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社区基金会学习手记(基础篇)

社区基金会是最近几年在中国新生的一种重要的基金会类型,其在社区治理、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益慈善领域越来越关注和意识到社区基金会作为一种更加聚焦的基金会类型,在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为便于大家认识和了解社区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收集整理了关于社区基金会的基本知识,分享给大家。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 社区基金会的起源
  • 社区基金会的界定及特征
  • 社区基金会的类型
  • 社区基金会运营的七大重点
  • 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策略
  • 社区基金会成功运作的九大要诀
  • 我自己的一点点思考

社区基金会的起源

       Community Foundation(以下简称CM)起源于美国,全球第一家CM由Friderick H.Goff于1914年成立的克利夫兰社区基金会。Goff是一家信托公司的总裁,也是银行的高管,他创立克利夫兰社区基金会的目的是提升克利夫兰地区居民的精神、道德和物质水平。

社区基金会的界定及特征

目前无统一定义,虽然起源于美国,但是各国家地区的实践情况也不尽相同,都经历了本土化的历程。尽管如此,也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资金来源:本地区

2、服务范围:旨在解决本地区的社会问题及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3、致力于调动本地区的资源

仅凭这三点,姑且能勾勒出社区基金会的样貌,但依然不能与其他组织类型区别开。因而产生如下问题:社区基金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1、与其他类型的基金会:尽管基金会因其成立背景有着特定的业务领域和活动范围,但相比较社区基金会而言,其他基金会活动的空间范围似乎更为分散,他们可能因为其关注的领域或人群而辐射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而社区基金会的活动空间更为聚焦,它旨在提升本社区的福利水平。当然,对于“社区”的概念范围也未有统一规范,在实践中也有不少大型社区基金会的服务范围超越了原先的范围,但不得不说,从成立的初衷来看,它是以清晰的地域目标来划定其服务范围的。这是首要的区别。

2、与普通的非营利组织:无论是注册资金,还是法律规定、相应的组织规范和社会约束及享有的政策待遇等方面,社区基金会作为基金会的一种类型,都比普通的非营利组织有着更为严格、规范的要求,这是从组织规范性上来说。如果从运作模式上来看,相比于普通的非营利组织,社区基金会有着更为雄厚、稳定的资金来源,更为灵活、丰富的项目运作机制。总体而言,社区基金会是处于公益生态链上游的非营利组织。在实践中,非营利组织也是其受资助的对象。

3、与政府部门,尤其是社区内部的政府机关:如同其他的第三部门一样,社区基金会也同样面临着与政府的关系及角色定位的讨论,我认为探讨他们之间的联系比他们之间的区别更具有实践价值。

4、与社区内的企业:同3,探讨联系比区别更有价值,因为区别太过于明显。

社区基金会的类型

美国

注:基金会的关注焦点指的是基金会在实践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决定着基金会的发展策略。如社区导向型,以解决社会问题为首要目的;捐赠导向性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为首要目的。

中国

由于中国的社区基金会发展历史比较短,根据我国发展较好的社区基金会的梳理,有三种典型的分类,基本上是按照基金会的推动主体进行分类的:

  • 企业发起型:成立于2015年的光明新区凤凰社区基金会
  • 政府推动型:成立于2012的桃源社区发展基金会(受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资助)
  • 民间发起型:成立于2015年的蛇口社区基金会(最初是挂靠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下的专项基金)

社区基金会运营的七大重点

1、政策制度(注册资金、免税资格等)

2、初始资金来源

3、持续资金来源

4、资金流向

5、治理结构

6、决策机制

7、管理团队的素质及能力

       资金是决定一个组织存在及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对于社区基金会而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谈起来非常美好,但是如何“取”,如何“用”,如何持续地“取”和“用”关乎社区基金会的生死。

       就我国现状而言,基金会普遍缺少资金保值增值的战略眼光和有效策略,更不用提依靠社区资源的社区基金会了。来源政府,如何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来源于企业,如何维持企业资金投入的长效性?来源于普通居民,又如何引导并转化成实际的捐赠?真正“取之于民”的社区基金会是少之又少。

