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叫“社工”的人,最有勇气将自己坦坦荡荡摆在别人面前

探索流动儿童及青年本土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陈正艳 “女汉子” 

云南日报 2015年3月22日 记者 张馨云

从入职那天起,她扎根流动人群社区开展一线社会工作服务。8年时间,她从一名涉世未深的黄毛丫头,成长为带领10余人的专业社工团队,致力于探索流动儿童及青年本土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女汉子”。如今,他们在儿童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管理、团队带领、研究倡导及人才培育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为流动儿童建立安全保护体系摸索出本土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她最大的愿望是让流动儿童自信成长、重拾快乐。

让流动儿童有了自己的乐园

“姐姐,都6点了,他还不把玩具放回来,我要回家吃饭了……”每天下午放学后,昆明市王家桥社区的流动儿童就会来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儿童活动中心看书、玩,他们实行自我管理,轮流担任“管理员”,看书、玩玩具……

面对孩子的求助,陈正艳和同事的策略不是直接干涉,而是悄悄地告诉孩子如何与同伴沟通最有效……最后,玩具室的小“管理员”成功地将小伙伴借去的玩具收回,背上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随着城中村拆迁,大量流动人口聚居在王家桥这样靠近城市边缘,还未被拆的城中村。村中道路狭窄,没有一块供孩子活动的场地,马路边、村中小巷便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意外事件时有发生。

“活动中心为社区流动儿童提供了安全健康的学习和娱乐空间,弥补了社区公共空间的缺失,减少安全隐患。”陈正艳刚入职,便带领志愿者辅导孩子功课、教电脑,开展兴趣班,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开设各种活动。经过团队长期的尝试,团队开始让孩子们自己管理活动室。

社工们引导有特长的孩子组成兴趣小组开展活动,采用会员制管理,孩子们每次到来自行签到,并轮流担任电脑室、阅览室、玩具室等场地的管理员。每担任一次管理员,可获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小礼物……之后,陈正艳和伙伴们又鼓励孩子们自己策划活动,实施并总结。“通过两三年的培养,高年级的孩子已会写策划书、布置会场、主持活动,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这让团队很有成就感。

和孩子们朝夕相处,陈正艳发现流动儿童中不乏有想法之人。于是,在她的倡导下,2010年连心同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展了“儿童影像发声”项目。孩子们在陈正艳等社工和摄影师的指导下成立了摄影小组,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眼光诠释家庭、学校、社区的状况。蹬三轮车的爸爸、拾荒的奶奶、嬉戏的小伙伴……孩子们陆续拍摄了5500多张作品,作品背后记录着他们的心路历程,传递着他们的成长声音,真实地反映着流动儿童的生活境遇。

让孩子更爱学校,让老师更有归属感

流动人群更多精力及时间都投入在维持生计上,导致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来自农村的陈正艳很能体会孩子们的处境。

“通过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就能有效弥补缺位的青少年服务、教育、管理的问题。驻校社工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让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产生联动,更有利于儿童青少年成长。”2010年起,陈正艳带领社工及志愿者团队,陆续在昆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服务需求大、民办小学办学所在地较集中的船房社区、小街社区、呈贡区、王家桥社区和普吉社区5个服务点,开展以3至15岁的儿童、青少年为主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提供个性化学校社工服务,关注儿童、青少年在校园中与同伴群体的交往方式、学校的管理方法、师生的互动情况、父母与学校的互动,实现针对儿童、青少年和老师的学校社工服务的目标。

尽管开始进驻民办学校时遇到不理解、不支持等重重阻力,但经过无数次地上门服务,社工们的努力付出终于打开了校长的“心门”。同9所民办学校和两所公立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3个驻校社工站,为6000余名流动儿童开设图书室、兴趣班、趣味运动会、课间广场舞、青春期课堂等活动丰富学校生活。

更让陈正艳及伙伴们高兴的一件事是,过去,老师们由于工资待遇及学校管理理念等原因,他们归属感不强,上完课便走,教师间缺乏基本的交流、了解,更不用说相互学习。通过社工的专业手法,组织老师开展活动,增加他们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现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及合作能力明显增强。民办学校的形象也得到整体提升,孩子们更喜欢学校,老师们的归属感也更强了。

让残缺家庭的孩子走出困境

学校社工服务的开展,让陈正艳和团队伙伴看到了学生背后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尝试通过联动学校、联合社区派出所与居委会等基层单位推动多方参与,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协调合作,争取为城市流动儿童实现教育均等,创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提高其城市适应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合理改善流动儿童社区生存环境,共建安全健康的社区环境。”陈正艳和团队伙伴们通过社区探访,发现很多孩子生活在单亲、残疾或家庭暴力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得不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甚至人身安全也岌岌可危。

