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都坚持自主治理的理念呢?我们认为自主治理是唯一可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治理效果的方法。因为只有通过当地人的相互沟通和协商,才有可能产生比较符合当地情况的行动规则,而外来的权威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清华的团队,这样一个跨界的团队、专业的团队,到了某一个地方,这样一个多元的、多角的多专业的跨界团队,它一定是深入扎根陪伴当地组织一块行动,而不是外来组织来指挥当地的行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总结这样的实践成功的关键原因就是还权于民,村民自主参与决策执行,而且自主进行自主治理。
这样的方式是通过居民提要求,他的要求和想法怎样转化为议题和项目,这就需要议事会、项目评审委员会把这样的项目和方向找出来,由社区的自组织来提出我们要为社区的居民做一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社区养老。如果用院舍养老、机构养老,基本是针对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进到院舍和机构。
做社区的养老,怎么样算是公共产品呢?一个专业的养老机构入驻社区,给居民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这是在社区的养老。还有一种形式是居民自己组织起来,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来关怀、关爱、服务本社区的老人,本社区的空巢老人,本社区的高龄独居老人。这是通过居民自治的方法,用志愿服务的机制提供准公共服务产品。除了养老,还有托幼、助残、社区的创就业、社区的妇女、留守儿童等等,所有的社区有需求的公共产品都能够用这样自组织的形式来提供,我们就用这笔资金对它进行支持,而不是购买。
成都的额度是每年投入15亿的公共财政预算,到2009年到现在已经投入了121亿。这样一个赋能社区的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有鼓励的方向,社区教育、环境治理、志愿者服务、社区文化、社区互助、社区公共空间等等。它对硬件的配置,需要自行配置资金。如果要营造一个硬件的公共空间,打比方,20万才能做一个社区花园或者是社区会所,这个居民自组织团队提出申请的时候,你自己要筹资50%以上,才能提出申请。这对于居民的参与能力、参与意识,以及服务的内驱动力,其实是非常高的要求。
大家知道在社区做事情,很多都是政府直接投,投资以后还不见得让居民满意。如果是让大家自己筹集资源,50%不一定全部是钱,它可以是整合花木来,或者是驻区单位捐赠一些物资,折算一些资源。征集50%的资金不是目的,目的是在征集这些资源和资金的过程中,对于这个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通过社区民主协商还权于民,通过社区公共财政制度赋能于社区的制度设计形成了有成都特色的民主保障民生、民族保障民生的参与式社区发展模式。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实现了成都所有老旧院落的准物业服务的全覆盖,我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后来发生了一些倒挂的情况。所谓倒挂,老旧院落是用自治管理,而商品房小区的业主、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频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商品房小区,居民把物业公司炒掉,通过自治的方式来自我管理,大幅度下降了每家每户支出的物管费的比例。自治管理一般就是30块钱、50块钱一个月。如果是用物业服务公司来提供服务,一般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物业费在200块到400块之间。
后来我们进行了提升,从“三有一公开”到“五有一公开”,每个小区尽量的去推动,产生一个院落党组织。因为逻辑上每一个党员都应该是一个更加具有社区责任感的积极公民。在院落,我们更多的去推动一些居民共同参与来构建的社区院落公共空间。这就是社区规划师和社区建筑师们的空间。建设了长者空间、市民驿站、幸福茶馆、故事长廊等等,公共空间的特色就是所有的人无障碍的进入,在里面停留、交流、链接,然后生产公共关系网络。这样的“五有一公开”产生的是居民的自组织、居民自我管理规约,提供的是社区的准公共产生,形成的是自治的集体行动,产生的是社区的公共精神。
这样的院落自治做了几年以后,我们觉得可以进入到全域的,在整个城市推动社区营造的阶段。从2016年开始,我们开始推动整个城市的社区营造。成都市推社区营造,我们完全把它本土化了。它的目标是在居民自发组织的过程中,建构社区的主体性。现在社区是最没有主体性的一级组织,基本上是听命于街道以及区县部门,上面对它有什么命令,它就会完成任务,没有自己主动的诉求和主动的主体性。提升社区的社会资本,提升社区的公共产品。这个公共产品其实更多的是用志愿服务机制来提供的准公共产品,解决社区的冲突和问题,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生活指数。
社区营造有若干个支点。这些所有的支点,你只要找准一个,或者你不用找准,只要是社区需要的其中一个事情,你就能把一个社区做成有温度的社区,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进去,进去之后就不停地搞事情,在搞事情的过程中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
营造的路径,可以从形塑公共空间开始,也可以从开展公益项目开始,通过挖掘骨干、培育领袖、发展区自组织、制定规则、针对议题建立规约来形成共识方案,并且推动集体行动,这整个过程,就是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社区的再组织。一定要推动社区自发的再组织,而且自己决定社区公共事务的那些规则。二是自组织的转化。每个社区都活跃着自己链接的自组织的雏形。比如,广场舞大妈是中国每个社区都不缺乏的自组织,但这样的自组织并不必然会具有公共精神。由自组织的活动兴趣转向要解决生活议题,并逐步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社区社会组织,这就是社区营造非常关键的一步。三是集体行动的自我赋权增能。自组织要按照制定的规则来开展集体行动,提供解决社区生活议题的准公共产品,以及社区的福利和社区的服务。社区营造也是社会创新的设计过程,通过创新设计有利于产生信任和联结的互动的生活场景。社区营造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创造这样的一些场景,让更多的人可以一起来协作,一起来创造社区规划、社区的公共空间、社区的服务。
在这样的情形下,通过活动项目化、居民组织化、组织公益化,只要组织公益化,后面的环境生态化、邻里互助化、社区社群化、服务自主化、网络平台化,这样的一些产出就是自然而然的产出,不用去刻意推动就能够产出的东西。
在我看来,社区营造是打通社区任督二脉的绝世武功。因为社区营造激发出来的是成千上万的社区骨干、社区志愿者、居民自组织,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讲就是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的格局。这样的社区治理格局是通过社区的社会工作来推动,激发出来的居民骨干就是社区志愿者,志愿者联结而成的是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的是社区互助,提供的是社区服务,形塑的是社区文化,推动的是社区自治,最终目的是达致人的意识转变和能力的提升,也就是社区的公民教育。
社区营造也好,社区治理也好,都是秉持还权、赋能、归位这样一些理念,创设合理的制度设计,党组织、基层政府、社会组织、自组织、市场组织、企业、驻区单位等等各个治理主体有机联动,各尽其责,合作实现治理目标,提供公共产品,合作提升居民福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创新社区发展治理就是创造各个主体都能够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这是政府的角色),让社会的活力进一步迸发。在社区,我们要唤醒公民的责任意识,通过志愿行动、志愿机制来重塑社区的联结方式,重建社区的规则和秩序,重构社区的公共精神,弘扬互助利他的社区文化,增加社区的社会资本,再造社区的资源,激发社区的内生性发展动力。现在社区治理更多的是从政府层面推动,社区内生动力非常不足。社区营造就是找到一套内生的发动机制,创造性满足社区的需求,提供公共产品、提升居民福祉、解决社区问题,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张倩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