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陈岩燕:社会支持与慢性病的自我管理 | 医务社会工作的启示

来源:社会建设

注:原文见《社会建设》2017年第5期。

作者介绍:陈岩燕,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慢性病已经成为居民健康的头号威胁。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并不存在于真空中,而是在包含着正式健康照顾提供者、非正式社会网络成员和物理环境(如居家、空气质量等)等脉络中。全面理解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社会情境,从医务社会工作的角度设计干预方案,以增强自我管理行为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在关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诸多社会情境中,过去三十多年中的许多研究显示,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积极影响因素。本文回顾了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相关文献,讨论其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慢性病;自我管理;社会支持;医务社会工作

一、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慢性病已经成为居民健康的头号威胁。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慢性病是目前和未来影响中国人口健康、导致过早死亡和残障的主要原因。该报告估计我国在未来二十年中,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的患病人数将成倍增长,五种主要慢性病——心肌梗死、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癌和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从2010年的810万、824万、2566万、141万和3616万,增加到2030年的2263万、3177万、5517万、739万和6429万。慢性病照护成为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四十年来,在有关健康行为和健康教育的文献中,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得到很多关注。许多广泛流行的慢性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和关节炎,自我管理的重要成分常常包括服用药物、运动、饮食和体重管理和与疾病相关的特定行为。慢性病的自我管理指的是个人为控制病情所进行的日常活动,将病情对生理健康和功能的影响最小化,并应对病情的心理社会结果。自我管理不仅是严格依从医生开具的行为方案,而且是包含病人高水平的控制能力,在必要时调整生活规则的自主性,以及深思熟虑地做决定和解决问题。成功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包含三项任务:(1)对照护做出知情决定;(2)进行疾病管理的活动;(3)运用有助于充分保持心理社会功能的技巧。尽管有些自我管理的任务是针对特殊疾病的(如糖尿病患者测量血糖),但是不同的疾病类型都包含共同的自我管理任务:认识和应对疾病、服药、管理突发情况、保持健康饮食和运动、戒烟、管理好与重要他人的关系、管理好疾病带来的心理社会反应。成功的慢性病自我管理与生

理和心理健康的更好的结果相关;自我管理教育的随机控制实验对患有心脏病、关节炎、哮喘和其他慢性病的个体的健康结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自我管理根植于社会认知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人因素(尤其是信念和认知)和环境因素(物理的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并影响行为。国内关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患者个人,主要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态度,让患者习得新的知识和技巧,以促进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例如,李来有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对于参加干预组的慢性病老人开展自我管理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运动、营养、认知症状管理、疲劳管理、药物应用、情绪管理、沟通、决策、解决问题等,旨在帮助干预对象重建健康行为,正确解释症状,支持个人决策。实验研究显示该自我管理课程有效。谢延等对福田区益田社区181例老年慢性病人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跟踪调查、评估、干预,结果显示181例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方式得到明显优化,体育锻炼习惯有显著改善(P <0.05),膳食结构更加合理, 低盐饮食有明显下降( P <0.05);同时通过一年的健康管理后,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均较健康管理前明显提高,慢性病与非药物治疗知晓率也明显提高( P <0.05)。其他遵医嘱及服药依从性也有明显改善。

然而,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并不存在于真空中,而是在包含着正式健康照顾提供者、非正式社会网络成员和物理环境(如居家、空气质量等)等脉络中。全面理解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社会情境,对于从医务社会工作的角度设计干预方案,以增强自我管理行为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在关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诸多社会情境中,过去三十多年中的许多研究显示,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积极影响因素,但很少有人关注这一关系的机制。而且,自我管理的干预往往包含重要他人,但他们的角色并未得到具体考察。因此,本文基于加兰特(Gallant)对于1980~1990年代相关研究的回顾,并补充检阅了2000年以来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文献,试图回答在国际上现有的实证研究中,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关系如何?这些发现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促进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实践和研究有何启示?

