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福建模式”引关注,基金会该怎样推动行业发展?

据基金会中心网显示,截至2019年4月,福建省基金会的总数已达349家,这也让福建省成为基金会数量排名全国第六的省份。与6年前相比,这一数据翻了一倍还多, 2013年,福建省的基金会仅有172家。

除了在数量上持续增长,福建省的一些基金会在当地公益生态建设上也做了大量尝试,伴随着“榕树伙伴计划”等各类公益行业支持项目全面开花,以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福建省正荣公益基金会等为代表的福建基金会在牢牢立足自身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助推基金会行业发展,参与公益行业生态建设,正在推动包括基金会在内的社会组织、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逐渐形成基金会推动行业发展的“福建模式”。 

(2019年首期“秘书长说”活动现场)

日前,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主办的主题为“‘基’极建设——基金会如何推动区域行业发展”的2019年首期“秘书长说”活动上,就将“福建模式”作为核心案例,邀请了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下称“恒申基金会”)秘书长游劢做了名为《基金会推动行业发展的“福建模式”》的主题分享,同时还邀请了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佑平、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卢玮静等围绕“基金会如何推动行业发展”展开了一场圆桌讨论。

游劢在主题分享中表示,推动行业发展是基金会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也是‘福建模式’的内涵。”

联合行动  奠定“福建模式”基础

恒申基金会成立于2013年,由长乐恒申集团发起并出资设立。女性群体、青少年教育、公益行业发展是基金会关注的三个领域。

为什么要支持行业发展?游劢表示,恒申基金会最初关注妇女领域,在帮扶妇女过程中,恒申基金会开始和县域NGO有了对接。游劢发现,这些草根NGO组织认真、负责,并且初心纯正,但普遍缺乏资金,这导致机构人员流失严重,项目也不稳定,难以赢得政府部门的信任,政府部门购买的服务也就一年比一年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基金会不去资助,他们永远都发展不起来。”游劢说。

2015年,恒申基金会重新制定战略规划时,就把“支持行业发展”写进了基金会的使命之中。

(恒申基金会“巾帼新生”项目)

恒申基金会最早资助的公益项目是“巾帼新生”,该项目主要聚焦省内女性群体,希望让接受公益慈善服务后的女性自身能够获得改变。项目一发布,就收到了40多份项目申请书,“这足以说明草根组织对资源的渴望。”游劢说。

资助过程中,恒申基金会逐渐认识到资助对NGO的重要性,也慢慢提升了资助的专业性。恒申基金会陆续资助的项目有“村童妈妈聚乐部—城中村流动儿童母亲赋能计划”、“情暖夕阳红—空巢奶奶社工服务”、“第一口奶管理—母乳喂养”等。

恒申基金会也成为了运作和资助并举的有影响力的基金会。

除了恒申基金会,致力于当地公益行业发展的还有正荣公益基金会、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和同心慈善基金会等几家基金会。截止2019年3月,福建共有近3万家社会组织,总数排名全国第10位,它们的发展和壮大不可能只依靠一家基金会支持。

(福建公益沙龙)

其心齐,可断金。四家基金会强强联手,根据NGO在财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需求,相继开展了“福建公益沙龙—搭建公益组织交流互助、资源共享的平台”(恒申基金会、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同心基金会资助)、“宽疾计划—医务社会工作陪伴与支持”(正荣公益基金会、恒申基金会资助)等项目和活动,促进行业交流和NGO自身能力的提高,很快就让福建省的公益生态大为改观,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时几家基金会一起资助一个项目,每家出几万,十多万的资金就够项目做一年。联合行动,一起资助。这样既减轻了基金会的负担,也容易打造影响力。”游劢说。

6大因素  促成“福建模式”落地

“资助型基金会的价值是以资助促进公益生态发展。”这是《资助型基金会价值(案例)研究》的一句话,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它“切中肯綮。”

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徐永光表示,中国基金会的发展转型及公益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更多资助型基金会出现。

