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SPW | 向荣、陆德泉:云南“连心”发展型社会工作案例分享

编者按

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社会政策前沿暑期讲习班”上向荣副教授和陆德泉博士授课内容的摘要整理。面对当下中国中西部地区尤其突出的城乡贫困、公共服务缺失和社会发展的挑战,发展型社会工作无疑更能回应目前社会转型的需求。那么,社会工作应如何定位?什么样的社会工作模式、什么样的社会工作者以及哪些能力和技巧才能应对中国西部、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如何使社会工作不停留在于理论、如何让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真正实用?如何与发展性社会政策衔接?

本次讲座中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向荣副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中心的陆德泉博士通过介绍云南大学社工研究所和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开发的发展型社会工作和“心社工”行动实践案例,并以此为出发点在发展型社会工作与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领域间进行对话来分享他们在探索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思考。

问题提出

在欧美国家的社会工作,传统补救型模式偏重于微观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服务,因无法回应政策及制度的不足。补救型社会工作模式由于偏离了社会工作最初的社会使命而普遍受到诟病。因此欧美社会工作的批判型、反压迫、后现代社会工作等新型范式不断涌现,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不断质疑输入的补救性社会工作,这些挑战对全球化脉络中的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在当前中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普遍面对城乡贫困、公共服务缺失和社会发展的挑战,云南大学社工研究所在2005年,通过成立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从流动人口社区服务为起点,逐步培育“心社工”网络和建设云南的社工公益生态环境。通过开发流动人口社工服务的实践和实务模式建构的“流行社工”、探索乡村社会工作的“乡村守望者”等开拓少数民族贫困农村社区和灾后社区重建工作十四年间充满挑战性的行动研究,以推进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发展福祉和权益为目标,以探索一套结合中西部地区实际的发展型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并逐步开拓少数民族贫困农村社区和灾后社区重建工作。

“连心”经验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对话

这支组建于2007年的专业社会工作队伍将推动构建美好城乡社区作为机构使命。连心长期扎根流动人口聚集社区,首先开展了以流动儿童为中心的流动人口社会工作。此后,连心逐步拓展到少数民族贫困村寨的精准扶贫工作、灾后农村社区重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机构培育以及云南社会工作生态和社会工作者的培育工作。在云南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结合相关部门的研究和政策倡导,逐步形成云南的社会工作生态体系。

在连心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组织层级化的限制,鼓励各个团队进行社会工作服务创新和承担行业开拓的使命,社工研究所和连心从2014年开始逐步培育一些较为成熟的团队成为独立社工机构以激发组织的行动力,分别有针对儿童少年服务的益心、反家暴社会工作服务的明心等。同时为了应对这些新社工机构面临的社工专业技能开发、机构管理和财务的挑战,连心与这些新成立的机构组建“心社工”网络,以专业社会工作价值取向和合作基础,在城市流动人口社区工作、困境儿童少年保护与发展、家庭反家暴工作、农村及少数民族社区工作、社会企业、团结经济、公益组织培育与社会创新人才培养、行动研究与政策倡导等领域中共同推动云南社会工作发展。在云南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效的修补原来社会工作与城乡社会转型的社会需求间的断裂,更精确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也提升了本土社会工作回应社会问题的能力,而机构在多元领域和多层次下整合社会发展权利和社会工作价值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专业化,同时构建起新(创新)融(包容)合(整合)发展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式。