二、国际上关于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发现及不足

(一)社会支持以多种方式被概念化和测量

社会支持是一个多重面向的概念。社会支持被界定为他人给予的支援和保护。社会支持也被描述为在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的资源交换。另一种常见的界定将社会支持视为压力性情境中的缓冲剂。因此,社会支持的性质包括多方面:关系的质量、对当事人的关心和爱护、实际的和情感的支持、提供信息支持。然而,很少有研究能够覆盖所有这些方面。

社会支持以多种方式被测量。目前大多数研究聚焦于社会支持的功能性方面。能被感觉到的社会支持(尤其是有形的和情感的),是社会支持最常被使用的维度,其他维度还包括社会支持的满意度、想要的支持(desired support)或对支持的需要(support needs)。少数研究评估社会关系的结构性方面,例如,舍伯恩(Sherbourne)等人使用社会网络规模的测量。这些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支持的类型是一般性的社会支持,还是与疾病相关的社会支持,或二者都是。

传统上,社会支持通过“获得的社会支持”或“对支持的满意程度”进行测量,但这两种变量的主观性可能带来测量上的挑战,如较低的信度和较大的测量误差,这令研究者难以获得有意义的实证结果。对此,宋(Song)等人提出,“未被满足的社会支持”(对支持的需要和实际获得支持之间的分值差距)是研究社会支持的另外一种方式,这个变量比社会支持的传统变量(如获得的社会支持、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更有力地预测自我照顾行为。

在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类型中,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对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作用得到较多关注。例如,家人和朋友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社会支持在糖尿病照护简章(Diabetes Care Profile)中已有较成熟的分支量表。来自伴侣或配偶的工具性支持、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因具有较高的持久性而在文献中得到特别关注。

(二)社会支持起作用的机制

有证据表明,与疾病相关的支持比一般性的支持对健康结果有更强的预测性。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对于慢性病自我管理,与疾病相关的支持比一般性的支持类型对于自我管理行为有更强的影响力。一个支持性的他人,通过提供自我管理任务的实际帮助,如施用胰岛素或管理药物,从而直接影响自我管理行为。一个支持性的他人也可以提供间接的影响,如通过口头鼓励、建议或其他有形的帮助(如作为运动的伙伴),或通过提供便利恰当的自我管理环境。

支持也可能通过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对自我管理产生有力的间接影响。间接影响也可能通过其他心理机制发生。即置身于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网络中,有助于促进自我管理的动机、应对和心理上的良好状态。一个更有动机和动力的患者,或更少抑郁的患者,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自我管理者。不少学者将社会支持起作用的机制归于社会支持与心理评估模式的关系。科恩(Cohen)和威尔斯(Wills)首次回顾社会支持的缓冲假设,提出支持可以防止或减少与情感有关的心理反应所产生的压力性评估。科恩认为,他人将提供必要的资源,这样的信念可能支撑一个人应对需求所感知到的能力,因而改变对情境的评估,降低它所带来的压力。相信支持在手(support is at hand)也可能抑制个体对事件的情感和心理反应,或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反应。社会支持与慢性病患者更高水平的自尊有关。罗斯兰德(Rosland)在对患有糖尿病的非洲裔和拉丁裔美国人的调查发现,自我效能是家人、朋友支持和依从糖尿病饮食、检查足部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然而,也要注意到,鉴于缺乏直接的证据,这些研究者中的许多人也提醒我们小心对这些心理机制做出有力的推断。

关于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这或许有以下原因:(1)糖尿病是日益普遍的慢性病,在人的一生中都可能患上糖尿病。(2)糖尿病通常执行许多自我管理的任务,包括饮食管理、运动、药物管理、血糖测验和足部护理。因此,糖尿病的干预和控制符合自我管理的视角。(3)自我管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糖尿病临床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目前的文献显示,社会支持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有积极的关系。

