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贾西津:公益组织推动慈善基础设施发展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及载体

导语

11月25日下午,敦和基金会与南都基金会联合主办的CFF2020年会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平行论坛(活动报名|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有何价值?各方如何参与?),试图从基础设施的视角,探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当前面临的关键需求和行动案例,以期激发更多行动方的参与,助力行业对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解从认知到行动不断推进。

为了更充分、更深入的探讨“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议题,敦和基金会专访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结合时代背景及行业大环境,她提出推动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绕不过去的点上持续下功夫。

同时,贾西津教授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视角,分析了不同生态点位在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角色,极大丰富了“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外延。

推动公益慈善基础设施,

要在绕不过去的点上持续下功夫

Q 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如何生成?我们如何理解、认识它?

贾西津:理解公益慈善基础设施首先要了解公益慈善的生长逻辑和结构。公益慈善的第一层结构的出现,是因为公民基于人的自我发展和利他之心会产生很多需求,于是就成立兴趣性、学术性、服务性、互助性等复杂多样的组织以满足这种需求。

当第一层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组织之间就会产生相互联合、服务的需求。当这种进一步的需求生长为一种体系性支撑结构时,就是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就像房子,除了砖、水泥,也会有柱子、房顶。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组织中,有一大类为各种各样的联合性组织,如联盟、网络、总部与分部等,如国际狮子会总部设于美国,在世界各地设立了4万多个分会。

同时,在这基础上会逐渐形成为第一层结构的组织提供支持的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要素,如资金、人才、技术、产权、政策、政府关系等。这种支持性组织也是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一种类型。

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是一种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推动公益慈善基础设施不要有计划思维,想设计出一个蓝图去推动实现,而要把这种结构性需求看做是种子,采用松土找阳光、空气、水的方式,易化其自下而上的生长。认知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公益生态的意识,认知其生长规律,才更好促进生态。

Q 如何推动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你有何建议?

贾西津: 我觉得总体性设计没有意义,不能泛泛说提升,就像不能规划一颗树的生长一样。任何顺应生态方向的具体行动,都是有意义的。对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而言,对生态感知的敏锐度和视野是重要的,就能在更关键的地方去撬动行动,以及做更长远的支持。

徐永光老师为什么在公益界影响大,我认为他就是关键要素点上的具体行动者。他做的事情非常具体,但针对点很关键,很有方向感,有观念引领性。比如大家对公益“零成本”的误解。“希望工程”时期,公益初起步,先让公众看见公益、认识领域、大规模参与进来就是意义;但到了公益部门呈现,向成熟模式迈进,就要纠正公众的认知误区,明确提出公益的成本。

各种各样的组织,在自己的经历之中,从每一个事件尤其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的争议之中,往下挖掘,你会发现一个简单的事情里面,大家的认识可能存在很多误区,但很多事情都没有深入挖掘下去,问题就停留在某一个层面,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不断重复。

一些做得好、有影响力的组织一定会触碰到真问题。在这背后,好的组织或行动,一定要分析为什么好,为什么能成功,以及为什么会失败。有关公益的社会焦点争论问题,里面的误区到底是什么,有没有把误区解析出来?如果恰巧有契机可以把某些点扭转过来,就是一个跃升,行业的跃升就是这样在一个点、一个点上不断前进。

Q如何在点上下功夫?

贾西津:行动是需要契机的,正好在大家都为某件事头疼、气愤或者兴奋的时候,把问题拎出来,这个时候推动改变或许能激发更多人的参与和关注。

比如同样是做政策倡导,专门做社会组织的政策研究是一种路径。但就社会组织内部建设而言,比如几十家机构联合推动设立抗击新冠疫情社会组织协作网络,在新冠疫情期间推动一个可以跟政府部门互动的平台,就是合适的契机。不论在哪个具体问题上起始,机制会扩散到其他领域。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在应急管理方向的长效互动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比如, 99公益日已经运作了几年,未来的三到五年还是会存在,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关键问题不断重复显现,如何深入讨论问题,推进改变,这是很好的契机。

所有的社会创新都是在过程中形成的,依靠的是长期的关注和敏锐度。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关注点,看问题会在不同的层次,视野更远、更敏锐的组织,经过持续的行动后,能量是可以显性化的。它的生态点位的价值就会被更多人认知。

Q如何识别行业层面的共性问题?怎样更好地推进解决?是否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享?

