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光明日报:如何培养当前实践中需要的、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命题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社会应对非常状态的应急能力受到全面考验,也给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要求。

完善重大卫生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建设问题成为广受关注的新热点,提高城乡社区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成为社会各界的新共识,而落实这些思考和改进,无疑需要强大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那么,如何培养当前实践中需要的、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命题。为此,我们今天分享几篇文章,希望对此问题给予提醒和交流。

1以专业价值观和人文情怀,培养新一代社会工作人才 刘林

在这次疫情中,以社区工作者为代表的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治理人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和疫期社会治理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次疫情,促使各方面共同思考如何加强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同时也为各高校如何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了新的视角。

笔者认为,在扩大以社区社工为主体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模的同时,应着力加强研究重大疫情等社会公共危机对社工人才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并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契机,创新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着眼于培养平(常)战(时)都适用、以应用型、本土化为特色的新一代社会工作人才。

1.创新办学机制,产业行业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国社工学历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全国现有106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科专业,34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教育,全国范围内共有17个社会工作方向的博士点,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近4万名。

现阶段,社工人才学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培养规模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还不能满足社会治理需要。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已近450万人,但接受过社工专业高等教育的人员只占3%左右;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院校培养时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与产业行业发展、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应用能力不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这一问题进一步显现,应对战时状况的能力成为社工专业毕业生的一大短板。

培养新一代应用型社工人才,首先应立足于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实际需要,特别是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建立与产业行业深度互动、深度共建、深度融合的新型产教关系,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零距离”。

近年来,一些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做了很多积极探索。如北京城市学院与北京市社会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组织共同成立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联盟”,通过联盟搭平台,以平台为纽带,整合资源,紧密围绕首都城市社会治理需要,从招生复试到就业发展等各个环节,各方协同创新,全程闭环合作,实现无缝对接,产教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获得了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而且毕业生就业质量高、事业发展快,入选“北京最美社工”“十佳社会服务品牌”的校友不断涌现。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产教融合做实:

一是联合开办专业,产学各方共同设置专业或专业方向,商定发展规划与招生计划,产方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是联合进行培养。产学各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招生,来自产业的专家全程参与教学培养工作,通过开发课程、授课及教材编写等环节,参与新生入学至毕业论文答辩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实现深度联合培养。

三是联合建设实训基地。高水平实训基地不仅是生产、工作真实环境,而且还应具有教育指导功能。产学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共建实训基地,有效地解决传统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应用能力虚化问题。

2.创新培养理念,专业价值观和人文情怀同频共振

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社工人才,应从“宏观视角、直面问题”出发,积极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通过学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设各类讲座等形式,围绕社会工作实务前沿理论、国际热点等主题,帮助学生对社工专业的现状与发展有更加全面、立体、宏观的把握。

教师专业视野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视角和胸怀情怀,而视野窄是多数高校社工专业存在的短板。

高校应为教师搭建与兄弟院校社工同行交流的平台,组织教研团队到社工机构、高校和境外实地交流,并了解不同城市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与差异,感受经济与社会发展差别对社工的影响,加深对社工人才“本土化”培养目标的认识和思考,以本土实践滋养学生的本土意识和家国情怀。

学生建立了审视社会问题的宏观视角,且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扎实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方法,通过大量的专业实习实践拥有了敢于直面社会问题的胆识和气魄;通过灵活多样的政治学习和社会实践,具备了外显于形内化于心的人文情怀;通过教师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工志愿精神的浸染熏陶,坚定了学生“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

疫情防控考验的不仅是社工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更考验其人文情怀。疫情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激发出来的中国正能量和民族精神,为厚植社工专业学生的人文情怀提供了富养土壤。

常态化防控要求,为培养学生公共危机应急所需意志、精神、胸怀、情感提供了实践平台,这也是培育平战适用、应用型、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窗口期。

3.创新育人模式,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交互培养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坚持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社工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方式应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使学生能够共享学习资源,实现互动性学习,同时,在阶段性动态考核中完成学习过程。

