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社会工作这样做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显著推进,家庭化迁移形式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相对于传统个体流动,影响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的因素更为复杂多样。如何使脱离传统乡村生活的流动家庭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实现对城市社会的归属和认同,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社会工作一直是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助力,其以社会支持理论为主要取向,强调通过干预社会网络来增强个体或整体的社会适应力,对于城乡流动家庭社会融入问题的解决具有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对山东省P镇10个流动家庭的访谈,总结流动家庭的社会融入现状,继而讨论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策略。

城乡流动家庭的社会融入现状与困境

从社会学视角看,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是包括经济平衡、文化适应、行为调适、身份认同等多种维度的融合体系。乡村流动家庭融入城镇社会的动态行为过程可将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四个表征作为具体分析指标。

首先,经济收入稳定是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的首要前提

从就业情况看,10户访谈家庭中,仅有3户家庭夫妻双方都有工作,5户家庭的妻子没有固定工作,2户属于创业家庭。就业类型多为知识和技术含量低的职业领域,少部分从事行政或管理工作。从收入与消费情况来看,自主创业家庭人均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人均年消费支出相对也较高。其余多数流动家庭人均年收入为3万元左右,人均年消费2万元左右。收入最低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2万元,人均年消费5000元左右。与当地城镇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9549元、人均年消费支出24798元存在较大差距。除个别自主创业家庭外,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处于低水平,且生存状态处于城镇底层,没有明确的上升路径与空间,这直接影响了其在文化、行为、心理等方面的融入状态。

其次,语言文化适应是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的基本特征

语言沟通上,10户访谈对象中,7户是外省流入,3户为本省流入。外省流入家庭日常可使用普通话与当地人进行正常交流,且经过一定时间也可以听懂当地方言。生活方式上,10户家庭在外出用餐、用车等频次均较以往明显增加,并注重生活品质、增加教育投入、遵循依法办事等,这些改变较为突出。城镇与乡村在社会文化上差异明显,乡村流动家庭在语言沟通上适应较好。同时,受到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影响,在生活方式上适应程度会有不同差异体现,大多数家庭仍然努力尝试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理念,这种改变在代际传递上表现更加突出。

再次,社会行为调适是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的核心体现

人际交往上,10户流动家庭的人际交往圈主要限于老乡或一起工作的外地打工者,社会关系网络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且交往对象同质性特点较明显。社会参与上,10户家庭很少参与城镇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少部分家庭与时间紧张有关,大部分家庭是因为很少与本地人接触,没有相关信息来源。流动家庭不习惯或者不愿意参与到城镇生活之中,在社会行为调适中表现出明显的保守性和局限性,不能实现良性、持续的社会性互动。

最后,心理认同归属是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的最终体现

居住意愿层面,10户家庭几乎全部倾向继续留在城镇生活,并希望子女后代扎根城镇,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身份认同层面,流动家庭虽然生活在城镇,但是农村户口使其农民身份无法抹去。他们心中多数还是认同原有的身份,认为自己即使是城市人,也属于“农民工”群体。心理认同以情感反映为基础,流动家庭有清晰的积极融入城镇的意愿,但碍于地域、职业、制度等客观因素影响,在城镇生活所受到的差别对待又形成了融入城镇身份的自我否定心理,进而降低了心理归属和身份认同。

社会支持下城乡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的可行策略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增强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城乡流动家庭在社会融入中所遇到的困境表明其社会网络资源的缺乏以及对社会网络资源的运用能力不足,社会工作者应秉持助人自助理念,积极拓展流动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其提升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总结10户家庭访谈不难发现:一方面,流动家庭在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都有来自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亲属或老乡等非正式网络支持,但“这种建立在乡土意识和社会基础上的初级关系能够在流动之初为个体在就业、生活等方面提供帮助,节约融入成本,但却不利于流动人群长期性的深层次融入”;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从未参加过任何社会服务”,流动家庭相对缺少正式网络所链接的各种外部资源以及正式身份认同在内的机会与平台。基于此,在正式与非正式社会网络支持层面,社会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介入:

一是全面强化正式社会网络支持力度

正式社会网络支持包括政府、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等方面的支持,涉及户籍制度、工作就业等核心问题。流动家庭在融入城镇社会过程中所遇到的“办事难”局面,大多与此相关。社会工作者可从就业机会和政策倡导两方面入手。在就业方面帮助流动家庭寻找就业机会,可以提供一些公益性岗位,也可以倡导企业招聘适当放宽条件限制。另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开展不同群体、不同程度的技能训练小组,培训多种工作技能,强化工作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在政策倡导方面,建议政府多放开一些福利保障政策、流动子女入学政策等,从制度上有效解决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的现实困难。发挥“三社联动”作用,定期组织针对性较强的社区服务活动,促进社区居民深入交往,建立友谊,进而发挥政府政策与社区行动的双重作用,共同打造和谐友爱社区,增强流动家庭的城镇归属感,从心理上融入城镇生活。

二是充分挖掘非正式社会网络支持能量

流动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主要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交往对象同质性较强。对于倾向于长久留在城镇生活的流动家庭来说,这些帮助和支持较为表层化、单一化和短暂化。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通过开展不同群体的人际交往小组,扩大流动家庭交往范围,提升社交技能,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还可以在社区具体建设中,结合流动家庭实际,提供不同的文化活动模块信息,逐步建立融入所在地长久、绵密的非正式社会网络链接。同时,非正式社会网络支持能量来源不单纯局限于社区之内,还可以通过工作关系、学校关系及社会服务关系等,搭建更加完整、开放的社会交往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非正式网络支持的介入中,关注家庭中的某位老人或者儿童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将“儿童、老人、妇女、青年整合为流动人口家庭作为服务对象”,这样介入效果才会明显持久。

结语

流动家庭的社会融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发展过程,其融入结果与状态体现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讨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家庭融入,不能过于强调正式社会网络的作用,忽视非正式社会网络的思考和借鉴,而要发挥正式与非正式社会网络在不同层面的社会支持力度和作用,实现流动家庭关系网络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构建,切实提升流动家庭整体的社会支持能力,这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需要在实务方面不断持续探讨的重要内容。

编辑:李在阳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流动家庭社会融入,社会工作这样做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