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新疆调研的报道。汪洋强调,要牢牢把握总目标,推动新疆大局持续向好。在谈到脱贫攻坚工作时,汪洋指出,新疆脱贫攻坚事关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要坚持目标标准,扎扎实实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确保脱贫质量。要持之以恒抓好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着力促进林果业、旅游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
这段镜头中,出现了身穿印有“深圳援建喀什社工站”字样绿色马甲的社会工作者的镜头。他们是投入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大军中的一支力量,他们进入国家领导人调研的视野也是所有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的骄傲!
是不是觉得深圳援建喀什社工站有点陌生呢?那小编就带你来看一看。
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基本情况
2010年3月,深圳市积极响应国家援建新疆的战略部署,提出社会建设援建与经济建设援建工作并重,构建社会工作人才援疆机制,首创了社会建设援疆模式,是第一个以民间社会组织及社工人才力量介入援疆工作的城市。
2011年3月31日,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在深圳前指、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喀什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成为南疆四地州第一家由政府主导、民间自主运营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以推动喀什社会工作发展,培育本土公益组织,培养本土社会工作人才,开发与实施精品项目和为主要业务。在深圳社会工作援疆的支持下,喀什社工从无到有,共培育了80多名专业的本土民族社工,6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广泛参与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当中。
深喀社工站成立以来,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在深圳前指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了本土社工人才培养项目、深圳产业园企业社工服务项目、困境儿童帮扶项目、小母羊扶贫项目、小花帽艺术团项目、深喀青少年“手拉手”交流项目、社会工作介入塔县扶贫试点项目等7大项目,在本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本土民族专业力量培养,就业稳工,民族团结,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助推喀什地区社会工作成为全疆社会工作的典型地区,项目服务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和当地政府认可,深圳援疆社会工作服务已成为喀什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补充力量。
服务实践掠影
新疆喀什:“小母羊”怎样变身脱贫攻坚“领头羊”
董欢
两年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的买买提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的帮助下开始养羊,现在他家的羊已经发展到60多只,价值6万多元。买买提最近打算拿出5只羊送给村里的一个贫困家庭,让他家也能通过养羊增加收入。买买提所在的村是一个贫困村庄。2011年,深圳社工援疆到喀什,依据喀什的实际情况,引进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在喀什实施“小母羊”项目,给贫困村民提供启动资金购买怀孕的母羊发展养殖业致富,买买提就是受益者之一。
“小母羊”成为脱贫的希望
2011年,深圳发起社会工作人才援建计划并派出社工,在喀什建立了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以下简称深喀社工站)。在这里,社工们通过调研了解到,喀什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常年干旱缺水,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薄弱,先天条件不足,村民们缺少就业发展的机会。更让政府头痛的是,村民们也缺少发展的动力,“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是一些人对脱贫的认识,脱贫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村民们真的就没有脱贫的想法吗?社工们进村入户一一了解访谈,发现村民普遍缺乏务工的技能,外出就业不现实,靠经济作物增收困难大,感觉脱贫无望,于是对脱贫抱有消极的态度。在访谈中,社工对村民们脱贫的疑虑和问题详细解答,同时也发现了村民们具有的优势,比如,他们都会养羊。喀什这里的居民习惯食用牛羊肉,很多人家都养几只羊供自家食用,他们都有传统的养殖经验。能不能因地制宜地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呢?