(三)社会支持是双刃剑

不少实证研究都考察了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关系,它们的结果支持这样的假设: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特别是与疾病相关的支持,自我管理的行为越好。这一假设在糖尿病患者的样本中以及对饮食和运动行为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质性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重要他人可以提供有益于自我管理的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例如,家人和朋辈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照顾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重要影响。克拉克(Clark)和罗斯维尔(Nothwehr)识别出哮喘自我管理的五种类型之一是“与重要他人的关系”

然而,除了可能的正面作用外,社会支持也可能妨碍自我管理的行为。社会支持理论也导致这样的假设,即社会互动可能对自我管理行为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缺乏了解,朋友和家人可能会以非支持性或不恰当支持的方式,给予好心的建议,但这些建议与自我管理的建议相冲突,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不健康的行为(准备高脂肪的食物)。例如,配偶一般都被认为是支持性的,但他们的支持有时让受访者感到过度限制他们的饮食选择。另外,结婚的慢性病患者可能更受限于家庭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因此,独立控制、自我照顾的一些方面是有限的。例如,结婚的心脏病人比没有结婚的心脏病人报告更少的自我照顾

行为:当呼吸急促时休息更少,更少监测液体的摄入。一些质性研究显示,朋友表达的担忧,虽然令人感谢,但令受访者感到孤立。有研究指出,对慢性病患者的过度支持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妨碍了病人的独立性;过度的支持对自我照顾行为亦可能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获得恰当的社会支持对于终身的慢性病管理是很重要的。因此,比起感知到的满意度或测量社会支持的获得情况,确定某一群体社会支持的合适水平可能更加卓有成效。

(四)社会支持的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社会支持对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作用存在性别差异。一些质性研究发现,相对于男性,女性对于饮食管理更加困难。了解性别差异需要厘清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对于自我管理的复合性影响。例如,女性控制饮食更加困难可能部分源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女性一般负责准备餐点。但这在不同的年龄世代中可能存在差异。在老年人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表现更好的自我照顾行为,更少在婚姻状态中,更可能与朋友讨论个人的问题。更多的实证研究发现,支持来源与支持类型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在患有糖尿病的成人中,男性更可能由妻子协助自我照顾事务的各方面,而女性的协助者更可能是女儿。宋等人的研究亦发现,男性韩裔美国人更可能得到配偶的支持,但女性更倾向于从其他来源寻求帮助。朋友的支持更多地促进女性的饮食行为,尤其是当需要一些良性的改变时。婚姻状况最好地预测与压力相关的进食,而缺乏情感支持预测女性的压力性饮食。男性获得更多的有形支持,女性获得更多的情感性支持。

(五)支持的来源与慢性病自我管理

通过增加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社会支持以改善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结果不一。肖(Shaw)等15人对28位参与者进行调查,其中57%为白人,发现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教育后,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饮食和足部护理的行为表现相关,但与运动、血糖测试无关。罗斯兰德等人对患有糖尿病的非洲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进行调查,考察患者感受到的家人和朋友对于五种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测试、服务药物、遵循糖尿病饮食、运动、检查足部)的支持,与这些行为的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控制了专业支持后,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越多,血糖测试、依从糖尿病饮食计划的行为表现越好;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其他自我管理行为的表现无显著关系。而且,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慢性病自我管理的表现也存在性别差异。如前所述,朋友的支持更多地影响女性的饮食行为,尤其是需要改变饮食以促进自我管理时;婚姻状态更能预测男性与压力相关的饮食,而缺乏情感支持更能预测女性与压力相关的饮食。为了将家庭纳入慢性病照护的日程中,应密切考察来自家人和朋友支持的效果,以及干预成功或失败的可能原因。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单位,也是支持的主要来源。家人,尤其是配偶,是患者参与决定过程和自我管理的主要支持来源。配偶处于一个独特且有影响力的位置,以支持和控制患者的健康行为,因为他们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许多活动,如在饮食管理中,配偶往往参与膳食规划、食物选择与购买、准备食物,以及共享饮食计划。由于关系亲密,配偶和朋友与患者的饮食模式最一致,且长期来讲,配偶之间的饮食一致性最强。

