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兜底“渐退制度”,筑牢基本生活保障底线,确保兜好底。积极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在对象、标准、管理方面的有效衔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同时,进一步建立了低保渐退制度,对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家庭收入发生变化,家庭月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但低于2倍低保标准的,给予6个月的渐退期。对14019名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兜底保障贫困人口实施渐退。
二、完善兜底“分户制度”,筑牢重点群体保障防线,确保兜牢底。针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脱贫攻坚期内,实行单人户纳入低保保障政策,加大重病、重残等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切实解决了重病、重残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分户保障4924名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重残、重病贫困人口。
三、完善兜底“调标制度”,筑牢基本生活标准增长线,确保兜住底。按照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根据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同步调整兜底保障标准。目前,从2019年9月起将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410元调增到每人每月440元,较去年增长7.3%,全年较扶贫标准线高1530元,切实保障了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困难问题。特困人员生活标准从每人每月710元调增到每人每月754元,较去年增长6.2%。同时2019年4月以来连续8个月启动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含低保兜底贫困户在内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物价临时补贴,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四、完善兜底“专项制度”,筑牢各类专项救助统筹线,确保兜密底。将1.2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占全市农村特困供养总人数的12.1%,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0.98亿元;其中,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6人。会同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制发《关于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切实做好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返贫对象,给予临时救助,及时保障好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强化“两不愁”、助力“三保障”,切实发挥临时救助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的作用。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共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临时救助1.6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0.35亿元;为返贫对象提供临时救助313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89.17万元。2019年,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接受了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市里多次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相关工作得到肯定。
五、实施兜底“基础治理”,筑牢规范管理精准施救红线,确保兜准底。一是制发《关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未脱贫村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关于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切实做好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兜底制度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兜底保障。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低保兜底保障23.05万人,占全市农村低保总人数的39.82%,累计支出低保金10.42亿元;其中,低保兜底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2万人,占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50.77%。二是完善市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认定信息系统,实现工商、公积金、车辆管理、婚姻登记、人口户籍、个人所得税、契税、法人税务、婚姻判决信息、房产信息等信息的实时在线核查。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身份证读取、附件上传、与核查比对系统直接交换数据等功能,确保救助对象更加精准。三是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制发《2019年全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要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标本兼治,将低保经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漏保”“脱保”以及资金监管等问题纳入重点治理范围,促进兜底保障精准规范。
六、实施兜底“深度扶持”,筑牢深度贫困乡镇兜底保障基线,确保兜到底。一是加强深度贫困乡镇调查研究。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贫困区县和深度贫困乡镇调研指导,听意见、摸实情,努力将理论学习和调研成果转化为做好民政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具体举措,督促抓好民政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二是支持深度贫困乡镇兜底。18个深度贫困乡镇低保兜底保障扶贫对象7201人,发放低保金3094万元;特困供养扶贫对象307人,发放救助供养金265万元;临时救助扶贫对象478人次,发放救助金108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三是加大民政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充分考虑深度贫困乡镇贫困人口等因素,2019年市级增加1亿余元支持18个深度贫困乡镇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工作;投入0.16亿元,支持18个深度贫困乡镇面积低于200平方米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市级示范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便民服务中心设施建设;在贫困区县深度贫困乡镇试点完成13所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切实提升农村失能特困人员的集中照护能力。(根据重庆市民政局信息整理)
编辑:赵庆琳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