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范英&李光雪:社工助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文/重庆市一福养老发展中心 范英 李光雪

一些无奈而现实的故事,引发社工深层次的思考

走访是社工的基本功。经过无数次的走访,凭借专业敏感性,社工发现老旧小区存在一些引人深思的故事,比如:70岁的张爷爷本是需要别人照顾的老人,却还承担照顾94岁卧病在床母亲生活起居的重任,想让母亲的晚年生活更有尊严和质量,却倍感力不从心;年过六旬的龙阿姨,照顾因突发脑溢血而瘫痪的老伴经常遇到喂食呛咳等问题,自责又毫无办法;78岁的范婆婆孤独一人,苦恼如何在社区度过晚年生活……伴随“银发浪潮”的到来,“9073”的养老模式中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却面临专业性欠缺、服务供给不足等尴尬境地。那么,社工的专业优势能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中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呢?  

一次试探性的沟通,推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

社工在日常服务中了解到,老旧小区高龄老人聚集区数百位老人受公共区域无坡道、栏杆、扶手等影响不愿出门、不能出门,这是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高楼综合症”的出现,一周、一个月、甚至半年不出门对高龄、失能老人来说是常态。社工尝试与社区、街道沟通,但受财政资金限制无法进行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因辖区大部分老人从机床厂退休,社工便尝试与辖区机床厂协调,得到厂方的理解和支持,在社区公共区域加装了栏杆和扶手,实现了老人们多年的期盼。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是满足老人出行最基本的需求,社工可以发挥资源链接者、沟通协调者角色,为老人构建友善的基础环境。

一系列暖心的志愿服务,营造互助式养老氛围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老旧社区留下很大一部分空巢、独居老人,加上身体老化和社会参与弱化等因素,生活帮扶和精神慰藉需求尤为明显。为此,社工整合社区医院、理发店、超市、个人及大型养老机构等志愿服务资源,组织开展义诊、义剪、心理陪伴、家务协助、代买代办等志愿服务,将温暖送到社区老人身边,送进老人家里。简单的陪伴、细心的帮扶在志愿者看来微不足道、举手之劳,却让老人感到无比贴心和温暖。同时,社工以志愿服务为契机,成功建立起志愿者与老人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定期提供志愿服务,形成“社工+义工”联动机制。这让高龄独居的范婆婆感动不已,也让退休志愿者戴爷爷感触很深:我就算老了还能帮助更老的人,这样的风气一直在社区流传下去,相信我老到不能动了,也会有人来帮助我。

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提升照护者专业技能

有老人、有老人子女、有保姆,还有社区为老服务人员,是什么样的培训把本互不相干的人聚到一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对养老院的偏见,很大一部分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家养老,或配偶、或子女、或保姆照顾,虽然他们在居家照护中尽心尽责,但是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只能凭借基本认识和照护过程中的摸索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日常起居上的帮助,甚至出现因为照顾不当造成自身伤害、危害老人生命的现象。社工针对老人照护者的共性问题和需求,整合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大型专业养老机构资源,组织开展老年照护者技能提升培训班,以理论授课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配偶、子女、保姆等系统地了解老年人心理行为特征、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饮食、排泄、清洁、噎食以及老年人常见急救知识与处理方法等技能,让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享受身体、心理上专业的照护服务,让晚年生活更有尊严和质量。

每月雷打不动的沙龙,凝聚并带动本土力量

以“团建增能,携手助老”为主题,每月社工与街道办事处领导、社区书记、主任、民政专干齐聚一堂,分享社区的老年“故事”、适老化游戏设计及带领技巧,学习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讨论志愿者积极性调动、辖区为老服务资源整合、临终关怀服务注意事项等话题。社工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定期主题沙龙机制,与街道领导及社区工作者紧密联系、优势互补,通过沙龙传授知识、交流经验、凝聚力量、增强合作,带动与发展本土为老服务团队及力量,在润物细无声中给社区老人提供全方位、专属化、可持续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个特别的服务项目,探索社工助老模式

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是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重点围绕花溪街道经建社区、重工社区、道角社区、新工地社区、走马梁社区老人切实需求,发挥社会工作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助人自助的优势,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建立“三社联动”机制,从社会小细胞精准切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集“耆利”居家照料、“耆康”医疗康复、“耆乐”精神慰藉和“耆彩”社会参与为一体的专业、优质、系统的社会工作服务,探索社工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更有温度、宽度、长度的养老服务,助力提升社区老人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重庆市一福养老发展中心作为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文件精神,着力打造“三社联动”机制,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开展养老照护、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探索志愿服务机制与互助养老模式,为社区居家老人和乐美好的晚年生活助力。

编辑:谭晨 soi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范英&李光雪:社工助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