在与健康相关的社会网络中,朋友发挥特殊的角色。老年人的朋辈很可能也需要管理自身的健康问题,因此他们对于患者的影响可能不同于家人。例如,虽然同住的家人可能更多地参与患者自我管理的日常任务,朋友更能可能提供与疾病相关的特定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有用也可能无用。而且,由于其自身慢性病自我管理的需要,朋友也可能更愿意加入诸如运动或健康饮食等自我管理的活动。

(六)不同病种需要的社会支持可能不同

社会支持对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效果可能会因疾病类型的不同而相异。当为病人制定的生活规则特别复杂时,社会支持可能更重要,因为这些规则可能是压力的来源,而且复杂的行为更容易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例如,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包含相当多的对患者来说全新的、不熟悉的任务(如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鉴于自我效能对崭新和复杂的行为来说是特别有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中,社会性因素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可能尤其明显。相反的,关节炎的自我管理可能包含着对患者来说已经熟悉的那些任务(如运动),情感支持或有形的支持可能对关节炎的自我管理有更直接的效果。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不同疾病和行为的自我管理影响程度不同,这将对干预方案的设计有所启示,指引项目设计者确定项目时应针对特定疾病或针对某些自我管理的行为。然而,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关系是否能够扩展到包含自我管理成分的所有慢性病,仍然未知,因为目前关于慢性病的设计完善的研究数量较为有限。

(七)现有研究的不足

1.缺乏理论视角

要更好地弄清各种慢性病中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关系,取决于全面地理解社会支持如何发挥作用的机制。倘若我们不能理解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动态关系,将无法准确评估他们的关系,并设计将社会支持作用最大化的干预方案。后续研究应不局限于关注建立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关系,而是将这种关系何以存在的机制具体化。更多地关注理论,也有助于澄清支持的哪些维度对自我管理尤其有效,并有利于对社会支持进行恰当的概念化提供方向。既有的研究大多将社会支持概念化为感受到的支持,而不是实际获得的支持。社会支持的认知和行为的维度存在明显区别,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只是一般(modest)。但在有关社会支持与健康的文献中,仍然不清楚社会支持的哪个方面对自我管理的哪种情境更重要。后续研究应区分究竟是患者建立支持可获得性的认知,还是实际发生了支持性的交换,对自我管理行为有更强的影响。我们可以推测当与疾病相关的特定支持实际发生时,它最可能有助于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而对于一般性的支持类型,对支持性环境的感知可能提供对自我管理有益的情境。而且,未来的研究应更关注支持所需规模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网络所提供的支持是否与患者对支持的需要相匹配。例如,许多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中获得有形支持比他们所需的更多。

2.社会支持的作用主要局限于自我管理行为

如前文所述,成功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包含三项任务e :(1)对照护做出知情决定;(2)进行疾病管理的活动;(3)运用有助于充分保持心理社会功能的技巧。但目前关于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患者对照护做出知情决定,这方面的研究则较罕见。而关于社会支持如何促进患者习得并运用保持心理社会功能的技巧,既有研究已有一些零散的发现。例如,社会支持可能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的动机、应对和心理上的良好状态。感知到支持的可得性也可能抑制个体对事件的情感和心理反应,或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反应。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些质性研究亦显示,朋友表达的担忧,虽然令人感谢,但令受访者感到孤立。看起来,社会支持对慢病患者保持心理社会功能的技巧所起到的作用,需要根据不同病种、支持性质和特定人群进行具体分析。

3.社会支持概念本身的局限性

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文献并未对社会支持的角色进行更多的理解。部分原因在于社会支持这个概念本身。既有的研究者试图区分社会支持的不同方面,如支持的类型,感受到的和实际发生的支持,需要的和获得的支持,对支持的满意度。社会支持这个概念的过度复杂性导致许多研究缺乏对这个概念的澄清。