而实践教学注重社工专业的培养要求,以专业实习为基础,辅之以专业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穿插进行,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专业实习深化理论知识、践行社工价值;专业讲座从热点问题、国际前沿等角度开拓视野,培养研究兴趣,拓展国际视角。要发挥产学合作平台作用,以实习督导制度为抓手,创新管理手段,将校内实习督导、行业实习督导有机结合。

创新育人模式,要以社会服务项目为载体,对接现实需求,实现真题真做。国家卫健委、中宣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重视和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在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中的作用,在突发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要依托各地心理援助专业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和心理援助热线,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高校社工专业应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契机,积极参与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社会服务,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提升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如社区疫情防控值守、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病愈者的社区融合等。

师生通过扎根社区为社会各类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不仅可以提升实务能力,而且能切实感受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力量,坚定其专业价值观。

学校应充分发挥产学合作平台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应用性科研实践活动。学生论文、科研项目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将专业理论知识和社工方法有效地运用于社会服务中,使理论与实践交互螺旋提升,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在交互培养过程中得到同向显著提升。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北京城市学院校长)

2社工专业人才培养要以能力为本 张会平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统筹协作、密切配合,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组织动员效能得到了充分彰显。

社会工作,专业支撑基层社区防控第一线

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也是对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重大考验。疫情防控是一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人民战争,基层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会工作机构所代表的社会力量介入显现了独特优势。

实践表明,整体抗疫的确需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面向社区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这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的体现:

首先,社工机构长期扎根基层,主动回应群众需要。此次疫情突然增大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湖北的社会工作枢纽型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时主动了解居民需求,协助街道和社区开展防疫防控工作。

通过整合跨地域的心理咨询师、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等专业队伍,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志愿服务群,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协助社区和方舱医院做好疫情科普、患者心理疏导以及家属安抚等工作。

其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是帮助困难群众,维护社会正义。疫情期间,各类社工机构秉持着助人自助和社会公平的价值观,快速识别所服务社区的脆弱人群及其迫切需要,推动社会工作者深度参与贫困人口和受疫情影响严重人群的救助帮扶。从关注个体到关注家庭,从关注基本需求到关注发展需求,及时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

再次,社会工作者利用新技术创新工作形式,提供科学、规范并有温度的专业服务。疫情初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发布了《社会工作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实务指引》,为广大社会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提供了专业指导,同时还为疫情防控中的老年人、残障人士及其家庭编写了服务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民政部4月7日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方案》,将社会工作者纳入到社区专业服务队伍中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社会心理服务,深化了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面对更高要求

随着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社会工作者面对更高更新压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需要着力协助基层社区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开展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人群的精准识别、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对新冠肺炎康复者及其家属、因新冠肺炎死亡者家属和受疫情影响出现身心问题的家庭进行定期访问、早期筛查并在适当时机提供陪伴支持和创伤后干预服务。

第二,助力城乡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协助农村社区科学防疫,搭建电子平台,畅通农产品营销渠道。帮助城市社区做好流动人员的信息平台,通过在线培训提高流动人员防护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流动人员子女的支持性服务。为停学不停课期间的困难家庭学生链接必要资源,建立遭受家暴儿童的响应机制和服务体系。

第三,弥合社会裂痕,重建社区韧性。经历过此次疫情,社区居民对社区共同体的认识得到增强。要利用微信平台,激发社区居民和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热情并持续发力。增强社群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社区应对危机的韧性。

培养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发挥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专业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及时总结社会工作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专业服务和创新实践,并在未来国家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中认可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组建应急管理的跨专业综合服务队伍。

不可否认,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参与基层社区防疫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亟待改善。比如,总体参与规模较小,危机应对知识准备不足,跨专业合作能力较弱,国际社区防疫服务较为零散等。

社会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高等学校未来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其一,社区工作的复杂性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深耕基层,具备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并及时解决群众难题的能力,协助社区提升抗击疫情的整体韧性。

疫情后期的群众需求对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高等学校须科学定位社会工作的实践主战场,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活实践中培养人才。只有不断展现社工专业价值和服务能力,才能赢得广泛基础。