“福建模式”的实践,正是对此极好的一个诠释和呼应。游劢认为,“福建模式”的核心就是推动地方行业发展,即:在一定区域内由某位或几位经验丰富并具有行业责任感的基金会负责人引领下,运用联合资助的手法与若干志同道合的行业行动者合作共同推动行业

发展的一种模式。

(恒申基金会秘书长游劢分享)

“福建模式”之所以能顺利落地,游劢认为有赖于几家基金会秘书长能相互信任,时常交流,还需要专业的人和背景以及愿意承接和执行项目的机构,具体来说,有6个重要的因素:

1、认同基金会存在的核心价值,即有效且创新地解决社会问题;

2、资金稳定、方向灵活的企业基金会大有可为(家族基金会和独立基金会也正在发力);

3、几家基金会发起人拥有既开放又包容的格局;

4、专业而富有经验、又具有行业责任感的秘书长引领;

5、基金会都有资助的行为,采取联合资助方式达到花小钱、办大事和花少钱、做多事的目的;

6、支促型公益组织的兴起与助力。

“推动行业发展,对于基金会而言,一定是对的事情,是正确的事情,无论基金会关注何种领域,我都希望它能有一部分的精力,放在行业推动上。推动行业,我觉得是基金会真正的价值。”游劢表示。

(圆桌讨论)

在随后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副秘书长谭红波主持的圆桌讨论环节上,参与嘉宾以“福建模式”为话题切入点,开展了对“基金会如何推动行业发展”的深入讨论。

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卢玮静长期关注福建省公益行业的发展,并且主持撰写了第一本关注福建基金会行业发展情况的报告——《2017年福建省基金会发展报告》。

卢玮静指出,福建省的基金会之所以能推动公益生态发展,是因为这些基金会善于利用不多的资源和较小的空间做行业支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并且在资助过程中关注公益服务组织的内生发展动力。 同时,卢玮静还呼吁,要给社会组织试错的空间:“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站起来,为失败的组织买单。”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指出,秘书长作为基金会的“当家人”,具有行业意识非常重要;另外,恒申基金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资助型基金会要回应行业问题,并能联合其它基金会聚焦本地公益事业,在无形中达到了联合资助、分工协作的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助推公益行业的发展。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佑平强调了行业联合的重要性。刘佑平指出,国内公益组织呈碎片化,公益组织越往后发展,就越需要联合会和行业组织,就越发现行业的重要性。

“福建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由23家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领域的优秀基金会成员构成,旨在加强中国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中国基金会和公益行业的发展。来自福建的恒申慈善基金会是2019年轮值主席。

最近几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都在呼吁公益人要有行业意识,公益人在埋头做事的同时,也需要抬头看天,关注外部环境,关注行业的发展。

“福建模式”概念的提出者、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吕全斌接受采访时表示:“福建基金会原本基础低、底子较薄,却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做出了不少成绩,‘福建模式’值得推广和借鉴。”

不过另一方面,游劢表示,自己在会上分享的“福建模式”只是一家之言,应该找机会和福建更多基金会一起探讨。

对此,吕全斌也表示,“福建模式”还可以从地域文化、当地传统、地理位置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他透露,2019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将于11月底召开,地点就选在福建省福州市。吕全斌期待,届时与会嘉宾可以进一步探讨“福建模式”,能够更清晰地挖掘模式的内涵和成因,以期为他地提供借鉴。

精彩荐读

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访谈录 | 苗青:社会企业不是用来“套的”,而是重在“用的”

▶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访谈录 | 彭艳妮:我为什么支持和推动社会企业发展?

▶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访谈录 | 赵萌:倡导社会企业会弱化公益完全是一个误解

▶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访谈录 | 朱小斌:真正的社会企业将从企业界涌现

▶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访谈录 | 李北伟:“31542”,五个数字认知中国社会企业生态

编辑:谭晨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福建模式”引关注,基金会该怎样推动行业发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