       在治理结构上,英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机制了。以美国为例,社区基金会要求必须设立董事会,董事会至少有5人构成,且成员具有代表性,每月一会。再看看邻国日本,它的治理结构更为严密,包括评议员会、理事会、监事和会计监查人、事务局、选考委员会和顾问等多种互为监督的角色。

       在资金流向和项目运作上,英美有着多类型的基金,这是指募捐项目:

  • 指定基金
  • 兴趣领域基金
  • 非限制基金
  • 捐赠者建议基金(捐赠者可推荐资金用途,但是不得觉得具体的操作)
  • 机构基金(由企业和非营利组织设立的,有指定用途)
  • 奖学金基金(由捐赠者个人命名,入选由其和基金会共同决定)

       日本还有其他的分类,如按照期限分为永存基金会和期限基金。

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策略

       我认为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策略一方面由基金会的使命愿景决定,另一方面也严格受制于资金导向。尽管各国的表达不同,但基本以美国为参照:

1、捐赠者服务(donor service)

2、触媒(matchmaker),可以理解为媒介、中介、资源链接者

3、社区领导力(community leadership),指向社区参与、培育社区领导力

       第1点让我想起最近深圳国际公益研究院、中伦公益基金会、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捐赠者服务体系创新”专题研讨会,中国首家捐赠者服务基金会有可能落户深圳。捐赠者服务基金会模式(Donor Advised Found,以下简称DAF ),是帮助捐赠者提高其公益慈善利益收益的一套体系,通过开设捐赠者专属账户、享受税收优惠,让捐赠者在善款使用和投资方面享有建议特权的一种基金会模式。DAF带给社区基金会的启示,就好像投保一样,为高净值人群提供更为便利、有效的慈善投资方式。当然,DAF引进中国,才刚刚开始……

社区基金会成功运作的九大要诀(源于美国默特基金会的总结)

1、根植于本地

2、钱不是唯一标准

3、技术支持至关重要

4、资助者和领袖

5、广泛的社区参与

6、培育社区基金会的是长期工作

7、社区基金会发展需要一个支持系统

8、适应社区的独特环境

9、对当地慈善生态有所了解

我自己的一点点思考

      社区基金会在中国无疑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其诞生的政经背景来看,它先天性地带有中国基金会普遍存在的特点,也面临着普遍的发展困境,比如资金,比如免税,比如治理结构、项目运作,等等。

       如果抛开资金来源及可持续性不谈,我比较关注的是社区参与。在未梳理文献资料之前,我对社区基金会的认识只有一个关键词:社区参与。我以为社区基金会是一个由居民主导、参与、调动社区内各方面资源以解决本社区问题的组织类型。所以,从一开始我就不理解社区基金会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不考虑它作为基金会这一大类的组织,不考虑它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联,我对它的理解实在是太过狭隘了。

       尽管如此,对于运作型的社区基金会而言,我依然关心这些问题:居民是如何被调动起来的?是如何参与管理的?哪些居民会成为参与的主体?他们参与后对其他社区居民有怎样的影响?居民如何看待社区基金会?

       因为我担心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化进程日益抹杀原始社区之间的共同体特征——基于共同地域之上文化与情感联系。现在社区治理、社区参与、居民参与等等一系列概念、政策及实践都试图重建原始社区。然而我对始终难以有信心。原子化社会正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像“破镜难圆”一样,被打散了的、被强制组合起来的个体是很难凝聚在一起的。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一段路。欣喜的是,我们比发达国家早了那么些年发现这些问题,并且始终有一批勇敢的人在推动改变。

       真正恐惧的是,是恐惧本身。

* 参考文献:

资中筠:《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

李宗克:《社区基金会的观察和思考》

平仲:《基金会问题解决之道:社区基金会》

廿三:《简谈社区基金会》

原珂;许亚敏;刘凤:《英美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及启示》

俞祖成:《日本社区基金会的理念移植》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社区基金会学习手记(基础篇)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