发展型社会工作模式以回应社会发展挑战和城乡社会需求的社会工作服务为基础,突破传统社会救助和临床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提供城乡公共服务,激发社区自有资源和潜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赋权或培力培育社区骨干和流动社群的积极性,逐步推动发展社区经济,比如增收或创收能力、组建合作社等,以达到社区服务、社区互助、经济合作和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型社会工作吸收社会创新的跨界合作,整合社工、设计师、规划师、律师、艺术家、社会企业等资源为社区所用,达致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相联共享,协同解决方案的创新。连心的发展型社会工作同时强调整合式的行动研究与学习,对上述的社会工作服务过程进行与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实务知识共建,对经验进行总结反思创新,并开展实务模式和政策研究,透过高校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媒体,探索项目成果在民间机构推广和政府部门的政策应用。发展型社工模式也强调与社会企业模式的整合,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为社区自我造血铺垫基础。面对实践中的复杂性、多元性、动态性,新融合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式不仅促进社会工作生态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改变,更注重社会工作者的成长,是在践行中摸索自己的路径,对微观服务、中观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经济、宏观政策倡导进行整合,协助服务受众取得自我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机会和权利。

从“连心”的经验来看,英美国情下的补救性社会工作模式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需求之有很大差距,在当前我国云南或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既要回应城乡社会需求,又需要与当前政府的积极社会政策对接,因此推动发展型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嵌入性,同时也肩负着回应社会转型及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的社会使命、专业使命以及政治使命。而发展型社会工作的发展性可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社会救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增能赋权的相互嵌入;社会投资,包括对教育职业技能、弱势群体的能力建设、社会资本、社会包容等与个人、社群与社区增能赋权的相互嵌入,以及民办社工机构发展过程中组织架构和介入策略的设计中。

发展型更是一种视角和模式,需要培养社工人才以更强的专业能力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中培养城乡居民解决问题、自助互助的能力,促进社区发展,实现美好的社会想象。发展型社工模式应当成为“宏中微”结合的枢纽,在其与社会政策的互构过程中,无疑需要发展性社会政策的配合,在中观和微观更好地推动社会救助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政策创新与城乡社区服务与治理创新。最后,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层面,发展型社会工作的微观(践行研究)与宏观(政策研究)应该连接起来,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从社会工作的日常践行议题和过程中打造自身工作的空间,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结合。

经验思考

作为在云南摸索出来的重要经验和策略,在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发展型社会工作首先需要探索不同群体和社区赋能与社会服务提供的结合方法,利用多元社区社会组织的基础,把提供社会服务转化成为一个平台和载体,通过增能赋权以促进个人、群体或社区的成长。

其次,发展型社会工作在促进社区就业与开发社区经济的过程中可以此为平台加强服务对象间互动、提供增能赋权的机会。

第三,面对当前我国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的现实,需要在整合社会服务、提高服务能力上及时总结和创新,如开拓新的资源、建立和推广新服务。此外,发展型社会工作在打造可持续社会工作生态环境发挥关键作用。

最后,促进和维护服务使用者的发展权益是发展型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在当前我国政府推动建立积极社会政策的境遇中,发展型社会工作可协助政府建立普惠性的社会服务和针对弱势和困境群体的特惠性服务模式。

而强调行动研究、服务开发、实务反思与政策反思的四结合的发展型社会工作,更需要推动社会工作研究者、一线社工实务者和政策研究者的有效合作,突破各自的制度性局限和惯性,实现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的合力协力,在持续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建立反思性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以促进和反映实践者的成长,从微观和中观层面建立与发展性宏观社会政策设计、修正与创新的整合。

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所面对的来自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问题,既是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传统社会工作服务的挑战,也是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发展的机遇。发展型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需要和潜力无疑都是巨大的。云大社工所与“心社工”所探索的发展型社会工作,结合了服务-学习与行动研究,正在从碎片式的隐形工作智慧和方法中逐步形成整体的思路、策略、方法与生态系统,实现社会工作教育的学科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统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整合。虽然存在与传统社会工作不可避免的张力和矛盾,与宏观社会政策衔接不足,但这种关注过程胜于结果的新理念,正是通过人的能力建设、“人心”的建设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慢下来,才能看到人的潜能、相信人的价值。”

本期作者


李思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SW教育中心硕士研究生

「本期编辑」


谭芷晔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士研究生

「图片来源」


房莉杰

编辑:李福滨 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SPW | 向荣、陆德泉:云南“连心”发展型社会工作案例分享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