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社工领域“圈地运动”大行其道,多少人因“被鄙视”而熬出了黑眼圈

前情提要 

本期推文为大家放送「云辩论 | 社工圈内谁最受鄙视?」回顾~

本期大家都没有特别鲜明的站队,那就分享下各位精彩留言吧~

01

我就说个实务圈的吧。

社工机构鄙视NGO不够科班,NGO鄙视社工机构连项目都不会做;基金会鄙视NGO不够高端产出不够多,NGO鄙视基金会不接地气又不敢明说惹怒金主;社工机构以拿政府资金稳定为荣,NGO和基金会嘲讽社工机构要为指标编造个案。

什么?你说这不能算实务圈。那又是带着哪种立场来排斥其它的呢?

——小**

02

每个圈子都是分裂的。

学术大佬和青椒能一样吗?机构老大和一线社工能一样吗?所以这个问题不是哪个圈子鄙视哪个圈子。而是已经形成的利益集团利益固化。

至于已经形成的行业内利益集团都有谁。这三个圈子里的都有。但我觉得不管什么圈子,只要认真做好好做,总有一天不会被鄙视。

虽然在中国这个行业难了一点。

——**

03

同意观点三(是矛盾,但是是非对抗性的):三个圈子都觉得自己被对方鄙视,都觉得委屈。

对此观点本人高度认同,有个歌词叫你讲你难我不信,我讲我难才是真。

实务圈、教育圈、学术圈三个圈各自都在吐槽,都在诉苦。

实务圈说自己工作累,要应付很多检查和评审,对于来自教育圈或及和实务圈的专家的意见会感到很反感,说专业没有做过项目,没有实务经验。自己有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

专家拿了甲方的钱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说社会工作者不专业,给社会工作者以很大的打击。然后专家也会抱怨说社会工作者的项目做的不好,拿一些所谓的实务模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以后也会把一些评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当成教学案例去讲解,不过一想,这样的反面教材某种意义上也是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权当是啊Q精神罢了。

专家也叫苦,说社会工作者成长的慢,也会吐槽自己的待遇与学术环境如何如何。说了这么多,有些散,但行散而神不散。

实际在大背景下,这三个群体都是所谓的弱势群体,都有各自的需求,也都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实务圈向往的是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专业,并得到各方的认可,能够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服务对象,而教育圈或学术圈,希望得到良好的学术环境,自己的一些见解能够通过实务得到验证。之前我在一次评审中提到,当下实务和研究就是矛盾,结果被某位中咖批评了。(这里小吐槽一下)

怎么说呢,这三个圈确实有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中的学术领域方面的。按照毛主席当年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解决这一类的矛盾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需要通过实践来解决。解决的好了,还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不好,就。。。我不敢说了。

希望有朝一日,大家能坐在一起,互相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哪怕是冲突呢,冲突之后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不管是什么圈,还是要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要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谁也别给谁扣帽子,不要激化矛盾。

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希望社工圈也是如此,为了这个目标要做的东西还是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

——**

先锋特评员 

买豆皮不用消费券

作为一个在学院派社工机构任管理层,但长期驻扎一线做实务,且试图读博进入学术圈的前社工,我认为现如今的这些迹象皆表明了作为专业和作为职业的社会工作在自我设限,这是一种狭隘的自我防御机制。

社工老师的重心在授课和写论文,教育者这个并不是很接地气且在国内备受推崇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很难真正地沉下去接触实务工作,甚至很多人走上教师岗位之前都没有正儿八经做过助人工作,我们能寄希望于这样的师者如何“传道授业解惑”呢?学生学来的知识和技巧都是照本宣科,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是以被诟病。

而在实务工作者这边,丰富的、鲜活的、充满变数和挑战的助人工作是他们的精神动力也是束缚,这决定了无法投注更多精力到反思、研究和行动上来,是以理论高度与深度达不成。

在试图跨入学术圈时,我发现社会工作相关的学术体系是“教科书式”的,这里并不是认可学术大佬的水平有多高,相反我在讽刺他们用各种并不具备实操价值的体系、标准和框架来限定了实务工作和教育工作反思提高的空间。

本身三方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结果变成了各自都占据着自己的优势“圈地自萌”——都不够坦诚地接纳自己的短处,因而只能用己之长攻他人之短。圈意味着壁垒,意味着良性平等对话的屏障。试问每年学术研讨会,机构管理者、真实务工作者和教师专家的比例是如何分配的?实务领域邀老师专家调研培训,是真的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困扰去邀请具备对应技能和经验的人吗?又有几位老师诚心实意把一线工作者邀请来课堂给学生们现身教学?

一旦开了上帝视角则没有人可以逃遁,都不完美都该被挑剔。直到多次去到高校课堂给同学们讲实务案例、报名去参加对应实务领域相关议题的研讨会,我才发现:这种壁垒已经在无形之中给各自设限,并且“圈内的身份认同”使得对非本圈的人有了无意识的疏离:他是搞学术的、我只是个教书的、她们助人工作特别扎实……如此循环。

有破圈跨界的吗?有,有很多这样的尝试者,否则我不会有机会一次次去到高校做分享,也不会一次次受邀去参加论坛(学习为主),但成功者甚少。十几年根深蒂固的东西,能够靠少数人短时间的努力而看到成效吗?除非先搅浑这“圈地自萌”的水,新的秩序才会慢慢重建。我知道有人可能已经准备好了说辞来怼我:你要是对这局面不满意,就自己去做社工/做社工老师/去混学术圈啊。

对此,我只有一句话反驳:请问即便社工各界连年呼吁着要通力合作、要交流互助,但为什么这“圈地运动“在大陆却愈演愈烈?

什么时候社工三方都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多一些接纳,才会多一些自信和包容去认可对方;什么时候我们各自能够放下身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什么时候才不会是甲方爸爸一家独大。


编辑:陈怡然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社工领域“圈地运动”大行其道,多少人因“被鄙视”而熬出了黑眼圈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