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霍志娟:浅谈社区大学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开展

一、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业余生活现状及学习需求

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在回迁之前一般都在家务农,没有正式的工作,回迁之后由于耕地减少,平时空余时间增多,然而由于搬迁导致以前的街坊邻居居住分散,更减少了居民之间的相聚娱乐机会;社区内50-70岁的老年人由于年代背景和家庭条件限制,普遍反映没有机会上学,导致不识字,引发出门不会看路标、就医找不着科室、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有限电视等一系列问题;18-50岁的社区男青壮年为了家庭条件更加富裕,普遍在外务工,无暇顾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从而促使此年龄段的妇女多半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没有自己的工作和自由时间,导致她们渐渐的失去自己的交际圈,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匮乏。因此,社区大学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为目标,开展中老年识字课成长小组、智能手机课成长小组、电脑课成长小组、太极拳成长小组,妇女瑜伽课、手工兴趣小组等一系列小组活动。

二、社区大学在新型农村社区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有效性措施

1、社区大学开课过程中,学员认为学无所需中途放弃上课

社区大学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前期学员数量多,随着课程的开展学员逐渐减少,到结课时甚至剩下五六个人的现象。经过回访和走访发现,居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课程安排的大纲和自己预期想要学习的目标不符,所以为了不耽误时间和分散社工师的精力就主动选择放弃上课。

此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工师在进行需求调研时,没有针对人群需求进行分类,容易出现“众口难调”的现象,比如手机课或者电脑课,由于不同人群的基础条件不同,如果开设的课程是针对没有基础的人群,那么有一定基础的居民就会感觉教授的知识都是自己知道的,再跟着学习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社区资源,选择放弃也是情理当中的事情。此类问题社工师在调研结束后可以针对问卷进行分类,课程设置也可以分为初级班、中级班等,做到真正的学有所需。

2、“农村观念”会影响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由于是新型农村社区,社区内的居民在搬迁之前都来自于农村,社工师在工作中时常会听到“年龄都这么大了,学啥都学不会,还学啥”、“家里的事情还忙不完,哪有空去玩”等声音。其实他们不是由于所谓的学不会或者忙,而是因为观念的问题让他们对社区大学开展的活动产生自然的排斥。

针对此类问题社工师应该尽其所能让他们能够自愿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进社区调研和宣传的时候,耐心为居民讲解课程开展的目的和课程大纲,让学员明白参与活动自身能够学到什么,以后能用到哪些地方,让他们从内心接受这个活动,并自愿参与到活动中,而不是简单的告知居民我们要组织一个什么活动,需要他们去参与,这样才能让居民长期坚持学习,才能达到课程开展的预期效果。

3、社区大学中,中老年和妇女参加的活动到农忙季节学员流失率增加

新型农村社区虽然耕地减少,但是青壮男青年普遍在外务工,因此春耕秋收的重担都落在家里的妇女和50-70岁老人身上,农忙季节社区内的居民空余时间明显减少,因此社区大学开展的即使是满足居民所需的课程,居民也无暇放下地里的庄稼来参加活动。

针对此情况并结合以往的活动开展经验,社区大学活动的开展周期须避开每年的春播秋收季节,让大部分有共同学习需求的居民都能够聚集在一起参与活动,社工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到居民的学习情况和及时需求,才能真正的“为民解忧”。

以上是笔者在开展社区大学活动中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希望能够为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些许帮助和启发。( 霍志娟

 

 

编辑:刘星宇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霍志娟:浅谈社区大学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开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