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徐祥龄谭翠莲夫妇: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社工事业

徐祥龄和妻子谭翠莲创办了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受访者供图

徐祥龄和妻子谭翠莲。受访者供图

徐祥龄离世后,谭翠莲独力承担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运作。南都记者 刘媚 摄

记 录 人 生 百 态

4月2 7日,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举行了15周年庆典活动。当天晚上,7 0岁的谭翠莲(人称“徐太”)穿着一件黄色花长裙,笑容可掬地迎接四方来客,与他们握手、合影、寒暄。连日来的劳累,让她的双眼充盈了血丝。

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由“中国十大社工人物”、“香港外展社工之父”徐祥龄和其妻子谭翠莲创办,是内地首个由香港社工创办、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社会组织,也是东莞首家社工机构。15年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新候鸟计划”、“贫困新莞人子女助学计划”、“营爱老人免费送餐”等多个公益项目,服务人群超过3 2 6万人次。

将退休金用来成立服务中心

徐祥龄祖籍北京,出生在香港;妻子谭翠莲,曾是香港电台的主持人。徐祥龄比妻子大整整16岁。

谭翠莲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徐祥龄时,对方穿着花里胡哨的T恤和紧身牛仔裤,顶着一头染了色的卷发,像极了香港电影里的古惑仔。当时,谭翠莲暗自在心里嘀咕:“这是个社工的样子吗?怎么这么不稳重?”后来,她才知道,徐祥龄的这身打扮,完全是事出有因。

原来,为了帮助吸毒、有暴力倾向等问题青少年,徐祥龄开启了一种新的社工服务模式:走到街头,和边缘孩子面对面交流。为了让对方接纳自己,敞开心扉,徐祥龄从改变装扮开始。他学习年轻人的造型、打扮和说话方式,甚至骑摩托车去湾仔码头见识黑社会火拼。

1986年,徐祥龄和谭翠莲结为夫妇。2004年,已经退休的徐祥龄夫妇从香港来到东莞横沥,并在横沥置地,盖了四栋楼房,打算收取租金,安享晚年。房子盖好之后,两人还剩下100万元(港币)。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很快更改了这个计划。谭翠莲平时喜欢买花;有一天,徐祥龄陪她去买鲜花的时候,花还没挑好,就看到几个农民工用一辆三轮车拖着一名妇女在路上奔跑。妇女满身是血,她丈夫在一旁哭喊着:“没有钱去医院,怎么办?就到附近药店买点药吧。”这让徐祥龄夫妇深受触动。

还有一次,徐祥龄偶然看到一群农民工在工作结束后,围坐在一家卖电视的商店门口,认真投入地看电视。“这个画面令人心酸,这也许是他们唯一的娱乐活动,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2004年4月6日,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注册成立,成为当时内地首个由香港社工创办、为外来务工者服务的社会组织,同时也是东莞首家社工机构。

徐祥龄夫妇把原本用来安享晚年的其中两栋房子改成了“外来工之家”,并购置了乒乓球台、电脑室、放映厅等,免费为农民工服务。

为渡过难关,夫妇两人卖楼筹款

彼时,社会工作在东莞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开办之初,举步维艰。

起初,很多农民工不知道有这个场所,知道的人也不敢进去,以为是搞传销的,服务中心总是冷冷清清的。经过努力宣传,有时服务中心好不容易进去了一些人,在放映厅看电影,还没看到结尾,他们又匆匆溜走了,因为担心会被收钱。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徐祥龄发挥他的“外展社工”优势,转移服务阵地,前往外来务工者下班后喜欢逛的超市、工厂门口和居住地等派宣传单,举办有趣的摊位游戏,给他们派发奖品,服务中心才慢慢地聚集了一些人气。

2006年,因为服务需要,服务中心聘请了五名社工及文职人员。为了节省开支,除了专业服务之外,中心的后勤、装修、开车、搬运等,都是徐祥龄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与此同时,谭翠莲则借助在香港电台工作时的人脉,在香港为服务中心筹款。

2007年,徐祥龄经常骑着自行车载着谭翠莲走街串巷,寻找农民工聚居的小区。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地方,里面居住了一百多户以收废品为生的外来务工者,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没有自来水,只靠一口井洗衣、做饭、洗澡。徐祥龄夫妇见状,开始为农民工子女的卫生情况担忧,便马上联系资源,为那里的孩子们免费打防流感疫苗。当年,徐祥龄却不幸感染了肺炎。