残缺的家庭,对孩子们的成长极其不利。推出“家庭陪伴计划”,正是基于孩子们的家庭现状来设计的。

“你想象不到一个4岁的孩子因妈妈出走,父亲要外出打工,白天他被锁在屋里,他面临多少恐惧、孤独和危险。缺少陪伴的孩子,将来的成长又会怎样呢?”提到流动孩子,陈正艳说,连自己都佩服娃娃们的生存能力。

通过前期研究流动单亲家庭照顾困境,将流动单亲家庭工作经验整合,形成“社工+义工”的工作模式。去年初,连心成功申请了李嘉诚基金会与民政部的大爱之行项目支持,开展困境流动儿童及家庭陪伴计划。

作为项目负责人,陈正艳及其团队带动近50名志愿者关注50个流动困境家庭,形成“社工+义工”一对一家庭陪伴支援计划,并透过项目筹集团省委配套10万资金支持项目,带动10余家媒体关注流动社区困境家庭处境,发动个人及企业通过力所能及的支持为这些家庭建立更安全和稳定的支持体系。

如今,陈正艳带领团队,已累计负责执行项目近20个,这些项目涉及流动儿童青少年社区综合服务项目、青少年潜力开发项目、困境流动儿童及家庭陪伴项目、预防拐卖项目、外展服务项目等,通过项目整体运作覆盖街道办事处5个自然村的流动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每天总有做不完的事!”刚刚荣获2014度“中国最美社工”称号的陈正艳又在琢磨着,如何更好地关注流动青少年问题,创造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友善环境,预防青少年犯罪等现象,她及团队正在筹备成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机构。

这个社工中的女汉子,她的美来自不断的身体力行!

为推动社工人才培养及机构培育努力——

杨榆宾 “大师兄”

在得知自己上榜2014年度“中国最美社工”时,杨榆宾正在给即将参加社工考试的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做培训方案。

眼前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社工督导稳重、睿智。12年的社工经历,练就了务实的作风。期间,到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使其更深入地了解社工对推动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他是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机构研究与培训部负责人、社工总督导、昆明市五华区明心社会工作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机构的社工都“尊称”他为大师兄。走近他,了解他浓浓的社工情结和为推动社工人才培养及机构培育努力付出的故事。

一次实习,改变了他的人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社工专业几乎无人知晓。“当时很灰心,觉得职业前景一片灰暗。”大学时代的杨榆宾有点忐忑。

然而,大三时的一次实习经历改变了杨榆宾当时的看法,并决定了后来的社工之路。

2002年寒假,杨榆宾在老师的推荐下到一家专门从事维护儿童权益,救助困境儿童的公益组织工作。

每天的工作就是到昆明大观商业城、火车站、南屏街、官渡广场等流浪儿童活动频繁的地方,主动与流浪儿童接触,在街头为他们提供食物、药品等基本生存需求,社工专业术语称为“外展服务”。

“不过,流浪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往往要接触了四五次后,他们觉得你没有恶意,才会信赖你。”经过无数次的交流与沟通,杨榆宾与孩子们靠得越来越近了。

“我们与孩子们沟通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并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服务过程中,流浪儿童“小开远”给杨榆宾的印象最为深刻。

13岁的“小开远”在中心常欺负小伙伴,通过交流,得知他是因不堪家庭暴力而离家出走,并被一伙行为不轨的成年人控制,白天睡觉夜间偷盗,如不服从,便会遭到一顿毒打。

杨榆宾和同事通过社工专业的个案辅导,帮助其认识生活的道路有多种选择。在近一年时间反反复复的挣扎和徘徊后,“小开远”最终选择回家。为此,杨榆宾多次与“小开远”家人联系,让他们了解孩子的生活处境及回家的想法,并劝说父母接纳孩子……最后,流浪两年的“小开远”回归家庭。

回想这段经历,杨榆宾认为是这些孩子的处境和这些幼小生命中发生改变的希望,让他坚定在社工路上继续走下去。“我要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影响他们的生命。”大学毕业后,杨榆宾毅然选择留在该机构工作,并参与了云南省家馨社区儿童救助服务中心的创建。

一次机缘,聚集了新的能量

“中国最美社工”是中国社工行业的最高奖项之一,每年从全国10余万名社工中遴选出100位“最美社工”,今年为第六届。提及获奖缘由,杨榆宾谦虚一笑,或许是我在社工领域坚守的时间长些,打动了评委吧。

大学毕业后的5年里,杨榆宾一直在家馨从事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然而,在第三年末期,身心疲惫的他感到需要注入新的能量。此时,一个到纽约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缘摆在面前,杨榆宾毫不犹豫地申请奖学金并如愿赴美学习。这段经历,为他日后重返社工领域,推动社工机构发展及社工人才培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0年底,而立之年的杨榆宾学成归来,在朋友的引荐下加入了致力于流动人群妇女、儿童及青少年服务的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团队。