贾西津:行业内不同的组织都会遇到的问题,这种共性的点,就是行业的问题。

这种行业问题里面除了组织管理因素之外,很可能还有政策、认知的因素等。

国外持续性的小额捐赠,就是建立良币驱逐劣币的非常重要的机制。国内还处于一次性热度捐赠较为普遍的阶段,这种热度性捐赠很难把好的东西捐出来,往往是赚眼泪的容易被捐出来,或者说声量大的被捐出来。

如果是小额持续捐赠,捐赠人需要每个月向这家组织捐赠,他一定会分辨这家组织及其项目到底好不好,最终会形成一批稳定的捐赠者。这种稳定的捐赠者会逐渐深化对公益的认知,并有所选择。在国内,有意识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机构还不多,还没有形成一种共识、文化扩展开来。

“一元买画”项目的设计就很好,公众不知不觉参与,形成规模。但是随着参与的人变多,资金量达到一定规模,公众就会开始提出质疑。公益组织在此时回应就会很有效,因为公众在关注。这也是契机。

在这个过程中,公益组织可以借机普及自闭症的观念,增进公众对自闭症儿童的理解,让公众意识到,为什么不只捐给个人而应捐给公益组织。捐给公益组织没有直达受益者,不是坏事,而是机构能够让善款发挥更专业的社会价值。如果有一些支持组织在里面去识别、触发,做议题设置,然后把观念传播出去,就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

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更普遍的参与

Q 公益组织如何参与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

贾西津:公益组织推动慈善基础设施发展要找自己的定位及载体。就更普遍的个体或组织而言,推动慈善基础设施,不是让一个做老人服务的基金会突然去做政策倡导,而是这家基金会,能不能抽身一步,不是自己为老人服务,而是关注到其他为老人服务的组织,并支持他们。

从自己关注的具体领域和社会问题当中,往后退一步,找到关注同样社会问题的人或组织支持他们更好地做事,这种转变其实就是慈善基础设施的生长。

从这个视角来看,资助型基金会本身就是慈善基础设施。这个层次是从议题领域的角度出发,比如环保、儿童发展等方面的慈善基础设施建设。

再往后退一步,则是关注促进行业发展的机构,比如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合规服务、能力建设等机构,这个层面看到的不一定是最会做事的,而是最能给行业提供支持的。所以是支持支持者。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看公益慈善行业发达的国家,还会发现它不是一层支持结构,而是还会汇集各种具备基础设施属性的组织,或者汇集某个领域的基金会,站在更宏观的层面,专注第三部门的政策空间和整体利益。

当公益组织在现有的生态点位上,都能往后抽身一步,从直接关注受益者看到关注受益者的服务组织,及至看到支持支持者的结构,看到更宏观一点的层面,这就是不同生态站位的公益组织在以各自的方式,推动慈善基础设施更进一步的发展。

Q 以上是从纵向的角度看不同生态点位在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角色。从组织之间的协同等横向视角,您认为有哪些行动点?

贾西津:如果从横向来看,也可以推动一些组织的联合行动。再进一步,也可以思考怎样的能力建设、专业发展和法律服务,能更好地支持各类公益联合行动。在这个层面也会有慈善基础设施的生长和发展。

如果将行业视作整体,也需要为行业发声的代表,为整个行业争取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为这个行业的利益,发出声音的代表,一定不是一个发达的行业,就像一个房子的屋顶,是很重要且很必要的慈善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组成部分,是一个领域非常核心的功能。当这些声音在一些关键事件上发挥很大作用的时候,行业代表性就会增强。

美国的Independent Sector并不是美国所有第三部门组织属于它,但它持续关注对行业发展有影响的政策,开展政策影响研究、民意调查等,积极主动传达慈善部门的需求与影响,并帮助制定促进共同利益的法律法规。在英国,这样的行业代表也既有全英的,也有各个地方的,形成体系后,就能起到第三部门的支架结构的作用。

同时,推动区域慈善基础设施发展也可以有全国视角,比如县域不一定就是某某县,可以把县视作一个单元。县域公益组织有共性特点和需求,如果能做支持,在县域层次推进一步,也非常有意义。

即使在社区层面,也存在慈善基础设施。如果在社区服务10户老人,就是服务组织。如果能够支持这些服务组织之间产生一些协同行动,支持公共空间、社会参与,不仅仅看到社会服务对象的时候,就已经在做基础设施的事情了。

Q 对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确实还有很多空间。

贾西津:抛开狭义的公益慈善,比如公民素养、艺术教育、社会文化,这些公共性更强的议题或内容,这些本身也有社会基础支持作用,能对不同的主体,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影响。

一个好的影片,让社会上有更多人去思考和讨论背后的价值观念,就有比服务某个弱势群体更普遍的意义,可以启蒙思想。

这种艺术创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益支持,但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基础观念的支持意义,甚至会触动很多深刻的社会转变。

国外有很多支持艺术的基金会,但是国内公益界的观念普遍比较传统,更多的还是在服务弱势群体的公益项目里,很少有介入到这种影响社会观念的公共议题中。我们应该打开公益慈善关注的边界。

贾西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公共伦理、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重点包括观念史、社会转型、社会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组织的法律政策、财富善予等。主要讲授课程公共事务伦理(已开设慕课)、国家与社会等。近期我们收到很多反馈,了解到大家对南都的项目内容很感兴趣,但细化下来项目内容可以涉及很多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下面的小调查,了解大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向,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供内容。

-END-

推荐阅读

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助力“资源-能力-社会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赖佐夫:是时候关注和讨论慈善基础设施了

基金会发展论坛上,人们如何谈论“行业基础设施”?

编辑:涂才婷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贾西津:公益组织推动慈善基础设施发展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及载体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