社工们了解到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多年来一直在执行国际小母牛项目,采用“赠人牛奶不如助人养牛”的理念,为每个受援助的家庭提供初始资金用于购买种畜,之后给予技术支持,提高农户的养殖水平,帮助这个家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在农户实现脱贫后,再把牲畜的下一代或等值款项、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其他有需要的家庭,最终让整个社区受惠,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工通过分析认为这个项目可以移植到喀什,不过牲畜换为更适合这里养殖的羊。就这样,社工站引进了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喀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小母羊”项目。
虽然项目理念很好,但在最初推广的时候也不顺利,有些村民不乐意了:“以前村委会都免费给我们发羊,为什么这次我们还要把6500元传递给别人?”也有的村民抱怨:“为什么我家不能加入项目?”社工一个一个耐心地做工作。
对于抱怨为什么不能加入项目的,社工向他们解释加入“小母羊”项目是有条件的:第一,“小母羊”项目是扶贫项目,项目主要面向贫困家庭或者边缘贫困家庭。第二,参加项目需要家里有劳动力,有人有能力开展养殖活动。第三,家里需要一亩以上的土地种植玉米或者麦子,这样可以给羊提供饲料,降低养殖成本,让养殖收益最大化。第四,项目给村民提供6500元启动资金购买5只母羊进行养殖,2年之后,项目成员要把当初的启动资金或小羊再传递给其他贫困户。
对于不理解为什么还要把资金传递给下一户的村民,我们向他们解释:项目资金不是来源于政府,是通过社会组织用的公益资金,这些资金是爱心人士捐赠的,有些还是小学生把早餐钱省下来捐的,目的就是想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村民们不仅打消了疑虑,还非常感动,都表示愿意加入项目,通过养殖绵羊增加收入,并签订协议承诺2年后一定传递启动资金。
5只羊变成一群羊
其实在这个项目之前,政府也做过类似的帮助村民发展养殖的扶贫项目,但是效果不好。村民免费收到羊,并没有很好地珍惜,把此作为扩大养殖、增收致富的途径,反而在过节的时候,按照宰羊待客的习俗,扶贫羊上了村民的餐桌,没有起到养殖增收的作用。“小母羊”项目规定了“礼品传递”的方式,参加者要在两年后把启动资金或小羊羔传递给下一个贫困户,这样一来,他们有一定的压力,别人家致富的希望系在他们身上,他们要好好养才能不让其他贫困村民失望。
土尔洪家的5只母羊产了6只小羊羔,阿卜杜家的产了13只,买买提家的产了11只……在项目管委会上,各个点的项目协调员开始争相报喜,社工为农户高兴的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家庭母羊产崽多,有的家庭母羊产崽少呢?经过实地了解,社工发现母羊产崽多的家庭户主都有秘诀——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技巧。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社工鼓励户主把这些秘诀分享给其他农户,同时,社工站联合喀什市畜牧局的工作人员,为项目农户定期开展防疫、育肥、繁殖等知识培训,帮助项目农户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让5只羊变出更多的羊。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社工参与扶贫工作遇到最大的困难不是没资源、没能力,而是扶贫对象压根没有脱贫的意愿,社工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帮助农户转变观念。
在一次入户时,社工敲开了一扇破烂的木门,开门的是一个30多岁的男子,衣衫褴褛,无精打采,后面跟着一位打扮干净利索的妇女,是他的妻子。他们家院子不大,两间土坯房,一个没有顶棚、没有羊的羊圈。他们家有3个孩子,其中1个患有严重眼疾。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负债累累,但孩子的眼睛还是治不好。夫妻俩从此一蹶不振,非常消沉,没有了挣脱困境的动力。在走访中,我们见到不少这样的家庭,抗风险能力很弱,一旦遇上灾难,就彻底被击垮,失去了翻身的斗志。
社工向他们介绍了“小母羊”项目,男主人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他说家里情况很糟糕,担心两年后无法拿出6500元礼品传递,而目前有政府的低保,虽然贫困,但是尚能维持基本生活,不愿意再做脱贫的尝试。社工并不气馁,也没放弃,坚持定期到他家里探访,鼓励他们,还邀请同村参加了项目的优秀农户给他们分享经验,带男主人出去参观养殖大户,激发他的发展意愿和动力。通过一次次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夫妻俩终于建立了自信,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加入项目后,两人精心照顾绵羊,不懂的就向别人请教,两年之后,他们家增加了15只小羊羔,收入增加了1万元,他们成为村里第一个将启动资金传递给其他农户的家庭,患眼疾的孩子也在社工的帮助下,顺利进入盲人学校读书,成绩名列前茅。就这样,这个一度陷入绝望和贫困的家庭,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困境,生活逐渐好转。
小小一只羊,扶贫大作用,社工运用助人自助、优势视角等理念,帮村民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并一路陪伴村民自主发展,脱贫致富。从2011年项目启动至今,社工站发展了1530户贫困家庭加入项目,80%以上的农户家庭两年内都增收了1万元以上。不仅如此,他们尝到了养殖的甜头,用学到的科学养殖知识和技能,扩大养殖规模,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养殖品种。项目影响逐渐扩大,2014年开始,喀什市政府采取项目模式投入1000多万,在喀什市的其他贫困乡村复制实施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喀什的贫困户赶着羊群,在通往小康的大路上阔步前行!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编辑:李芳 设计:谢霄)
编辑:赵庆琳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