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父母返乡,看看社工呵护下的孩子有哪些改变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最大的希望就是父母能回来陪伴他们。现在距离春节只有半个月时间,在外奔波辛苦了一年的务工者们,已经陆陆续续背上行囊,踏上返乡的旅程。留守在家的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团聚时刻。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亲子关系往往存在问题。由于难以获得完整的家庭温暖和双亲教育,留守儿童还容易出现学习困难、心理和行为偏差等问题。如何缓解时空分离造成的亲子关系淡漠?如何改善孩子们因留守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社会工作者们为此作出了不少努力。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社会工作者们如何用专业服务给孩子们带来改变。

“候鸟传音”,释放思念之苦

江苏省射阳县心语堂青少年心理发展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在射阳县同心小学开展“候鸟传音”项目,让留守儿童给远方的父母写一封信,一吐自己对父母的相思之情,释放心里的思念之苦。

孩子们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你们在外面过得好吗?我在老家过得很好,爷爷奶奶也精心地照顾我,你们在外面辛苦吗?我非常羡慕那些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小朋友们,我渴望与你们团聚,你们快点回来,好不好?

爸爸,我会烧饭熬汤了,但我那么久没看见你了,每次打电话听到你的声音时,我就特别想你。有时看见别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我心里就很难受。

每天放学后,我回到家都会看看我们一家三口的照片。我真想一下子飞到上海去,看看你们,然后我们一起去浙江看西湖美景!妈妈,我好想吃你做的红烧肉啊!

我这次英语和语文考得很好,就是数学没考到九十分以上,但是我下次会努力考满分的!姐姐的成绩也很好。我和姐姐不像以前一样总是吵架了。我好希望你们能回来过我的十岁生日。

我最近学会了一道新菜,等你们回来了,我一定让你们好好尝一尝。在家里,我也经常帮奶奶干一些家务活,洗衣、扫地、洗碗,我都能干得很好。

这就是留守儿童们最大的愿望,没有华丽辞藻,没有一丝矫情。

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也要让孩子们不再孤独。接下来的日子里,社会工作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留守儿童情绪疏导和心理咨询活动,而且每周都会到学校开展两次心灵氧吧活动,利用欧卡牌、绘画技术、空椅子技术,给孩子们做单独或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学校和社会。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够跟父母说上几句话,社会工作者定期组织他们到合德镇校外教育辅导中心站,利用电子阅览室,让留守儿童和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诉说思念。社会工作者也会经常通过微信和留守儿童的父母交流,告诉他们孩子的近况和一些沟通的小技巧,避免因长时间分隔两地而产生生疏感。

经过服务,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孩子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社会工作者把孩子们上台领奖的画面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发给远在他乡的父母。看着孩子脸上骄傲的笑容和不断挥舞着的双手,一位母亲激动地和社会工作者说:“我真羡慕你们能见证孩子的积极改变,也惭愧我们作为父母的没有参与进来。春节过后,我就把外边的工作辞了,回家工作,好好陪着孩子长大。”

“守护天使”,留守儿童不孤单

安徽省铜陵市灰河乡东风小学,40名学生全部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时间较长,基本上半年至一年才回来一次,绝大多数孩子一周甚至一个月才能与父母联系一次。铜陵市至善社会工作事务所(以下简称至善)的社会工作者在此开展“守护天使”关爱“留、孤、困”儿童社会服务试点项目,将其中最困难、最急需帮助的孩子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为了改善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至善首先开展了“懂你——感恩天下父母心”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引导孩子们绘制“亲情树”,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对父母为他们的付出心存感恩。社会工作者还驻扎下来,陪伴在孩子们身边,课业辅导、娱乐游戏充实了孩子们的课余时光;心灵呵护滋养了他们的心田;“朋友你我他”儿童同伴支持系统的搭建,让小伙伴获得了彼此的力量,共同成长;“近邻在身边”邻里互助系统和“社区工作者来走访”社区关爱系统的构建,让孩子们得到了邻里、社区的关注和支持;“亲子电话”留守家庭亲子融合系统,让父母子女倾诉彼此的思念,融洽了亲子关系。

至善还实施“回流工程”,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创业、就业,回到孩子身边。社会工作者为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创业就业举办专项讲座,让他们了解返乡创业就业的支持政策以及相关知识,增强他们回乡就业的动力。同时,联系创业就业导师为准备返乡的父母提供创业和就业指导,链接相关资源为他们开专场招聘会,扩大就业机会。在社会工作者的协调下,本地部分企业还承诺优先录用返乡的留守儿童父母。在社会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下,更多的留守儿童父母开始尝试回到家乡寻找工作,回乡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

改变孩子,描绘未来

在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的咀头镇、鹦鸽镇和桃川镇,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隔代抚养和事实上的单亲抚养成为秦岭大山中留守儿童的主要照看模式。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响应社会工作教育扶贫的倡议来到这里,开展“积极向未来乡村教育振兴项目”,通过改变乡村的孩子来改变乡村的贫穷落后面貌,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描绘蓝图。

社会工作者以“游戏+启发+分享”的形式,寓教于乐,用科学方法将儿童成长规律及教育与发展的技巧传授给家长,提升家长培养孩子语言、认知、运动和社会情感的能力;他们用专业技巧帮助农村学龄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提升时间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例如,许多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不自信,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较低,社会工作者采取“优点大轰炸”的小组游戏来建构孩子们的自我认知;每天都让孩子们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他们表达的勇气;在小组活动中鼓励不够自信的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回应,帮助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训练,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了很大的改善,分享和表达越来越积极,自信心也有明显的提升。有些儿童存在自我管理能力差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便引导孩子们参与到一些活动规则的制订中去,并要求他们明确和履行各自的职责。

社会工作者还发现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的胆怯和自信心不足正是受其家庭影响。许多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去爱孩子和教育孩子,尤其是留守妇女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教育子女,其自身压力也比较大。对此,社会工作者针对家长出现的强势、沮丧、与子女沟通不畅等问题,倾听其遭遇,疏解其压力,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来引导其重视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经过服务,许多孩子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在人前说话时更自信了。

与爱“童”行 “伴”你成长

福建省云霄县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2500多名留守儿童。云霄县彩虹公益联合会(云霄县七彩虹志愿队)“与爱童行,伴你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和“事实孤儿”项目采用社会工作者加志愿者服务模式,在各社区、学校建立志愿服务站,招募志愿者,为云霄县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精准志愿服务。志愿者担当一名或多名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定期家访,做好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亲情关怀、学习指导和生活帮扶。

七彩虹志愿队建立以来一直有个传统:陪伴山村孤儿、残障儿童、留守儿童过大年。每年春节,七彩虹志愿服务队都组织志愿者开展“暖冬行动”“新年新衣”等活动,走村入户,看望孩子们,并送上社会各界捐赠的图书、衣服、文具、食品等慰问品和新年祝福。连续6年的大年夜,志愿服务队放弃与家人聚会的机会,分头到下河、马铺、和平、火田等地的山村陪伴孩子们同吃团圆饭,共度除夕夜,大家一起包饺子,做饭菜,游山水,在相互陪伴中度过最美好的时刻。春节期间,志愿服务队还将山村孤儿和困境留守儿童接到县城和景区参观,感受城市发展变迁,共享建设成果。

编辑:汪   昊

设计:李海雁

编辑:李福滨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父母返乡,看看社工呵护下的孩子有哪些改变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