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社区规划:一种新的规划范式

改革开放四十年

经济腾飞,举世瞩目

空间规划成为聚光灯下的利器

效率、经济、产品,特别是美学效果,长期被关注

但背后的

社会、生态效益被忽视

关乎每个人日常生活品质的

微观人居环境建设长期相对滞后

我们离朋友、自然、生活越来越远

中央提出

深化社会治理战略

全方位品质提升的存量更新诉求

社区规划

“一种新的规划范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住区规划,打破了“见物不见人”的局限,用系统和发展的视角关注社区社会、经济、空间、文化、制度等多维度的互动和共生,强调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共同体和精神命运家园,通过各方主体共谋共建共享,实现社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北京大栅栏顶层设计实践路径(图片可滑动)

社区规划

一种综合性规划

不等于几个专项规划的拼合

核心是需要

一支跨学科整合行动的社区规划专业队伍

更需要“交互型专家”而非“贡献型专家”

Mapping联合工作坊成果图

社区规划

一种强调实践指向的规划

重视规划的可落地性

需要与之匹配的行动方案和全程参与规划实施

社区规划

一种以参与为根本的规划

上百年规划价值的转变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再到“沟通理性”

参与是分层级的。对照Arnstein的“参与阶梯”理论,我们大量的规划参与还处于告知信息和咨询意见的阶段,更何况很多时候专业的规划图纸和文本直接投向社区,信息的全面有效无从谈起,甚至被称为“透露着满满的专业傲慢”。

参与应该是双向的。现实中,大量的调研、咨询往往是单向度的,了解完拍拍屁股走了,采纳了哪些,如何转化为行动,哪些没有被采纳以及背后原因,这些都没有反馈,就好比好不容易一把火激发了社区的参与热情,然后打入冷宫渺无回音,以后再想点燃就难了。双向参与背后是一种平等的价值观,就好比优秀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常常是单膝跪地和孩子们对话,因为视线高度的一致才有平等对话的尊重。

参与是需要方法的,有很多专业化的形式和工具,根据不同任务、场景因地制宜选取,甚至在充满乐趣的“游戏”过程中形成共识和实现共同行动。

北京清河街道:搭建多方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

厦门沙坡尾社区“共同缔造工作坊”组织架构

北京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有机更新工作路径

社区规划

 “过程”重于“结果”

重视“空间的生产”

关注谁以及如何生产

充分发挥社会与空间的互动机制

长久以来,我们的规划设计采取“生产空间”的模式,结果导向,效率至上,高度压缩和简化的参与形式和决策办法,导致在社区规划中,常常面对社区居民、物业、居委会、街镇部门、辖区机构等多元主体,而不再是单一甲方,存在众口难调的困境;政府花大力气做的民生工程,反而遭遇“不好看”、“不好用”、“不喜欢”等指责。

所以,需要关注规划作为一种行动过程,包括社区主体性、自组织能力、社区集体行动、多元协作等;关注规划作为一种社会过程,包括关系网络、社区共识、地方依赖、文化包容、归属感等。

北京方家胡同整体提升分布策略

社区规划

一种立体化架构

在街镇、村社,在城市、区县等更大尺度上

同样需要社区规划

各层级各有侧重,相互对接

才能形成上下呼应,左右联动

保障规划的有效落地和效能提升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小社区大问题”的挑战。现实显示,很多的社区问题如果仅在社区层面寻求规划方案,几乎无解,或者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代价,例如老旧小区或胡同区的机动车停车问题,又如老城区的养老设施短缺问题,而且过度强调社区、镇街作为更新、治理及资源投放的单元,还可能带来无序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甚至隔离冲突等问题。由此,需要在更高层级协调统筹资源和提供制度保障。

上海创智农园活动分布

社区规划

需要以制度化建设为保障

需要能持续推进和实践规划的人才队伍

“责任规划师”“社区规划师”

需要设计师、商家、志愿者……

更需要在社区生活的每一个人

为建设自己的家园出一份力

社区规划的响指已打响,你,准备好了吗?

 

 

编辑:陈怡然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社区规划:一种新的规划范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