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北京五部门联合推医务社会工作,到2025年实现医务社工全覆盖

10月22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2020年,北京在部分综合性医院和儿科、精神卫生、肿瘤、康复等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2020年至2022年,逐步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到2025年,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10月26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就《意见》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主页君带您一起看看其中的一些亮点内容。

1.医务社会工作是什么?都有哪些服务内容和工作目标?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卫生健康领域,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提升医疗效果,促进公众健康的职业活动。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简称“医务社工”,不用于医护人员,医护人员重在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疾病,医务社工则聚焦解决患者心理、社会层面的问题;不同于志愿者,医务社工接受过专业训练,有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是全职工作人员,在服务项目中,志愿者可以作为其助手协助工作。

《意见》明确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心理-社会支持、社会资源整合、医患关系调适、志愿者管理、社区健康服务等。各医疗卫生机构可结合单位特点和服务能力,有选择、有侧重地开展服务内容。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结合实际需求,拓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内涵。

《意见》提出以下阶段性目标:2020年,在部分综合性医院和儿科、精神卫生、肿瘤、康复等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2020年至2022年,逐步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岗位,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到2025年,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公众普遍认同。公共卫生机构探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形成可推广模式。

2.医务社会工作岗位怎么设置,有哪些晋升渠道?

《意见》要求各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岗位;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门或二级科室;公共卫生机构可探索设立医务社会工作岗位。

《意见》将医务社会工作岗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围,并要求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与专业技术职称对应关系。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聘任到高级社会工作师岗位,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聘任到社会工作师岗位,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聘任到助理社会工作师岗位,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

3.医务社会工作人才从哪儿来?薪酬待遇怎么保障?

《意见》明确医务社会工作人才来源。鼓励各医疗机构通过社会招聘、部门转岗、购买服务等方式配置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积极通过招募或项目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参与医务社会工作,补充和壮大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公共卫生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医务社会工作者。

而且《意见》从不同层面合理确定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资待遇,如,正式在编医务社会工作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工资待遇;以其它形式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由用人单位综合职业水平等级、学历、资历、业绩、岗位等因素并参考在编同类人员合理确定薪酬标准,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4.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什么样的培养方向?

《意见》从完善继续教育、建立实习基地、完善督导体系、鼓励实务研究等方面,提出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如,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快培养一批适合卫生健康需求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实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制度;探索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学科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在医疗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健全联合培养机制;逐步完善督导培育及管理体系,培育本土化医务社会工作督导队伍;鼓励医务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研究,提升服务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5.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有哪些保障机制?

为确保医务社会工作可持续发展,《意见》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医务社会工作多元投入保障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在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协同配合机制方面,《意见》强调卫生健康、教育、民政、财政和人力社保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医务社会工作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及行业管理;民政部门负责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指导管理;人力社保部门负责配合做好医务社会工作人员职业资格评价工作,在毕业生引进方面给予保障;财政部门负责加大财政支持,将应由政府负担的医务社会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教育部门负责扶持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实习基地建设。

在建立健全医务社会工作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方面,《意见》强调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财政投入机制,本市各级财政要将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开展的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经费纳入部门预算,重点保障人才培养培训、组织管理、督导考核、示范项目培育等事项;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大资金投入,将医务社会工作经费纳入单位年度预算,保障专业人才薪资待遇,确保工作有序开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在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方面,《意见》强调扶持医务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发展,在人员培训、行业标准、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倡导社会组织成立医务社会工作专项基金,培育行业发展;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对接社会资源,募集社会捐助,链接公益项目;积极招募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医务社会工作者(社工)+志愿者(义工)”双工联动的医务社会工作模式。

编辑:李在阳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北京五部门联合推医务社会工作,到2025年实现医务社工全覆盖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