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于4月20日至21日,受邀参加由新南社会发展中心承办的“成都社区发展治理学习行动网络·456计划”,为行动网络社群成员提供主题为“社区资源筹措与开发”实务工作坊。
本课程通过两天的工作坊集中授课,以实训与案例研讨形式结合,与学员议题探讨何为社区资源,并通过分享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使参与者掌握资产为本工作视角,聚焦内部资产挖掘,通过关系驱动,梳理社区资源结构,建立社区资源体系,挖掘社区人力资源,寻找共同议题,促进社区可持续地动态发展。
在工作坊上,我们花了短短两天,仅用了12个小时,挖出了13位学员的资产宝藏,并且产出3个层层递进的行动方案,一起来看看,这个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
[参与学员]
来自成都各区县的14位社区营造工作者,包括一线社工、社区书记、社工机构管理者、基金会项目官员、社会企业CEO等。
[协作者]
黄亚军,甘传,洪金,陈敏芳,4人
[课程目标]
通过参与式体验学习的方式,理论与实操结合,打通议题学习者与社区工作者的双重角色身份,连接工作坊学习情境与社区工作实务情境,协助参与者建立资产为本的发展视角,掌握资产为本社区工作相关手法,回归社区行动者的需求。
[课程行动路径]
以工作坊参与成员作为一个社群,协作者作为组织者,推动社群成员建立关系,挖掘社群资产,实现深度关系联结,寻找共同议题/需求,制定共同行动计划,总结、评估行动过程。
[日程安排]
DAY1
学习期待及需求摸底:自我介绍及期待表达
关系建立:自我介绍、小组任务
学习需求回应:议题协作: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ABCD)
欣赏性寻访及资产挖掘:小组任务:个人资产地图、小组资产地图
DAY2
关系联结及资产增值:小组任务:基于小组资产的行动方案制定
寻找共同议题:大组任务:大组共同需求及行动
学习需求回应:绿耕案例研讨
行动评估:过程感受、启发及总结
[过程回顾]我们如何进行关系联结?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工作坊的行动逻辑首先提出的是:如何建立关系联结?关系作为重要的社区资产,我们该如何通过关系建立,特别是社区或社群之间的关系,促进资产挖掘和增值,寻找社区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但是这样的视角转化,需要我们突破原先固有的问题视角,放下需求为本的思维模式。
在工作坊的开始,学员分成三个小组,我们从促进小组关系联结开始,让小组尝试通过对话形式认识成员,寻找彼此间的联结,再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小组。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两个小组很快地以社区营造作为基础,围绕“人文地产景”以及“社区发展资源平台”等议题,找到了成员的共同需求,根据需求进行资源配对,向大家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社造资源配对图。第三小组则从小组成员的社区发展经历开始谈起,向大家呈现出组员的个人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公益特长等。
三个小组的不同呈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发对于“关系”的发散讨论。第三组的组员说,我们很着急,感觉我们组相比其他组要慢很多。我们组还停留在成员了解层面,而其他组已经在链接资源了。
那么找到需求,完成资源对接,是否就意味着关系的建立?我们是否把关系简化为事情(任务)之间的关系?关系背后的人,是否被看到?隐形的资产是否被忽视?这背后是否依然以需求或者问题为导向?
对于这些问题,协作者并没有很快地进行回应,而是让大家保持着这些警惕,观察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反应和做法。并且由黄亚军做了“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主题分享,尝试回应前面学员提出的问题。
在主题分享中,黄亚军解释了资产为本的发展脉络、概念、工作路径以及基本的工具。
对于资产的划分,有其通用的框架,但核心是聚焦内部、关系驱动,不断增值。其中,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资产,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区之间的联结,社群之间的合作等,在挖掘资产的过程中,核心是欣赏性的寻访,聚焦内部的资产挖掘,促进关系联络,寻找社区共同的议题,推动共同行动。
另外,欣赏性的寻访,不是一种假惺惺的态度或方法,而是一种对于社区和人主体性的尊重,从问题视角转换为优势视角,肯定其价值,构建成功的历史经验。
黄亚军分享过后,小组基于该主题进行了小组共学讨论,组员就着社区资产框架、资产挖掘方法及过程,还有资产为本社区发展项目设计等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欣赏性寻访
从需求为本到优势视角转换
通过小组共学“资产为本社区发展”的相关理论、概念以及操作手法,小组成员对于资产有了新的理解,开始有意识地反思原先固有的问题视角。为了让意识层面的改变可以落地,练习应用共学的知识,协作者引导小组在组内进行个人资产挖掘,以及小组资产呈现。
在这个过程中,协作者提醒学员,需要转换原先的需求为本的视角,可从生命故事讲述开始,开展欣赏性的对话,注重关系本身,注意隐形资产的挖掘,并且从中找到小组资产。
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抛开了需求,放下问题框架去对组员进行资产挖掘,并惊喜地发现,没有带着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却和成员之间建立了超越任务目标层面的关系。
小组成员对比工作坊开始时小组进行的关系建立过程,挖掘小组资产虽然没有明确的需求导向,看似没有框架,只是从小组成员的生命经历出发,整个过程却意外地流畅,越聊越深,反而发现了很多内在的联系,甚至找到了共同行动的议题。
这个时候,协作者引导学员从小组资产挖掘的行动中跳出来,回看这个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再对应社区工作的场景,如果我们在社区中挖掘资产,这个过程有哪些经验是相通的?