再度投入社工工作,杨榆宾更多了一些责任与担当。他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社工在回应各种社会问题和为各类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专业服务时,还应积极推动业态环境的优化,助推社工人才培养及社会组织培育。为此,担任中心总督导的杨榆宾忙得不亦乐乎。

2013年至今年1月,杨榆宾主持了省民政厅委托机构实施的两期“三区社工人才支持计划”(三区即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促成了沧源佤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昆明市西山区3个农村社工站的成立,并争取到150万元项目资金。在开展项目的两年多时间,3个社工站服务的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人数超过3000人次,培训的民政、妇联干部和社区(村委会)干部人数超过900人次。

“三区计划的实施,填补了云南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缺乏专业社工服务的空白,推动了三地社会服务向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提升。”更令杨榆宾高兴的是,计划还推动和培养了一批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探索了“专业社工+乡土社工”的工作模式,推动了当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

一份责任,坚定了他的信念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让杨榆宾和社工伙伴们感到振奋。

回顾入职以来的12年,杨榆宾明显感到社工的知晓度及社会认可度在慢慢提升,特别在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政府逐渐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社工人才的培养及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力度。

“不过,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上层的政策是好,但由于地方的配套政策还不到位,导致政策‘空置’。”杨榆宾举例说,比如省里出台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目录,但相应的实施细则还需要完善,向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方面的政策也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再往下走,就缺乏购买项目的实施细则和办法,这就卡住了有能力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

“更令人着急的是,社会工作推动需要包括财政、民政、税务等多部门的统筹协调,由于对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低,政府在购买社会工作社会组织服务方面的经费非常有限,本地社工机构运作仅占机构资金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资金仅能依赖于各需要机构去争取各类基金会的项目支持。这给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

不过,比起初入职时,现在机构间交流学习的机会多了,杨榆宾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如今的杨榆宾,把更多的精力与工作重心放在了培养年轻社工上,“就是帮助年轻同事提升实务能力和树立专业价值,让他们更好地服务受助对象和思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当然,作为机构总督导,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是机构的目标之一。

去年年底,在昆明市五华区民政局指导和支持下,云南连心反家暴社会工作团队在区民政局独立注册成立了孵化的社会组织之一——昆明市五华区明心社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注于以专业社会工作为理念和手法,开展家庭暴力的干预和预防工作,并针对社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同时开展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培训工作。机构由杨榆宾担任理事长。从此,杨榆宾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台前幕后:强大团体背后的能量 

“中国最美社工”杨榆宾、陈正艳的报道在《云南日报》刊出时,正值一年一度的国际社工宣传周,他们的故事引来朋友圈的一片点赞,多家网站也转载了他们的报道。杨榆宾失散多年的社工朋友从深圳打来电话,落实这个“大师兄”是不是自己过去认识的那位朋友……

“杨榆宾大师兄10多年的社工一线服务,美国纽约大学理论实务提升,这样的经验在我国社工界屈指可数;‘女汉子’陈正艳的美不仅在于她的身体力行,更在于她毫无渲染的人生本色。”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创办者向荣在微信说道。

向荣对陈正艳的点赞不禁让我想起采访陈正艳时,她所表现的率真、坦诚和对自己毫不留情的剖析……当时我想,一个人要有怎样的勇气和自信,才能如此坦诚地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述说自己的成长经历。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只有这个叫“社工”的人,他们最有勇气将自己坦坦荡荡地摆在别人面前,他们通过外界对自己的了解,激发服务对象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采访中,已记不清被他们的执著与坚守感动了多少次,40多人的团队,经历6次搬迁,却始终如一地扎根流动人群聚集的社区,执著地为流动妇女、儿童、青少年提供生计、安全、维权方面的服务。每次接触这个“强大”的团体,除了给我满满的正能量外,我还不禁会想,我家院子里那个每天在清晨和傍晚准时怒吼孩子的那个年轻妈妈,如果能得到社工的帮助,那些藏在表象后面的家庭问题或许可以得到弥补和解决。我甚至还有些羡慕连心儿童活动中心的孩子们,他们小小年纪就学会自己策划活动、组织活动,他们的活动策划书或许是一个没有做过学生会干部的大学生都写不出来的……

去年底,连心中心又搬了一次家,原因是他们租用的那栋民房的主人,要将这栋3层楼的小楼加为5层。几个月后,连心再次搬进这栋窄窄挤挤高高的小楼,当我再去采访,再次侧着身子爬上这栋小楼时,我不禁在想,这么一班子博士、硕士、大学社工专业人才挤在这样的小楼里,他们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吗?可是,当我看到她们中有人怀抱襁褓中的孩子、有人身怀六甲依然在工作时,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认识了这帮叫“社工”的人后,我的心中充满了正能量,不再患得患失。

作者:张馨云 原载于:云南日报,2015年3月29日

编辑:志磊Socialworkweekly

赞(1)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叫“社工”的人,最有勇气将自己坦坦荡荡摆在别人面前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