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 娜
35岁的玲玲是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新安南里社区的居民,自幼患自闭症,几乎不与外界接触,父亲在适婚年龄为她找寻了“门当户对”的伴侣组建家庭,婚后仍在娘家居住。去年,玲玲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家里有80多岁的奶奶、罹患癌症的母亲和年仅两岁的幼子。因生活一度迷失方向、混沌不堪,玲玲和母亲经常因生活琐事拌嘴。
白纸坊街道通过主动发现机制了解到玲玲家庭的情况后,为一家人进行了需求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家庭帮扶计划,继而提供各项帮扶服务。现在,玲玲一家被纳入“春雨大病”和“协助慈善送温暖”等救助范围,“病有所医”得到保障;通过心理辅导,全家已走出亲人去世造成的悲痛阴霾,生活回归常态,家庭氛围更加和谐,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学习了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后,孩子得到了科学合理的照顾,玲玲也通过和孩子的亲子互动,变得乐观、自信。更难能可贵的是,全家均从关注逝者的角度转移到关注自身、关注其他成员尤其是小孩子成长的新视角上来。
玲玲家庭所获得的综合性救助帮扶,是西城区“全面加强困难家庭关爱扶助行动计划”的一个典型案例。西城区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推出的该项计划,旨在通过创新困难群众关爱扶助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更多发展红利惠及困难群众,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与以前的扶助模式相比,新的扶助模式发生了几个转变:从以前关注个体转变为关注家庭、从关注物质需求转变为关注精神和发展等多方面需求、从政府救助部门单一实施扶助转变为多元协同扶助。
这项被称为“一体化民生保障”的扶助计划的渐次展开,使大城市困难群众扶助关爱的新形态、新特点,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以家庭为单元
“一户一策”提高扶助综合成效
全面加强困难家庭关爱扶助行动计划,从以前关注个体转变为关注家庭,构建了以家庭为单元的扶助机制,通过对低保、低收入、特困供养等家庭开展核查和比对,精准掌握困难家庭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现状,分析把握家庭成员构成、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和实际需求,缺什么、差什么,罗列清单和明细,制订“一户一策”扶助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扶助到户。
家住月坛街道汽南社区的王奶奶,今年已95岁高龄,10年前突发脑梗后卧床不起,还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一直靠儿子照顾。50岁的儿子一边要照顾95岁的老母亲,一边还要照顾自己3岁的幼子,压力可想而知。针对王奶奶的家庭情况,西城区结合“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工作,将老人纳入到家庭床位照护范围,为老人家庭配置了长期卧床失能老人所需要的防褥疮产品、浴凳、智能监测床垫等,从床上生命体征监测、日常护理等方面,让家属更精确地掌握老人的身体情况。专业服务人员定期为老人提供平均不少于1小时每天的个人清洁护理、居住环境清洁、健康管理等日常照料服务,老人的照护有人帮,家属的辛苦就少得多,专业的服务更让家人舒心、安心。
为进一步做好“一户一策”扶助工作,西城区建立了精准识别、动态评估、扶助个案三项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准确掌握了解困难家庭需求,及时将有关情况纳入台账和数据库管理。对困难家庭开展专项评估和动态评估,重点对政策覆盖情况和困难解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了解困难群众的困境和需要。对困难程度大、情况复杂、发生风险可能性较高的家庭,开辟急难事项绿色救助通道,或通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联席会议,以个案扶助的方式来提高救助精准性。
多元扶助融合
多角度增强困难家庭自主脱困能力
“资金+实物”是政策兜底保障的传统救助方式。为增强困难家庭自主脱困能力,西城区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不同层次、不同状态困难家庭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探索创新“资金+实物+服务+精神+机会+N”帮扶救助方式。
“在重点做好困难家庭物质需求救助的同时,我们有针对性地给予精神慰藉、心理援助和情感关爱,同时为困难家庭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推动社会救助既托底线、救急难,又综合施策、可持续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困难家庭内生动力,实现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西城区民政局局长张丁说。
记者了解到,西城区目前已建立以家庭为单元的困难家庭数据库,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困难家庭帮扶救助模型,通过智慧关爱扶助平台,实现民政、教育、就业、医疗等各项政策集成落地,跨部门救助数据实时共享。
全区依托综合数据平台,对困难群众实施分层、分级、分类救助。区级各职能部门解决急难救助和重大事项救助,街道社区解决日常救助和一般性临时救助。民政部门主责兜底保障,相关部门负责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红十字会和慈善协会等社会力量开展个性化帮扶。多元协同扶助模式,改变了以往各单位针对各类人群的碎片化管理,形成了困难群众扶助的多层次、全方位资源支撑和保障体系。
什刹海街道的小刘,是一名孤儿。由于自理能力差,成年后无法独自生活,街道为他办理了特困供养,申请了保障性住房、市场租补贴。为了锻炼小刘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街道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的社工还经常邀请小刘担当青少年服务活动志愿者,有意识地促进他与不同人群的互动,帮助他建立社会关系网,提升社会融入度。一系列精准救助服务,增强了小刘的自信心,使他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参加社会活动时,他的焦虑、不安越来越少,有了展现和表达的意愿;日常生活中,他也不再近乎苛刻地省钱,开始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提升生活质量,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幸福生活。
调整救助政策
让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更密更周严
加大教育助学力度,提高政府助学奖学金标准,对家庭困难学生在“三免两补”基础上,减免校服费和伙食费;调整高等教育新生入学补贴,将入学当年一次性救助最高标准调至12000元;调整冬季采暖救助方式,推出涉及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生活困补家庭、低收入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采暖救助政策……全面加强困难家庭关爱援助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西城区对多项社会救助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
针对区位因素造成社会救助对象日常开支、生活消费高的情况,该区进一步完善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将社会救助家庭拥有应急之用的货币财产总额认定标准,由“上一年度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调整为“西城区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认定更加精准,保障更加有效。出台区级临时救助政策,注重加大急难型和支出型家庭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陷入困境的老弱病残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适度增加救助频次和救助额度;对于西城区户籍持证残疾人,按照临时救助标准的1.5 倍给予救助。
“我们还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向扁平化、便利化转变,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实现救助申请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张丁说,社会救助审批流程目前已从个人申报、社区受理、街道审核、部门审批,转变为个人申请与社区申请具有同等效力,由社区负责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受理、申报,街道做最后的审批,部门负责监管。
为了进一步发挥应急救助“雪中送炭”作用,西城区各街道统一设立50万元应急救助备用金。遭受重大疾病等急难情形,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经街道认定后予以先行救助。
建立健全机制、转变管理服务、提升扶助效能、丰富帮扶手段、整合社会力量……当前,西城区面向困难群众的一揽子政策红利充分释放。西城区副区长李异说:“全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打好思想认识协同、工作推进协同、实际效果协同的组合拳,让各项举措在价值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互相促进,在取得成效上相得益彰,不断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编辑:赵倩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