资产增值
寻找共同议题及行动
小组资产挖掘和呈现的过程,给到了小组成员非常强烈的行动激励,体验到了视角转换后的轻松和流畅,在此基础上,小组以组织内部的资产作为基础,寻找组织内部的共同发展需求或议题,设计一个能够充分调动成员优势资产的行动计划。
“包融益”——残建共融项目。
项目价值:解决残疾人就业和社会融入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便民服务,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倡导社会关怀。有效动员整合了小组内部的优势资源,且回应内部的发展需求。
2.
假设13人是一个社区组建一个社会企业,焦点小组头脑风暴讨论做什么项目,有一个启动仪式,设置它的价值和使命,确定做什么社会企业,外出学习培训,确定到底做什么,制定规章制度。补充:我们13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它已经满足了做一个社会企业的所有要素,第一阶段走完,可能才有“包融益”项目。
3.
西蜀巧妹合作社项目——主要对象是三留守人群,村里种植有机水稻,合作社社长:丽娟,财务:月月,外联:西西,技术部:杨昌龄、杨钟,销售部:段姐,宣传部:黄荣,后勤:燕姐、心仪,策划包装:李修远,电商平台:赵春。收入70%作为工资,20%用于合作社扩建,10%用于社区公益金。
行 动 总 结
最后,洪金结合绿耕在广东从化乐明村的实践尝试作为案例,与现场学员一起探讨资产为本社区发展如何落地,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我们的尝试过程。案例共学的过程,引起了学员的共鸣和讨论,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作为一种视角,尝试去回应以往工作中遇到的困境,比如社区动员难,社区需求难以回应等问题,以及重新思考过往工作模式背后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假设(对发展的定义、问题为本等)。其中,聚焦内部,关系驱动,挖掘资产,促进关系联系,寻找共同议题和行动,实现社区发展,并非是一个线性发展过程,也不是一个物理分割的环节拼凑,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看到人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人是最重要的社区资产。
那些未完的期待
杨昌龄:我们之间从昨天早上的不熟悉,到现在无话不谈,建立了深厚的关系,能够深度交流,感觉很好。其中,欣赏性的视角也能让我们看到组员身上的资源。工作坊上谈到的东西也能回应到项目实施的需求。
杨钟: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工作坊,能够跟小组组员和全部学员建立这么深的关系,知道的不仅仅是同学的名字。感觉以后可以通过讲述生命故事的方式,去跟大家建立比较深入的关系,共创团队的关系、价值和使命。也可以应用到面试工作中,也可以用欣赏性的寻访去挖他人的能力。
盱曦:这个工作坊我们自己讲得多,你们讲得少。以前都是别人讲的多,我们不讲。这次通过协作者的引导,学员能够找到参与和定位,共创、共学、共享。通过工作坊学习,能够将过往碎片化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反思,希望工作坊结束后,我们后续还能继续交流,争取能有一些合作。
丽娟:挺好,参与式学习的形式能够促进学员之间关系的建立,理论和思维模式等方面都得到提升。
月月:这次特别学习到对无形资产的重视,是一个启发。还有关于建立关系,好像很容易,但后续怎么深挖、增值,这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对社区发展的理解,更加明确。洪金的案例,讲到很多事情、人都是通过开展活动中挖掘的,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社区教育、增能的过程,也能够通过活动去形成一些新的项目。
涂昌艳:参加了工作坊才知道社工是这样的,觉得社工是相当有情怀的人。以人为本,不光心理学在讲,也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更加坚定了我用对人鼓励和认可的方式去生活和工作。对于中年人来说,尤其需要这种体验式的学习。
段开霞:之前在执行的时候对这个资产挖掘的理解不深,做活动需要促进参与,看做是一种指标,不能理解深层次的含义。这次看到就是通过活动,能够挖掘资源。不会那么表面,活动设计可以更深入。
修远:最有用的是这两天对社区工作的思考和对活动的反思多了一个维度,就是ABCD。对社区营造的来说,这个更加实战。建议是:可以多一些案例分享,案例分享更加带劲。启发是,洪金讲的广场舞比赛,我们也在做,做到了前两步,挖掘了跳舞的人,歌舞比赛也办起来了,但完了就完了,没有实现增值,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可惜。
赵春:绿耕可以做到三同,但我们现在很多社工像是赶场,今天这个社区搞活动,明天那个社区搞活动。三同的感情是很深的,能够深入挖掘资源。共同行动是为了促进改变,从跳广场舞开始,去重塑家庭和性别观念,而真正的重塑需要时间。
馨仪:做了一些名词和概念的更新,比如资产为本,增值。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听了生命故事。
国栋:听了洪金的分享,更加注重去挖社区资源,把他们的活动和我们的活动结合起来,来实现资产的增值。
笑笑:上课之前,对这块东西(资产为本)是懵的,没有明确期待。到现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加上洪金的案例,结合亚军的理论,有了一个很好的回应。从问题视角到资产视角,把我的观念稍微有一点扭转过来了,之前机构在讲、督导在讲,大环境就是这样,不自觉的问题视角。对参与式的讨论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像以前为了参与而参与,这次更加强调逻辑、目标。希望我们今天聊的行动能够延续下去,也希望有人能继续推动,不要就这样断在这里。
“资产为本社区发展”工作坊在成都的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是资产为本社区发展的学习和实践并没有终止,绿耕希望能够与更多一线社区同行一起共学,以一线行动经验作为基础,回应社区行动者的实践需求,探索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期待再相见!
编辑:吴贤亮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