪圈;

2、访谈是所有感官全面协同的系统工作;

3、明确目的和端正态度,是访谈的重要准备工作;

4、问有把握的问题,无把握的问题调研后再问;

5、打破心理防御壁垒的前提是放下个人的价值评判。

编辑:丁琰珏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这篇文章把社工入户访谈的技巧说全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