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服务对象对你说想要一台手机时,你会怎么做?设想一下以下的情景:
事件背景
有一位困境青少年,今年16岁,腿部残疾,需要助行器才能行走。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也很早改嫁,十几年都没来见过她,她从小跟着大伯一家生活,虽然智力正常,但由于不方便接送她上学,上了一年级就辍学了,但她很聪明,从家里的日历学会了数字,她喜欢画画,社工去探访的时候还送了社工几幅画。
她跟社工说:“我真的很想要一台手机”,社工问她为什么想要手机,她说:“主要是想跟我妈妈联系,而且人人都有手机,我也想要有,没网络也行,可以玩游戏就行。”
分析评估
要筹集一台旧手机的资源并不难,但社工往往容易陷入两难,倒底给或者不给呢?给吧,担心有了手机会对当事人造成不良的影响。没错,玩游戏确实可以打发时间,但与此同时也容易沉迷,而且还会面临网络受骗的风险。
不给吧?她确实没什么渠道可以接触外界,甚至都走不出这个村子,没法接受新资讯太可惜了。加之,她从小就觉得自己不如人,别人有的东西,她都没有,手机可能是一种让她有可以与别人一样的机会,没有也怪可怜的。
回应处理
当社工卡住不知如何回应的时候,其实还有一种思路:就是由事务目标转为满足需要。从服务对象需要手机的目的分析背后的需要,从满足需要的角度去处理困扰。总结服务对象使用手机的目的,大致有以下三个:
- 与母亲联系;
- 想跟其他人一样;
- 打发时间。
“与母亲联系”背后是得到关注、被关爱的需要。她认为,只要她能联系到母亲,她就会得到母亲的关心,并满足她日常的要求。社工需要提醒她:母亲不来见她是有她的难处,如果她经常给母亲打电话反而会对母亲造成较大的压力,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让其明白,通过获得手机来满足被关爱的需要其实是行不通的。
“想跟其他人一样”背后是自尊感的需要,有同工提出这是攀比的心态,其实不是的,她不是想让别人羡慕她,她只是想别人看得起她。这是关乎自我认同的问题。
社工可向其提问:“你现在没有手机,你认为别人是怎么看你的呢?”通过提问,了解她的非理性认知,从而重塑其认知架构,提升自我认同感。
“打发时间”是闲暇安排的需要,生活中有比玩游戏更有意义的事情,每个人有优势和特长的,社工可协助其发展自身优势和特长,将来说不定还可以靠一门手艺自吃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社工需要适当提醒当事人:游戏会不断晋级、闯关、然后人会很想联网,甚至充值,一些可预料的结果务必让其提前知道,让其衡量判断是否值得投入精力。
总结
在处理个案需求时,回应想要是比较难的,比如想要一份工作,想要某些资助等,这很受政策和资助的限制,处理不好还会对服务对象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案例中的当事人,如果社工直接给她一台手机,她可能会觉得社工就是可以满足她需要的人,以后可能还会索取其它的东西。但如果处理需要的话,社工可以从给或者不给的难题中抽离,发展另外一条进路。
社工也不必逃避或惧怕回答,从手机这个话题出发,通过提问让服务对象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如何满足自身需要等。我想经过这样的处理,服务对象日后有了手机也能更合理地使用。
作者 | 李锦雯
单位 | 广州市增城区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编辑:杜欣雨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