当年,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有机会来到东莞读书,与父母团聚,服务中心还启动了“贫困新莞人子女助学计划”。至今,该计划共资助了5397人次,资助款超过360万元。

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一直支持服务中心的香港政府部门和企业无法继续资助中心的运营,徐祥龄夫妇便变卖了原本计划用来养老的两栋楼房,筹集了60多万元;再加上香港警务署伸出援助之手,这才让助学计划和中心运作得以延续。

15年来,服务人群超过326万人次

次年,东莞政府开始发展社会工作事业,并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徐祥龄夫妇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至今,东莞政府向隔坑社区服务中心购买的服务已涵盖新莞人、禁毒、青少年、社区、居家养老等十余个领域。

2011年,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和南方都市报合作开展了“新候鸟计划”。这是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第一个针对新候鸟的公益慈善项目。至今,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在横沥、石排、凤岗等地先后建了14个新候鸟服务点,专门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生活、娱乐服务;目前仍有8个服务点在运营。

“新候鸟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候鸟乐队。该乐队成立于2011年,孩子们学习非洲鼓、爵士鼓、电吉他等等,目前共有36人;2013年,又增加了街舞队,目前有8人。自从新候鸟乐队成立后,隔坑社区服务中心每年都会举办“新候鸟春晚”,孩子们上台表演节目,展示自我,提升信心。此外,孩子们还多次受邀到外面进行公益演出。

其中,2017年,新候鸟乐队受邀参加了第16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暨东莞国际马拉松表演,并获得“特别贡献团体荣誉证书”。今年7月,孩子们还将前往香港演出,跟香港几百名学生进行交流。“我们希望把新候鸟精神带到香港去。”谭翠莲说。

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也让谭翠莲倍感欣慰。“他们以前都是受助者,现在可以去帮助别人了。”

随着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发展,中心开展的公益项目也越来越多,包括“营爱老人免费送餐”等等。至今,该项目已坚持了6年,共为老人送出127400份爱心营养餐。

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也逐渐从东莞走向广东、甚至全国。2014年,谭翠莲在广西平南县创办了“平南县祥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当地“三留群体”(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带去社工服务,包括情绪辅导、德育教育、康乐活动、社区参与等等。

据统计,从创办至今,15年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的人群超过326万人次。

“社工不是一份职业,而是终生事业”

2014年6月15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突然发布一条讣告:中国十大社工人物、香港外展之父、东莞民工服务之父徐祥龄先生因脑动脉破裂,于当日下午4时安然逝世,享年81岁。而当天,正是徐祥龄夫妇的结婚纪念日。

在徐祥龄离世的前一天晚上,隔坑社区服务中心还举办了第一届乐融杯公益乒乓球比赛,参赛者主要是外来务工者。这场活动是徐祥龄策划的,他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当时,徐祥龄还说,希望以后每年举办一次;谭翠莲也附和称:“以后球赛名称就叫‘祥龄杯’吧”。谁知,比赛中,正坐在裁判席有条不紊地翻动记分牌的徐祥龄突然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徐祥龄的突然离世,让公众为之悲恸。6月19日,在东莞市殡仪馆的告别厅里,上千人参加了徐祥龄先生的追悼会。参加者中,有不少是从车间、工地匆匆赶来的新莞人,也有众多穿着校服的新莞人子女。

徐祥龄去世之后,谭翠莲以一己之力承担起服务中心的运作。她也放弃了每天喝早茶的习惯,比以前更忙了。她说,自己和徐先生没有孩子,“中心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现在徐先生走了,我更要好好照顾他们。”

今年,谭翠莲已有70岁。她深知,必须寻找新的接班人。“现在已经确定了5名一线接班人。”她说,目前自己已从一线工作中退出,主要帮助接班人开拓人脉、为中心筹款等。“社会工作每天都有变化,我也会鞭策他们与时俱进,不断成长。”

很多人都曾问谭翠莲:“徐先生走了,将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怎么办?”每次,谭翠莲都会坚定地回答:“‘隔坑’只会比以前做得更好!”

徐祥龄曾说:“社工不是一份职业,而是终生的事业。帮助有需要、有困难、有问题的弱势群体,是我一生的责任。”

这种理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们。一名社工说:“做好社会工作服务,就是对徐老最好的怀念。”

编辑:吴贤亮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徐祥龄谭翠莲夫妇: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社工事业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