其二,疫情后期基层社区中群众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跨学科团队合作,社会工作者与其他参与主体如何及时对接、有效沟通、各司其职并联动发挥最大效用是需要突破的难点,也是培养社会工作者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和最新趋势,社工专业人才的问题解决能力须高等教育机构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和师生互动模式,创设真实情境中融合不同学科学生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其三,社区本身的多样性也需要具备面向国际社区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因而,社会工作者的文化敏感性和国际服务能力将充分展示和提升中国抗击疫情的国际形象。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恢复重建时间较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学习和追赶西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表明,国际社会也需要输入中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经验。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大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服务国际社群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3通专结合,加快社会工作人才体系建设 侯静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社工人才教育的培育发展机制已经基本建立。2019年度累计有53.3万人取得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我国社会工作者在疫情期间开通心理服务热线,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辅导。同时,社会工作者在疫情期间还为社区独居老人、长期患病者、残疾人等提供了日常照料。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者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发挥着专业性和服务性并重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许多社会工作者还缺乏心理干预、公共卫生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应对和化解危机事件的能力还显不足,为弱势群体提供心理辅导、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帮助的专业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脱节,社会工作教育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有一部分没有输送到社会工作的对口单位。

三是中国社会工作还没有得到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认可,社会工作者的待遇还很低,从而导致社工人才的流失。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如何培养通才和专才相结合的各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社会工作教育和培养值得思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构建通专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存在培养和发挥作用相脱节的情况:一方面,社工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进入到对口单位提供专业服务,另一方面,在社会工作基层服务的社区工作者等一线社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和训练。因此,需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的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社工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人才培养体系。对于社工专业本科生,侧重社工专业基础知识、相关知识技能以及社工基本态度的培养,主要培养方向是为社区、学校、公益组织等输入一线社工或从事其他相关行业的通才。

对于社工专业硕士来说,更注重加强他们把社工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加强他们社工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包括心理咨询知识技能、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等的培养,为社会的发展输送真正热爱社工职业的社工专门人才。

二是加强在职一线社工的专业培训。目前,许多工作在基层社区的社区工作者本身并不是社工专业毕业,在社区工作时主要从事一些居民日常生活的安置和处理,还难以开展社会工作的专业活动、心理辅导等专业性的工作。

因此,在高校建立有规模、水平高的社工培训基地,开办非全日制社工培训班,招收更多的在职人员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和硕士学位,为基层一线社工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在职培训渠道,提升基层社区工作者和一线社工的理论水平,把社会工作实践检验和理论相结合,提高一线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建造与实践结合的社工教育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发展和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专业性,应建造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是丰富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应增强社会工作本科生和研究生对人的生命发展过程和各阶段心理特点的认识,要丰富社会工作相关知识领域,扩展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素养,系统掌握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从而增强应对社会需求和突发事件的专业能力,充分发挥社工服务的专业性。

要采取知识学习和案例分析的讨论式教学方式,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加强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社会工作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工作的实践能力是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充分利用社会工作本科生和社工专业硕士的专业实习时间,把他们安排在社工专业对口的单位包括学校、社区、公益组织等进行社工实践。

通过切身感受而不是说教来培养他们对社会工作职业的兴趣和热爱。因而,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一方面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社工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建立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良性循环

社会工作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重视,整个社会要大力扭转现状。一是在社会工作教育教学体系中,培养社工专业素养高、满足社会需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强的专业社工人才;

二是使他们在社工实践工作中作出对社会发展重要的成绩,让社会和政府认识到社工的价值,进一步提高社工的工资待遇,为他们更好地工作提供物质和生活基础,从而形成社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良性循环。

社会工作人才的教育培养,贯穿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社工专业硕士培养以及非全日制社区工作者培训的不同教育阶段,是构建通才和专才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要通过高水平的社会工作教学体系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通过专业实习让社工专业学生充分了解社工职业的特点,感受到社工职业的价值,真正愿意从事社工工作;要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持,得到大众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和认可,提高社工待遇,从而使更多的社工专业学生愿意从事该项职业。

这样,就可能为社区、学校、公益组织输送更多社工专业人才,形成社会需要和社工人才输送的良性循环。

编辑:金娜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光明日报:如何培养当前实践中需要的、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命题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