对自我管理起作用的社会性影响因素(social influences),并不止局限于社会支持。社会联结可以通过社会规范、社会控制、社会角色、社会参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获取物质资源等方式,对健康结果施加影响。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关注社会互动不利于自我管理的方式。根据加兰特的观点,现有研究关于社会性因素对自我管理的影响缺乏深度,可能是因为自我管理的概念本身优先关注个体在疾病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因此,大多数研究关注影响自我管理的个人性因素(如知识、态度、自我效能、技巧),而忽略了影响自我管理的社会情境。

4.跨文化研究不足

目前关于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的文献中。由于社会支持这个构念固有地嵌入在文化和情境中,揭示社会支持不同方面的努力,以及揭示不同文化群体中社会支持对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独特作用,是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另一个方向。例如,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可能在规定了性别角色和责任的文化中更加凸显。女性对社会支持的未满足的需求比男性更高,可能与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相关。亚洲文化中的纵向父权制和家庭结构强调女性“自我牺牲”的角色,女性被期待毫无怨言地遵从这样的性别角色。而且,女性被认为是家庭成员的主要养育者,这种性别角色规范让她们将家庭其他成员的需要置于自身之上。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关于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可能进一步加剧健康差距。

三、对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的启示

深入理解慢性病自我管理发生的社会情境,有助于发展出为患者量身定制的干预措施,这样的干预能够考虑家人和朋友的特定角色以将他们所提供支持的效果最大化。有关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文献显示,通过聚焦于家庭和朋友或专业人士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支持,能够改善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尝试提升有益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社会支持的质量,尤其是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现有的研究显示,在非正式支持中,来自配偶的支持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尤甚。在对慢病患者开展的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中,更有效的方式是邀请患者的照顾者——特别是配偶共同参与,并指导照顾者为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恰当的支持。

第二,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严谨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在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教育中纳入相关技巧和策略,以将妨碍自我管理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最小化,并增强有利于成功自我管理的社会互动。同时,促进患者成功地管理自身的人际关系。

第三,即使是起到积极作用的社会支持,在干预中也应注意探索该类型社会支持的适切程度。光有配偶的社会支持,不足以实现慢性病患者的对疾病的自我管理。非正式支持需要达到一定的质量,并与患者对自我管理的需要相匹配。

当然,社会工作强调“证据为本的实践” (evidence-based practice)。在对慢性病的社会工作本土介入中,仍应以研究先行。由于慢性病是对一个多样化病种的总称,对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从某一种慢性病先行着手。国外的相关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存在一定的积极关系,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的管理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尤为深刻。而在中国,影响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社会支持所在的文化环境,与西方社会有着较大差异。例如,在老年群体中,女性往往负责准备膳食,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很可能由于顾虑其他家庭成员的饮食需要而放松自身饮食管理的要求;老年女性在参与孙辈的抚养和照顾中发挥重要角色,照顾儿童的责任也可能耽误糖尿病患者餐后锻炼的自我管理任务的实施,这需要老年患者与成年子女之间就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任务进行协商,以让子女提供恰当的社会支持。在中国文化下的社会支持与老年慢性病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

此外,社会支持在自我管理中的角色仍有许多亟待回答的问题,以下七个问题或许可以作为在该领域中推进该研究的起点:

(1)除了糖尿病之外,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是否适用于其他慢性病?更广泛地说,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哪些元素更易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

(2)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支持和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关系中,性别差异有哪些具体表现?

(3)哪一种类型的支持在什么情况下更有用?鉴于社会支持这个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区分社会支持的不同维度与慢性病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如获得的 vs. 感受到的;工具性的 vs. 情感性的;正式的 vs. 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此外,将患者对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看法与家人和朋友对其所提供的社会支持的看法进行比较,或许也能够产生重要的信息。

(4)社会支持如何影响自我管理行为?在有些情况下,通过直接增强自我效能可以促进自我管理,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有必要同时增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以增强患者自身的自我效能。因此,研究不应局限于支持是否影响自我管理行为,而应通过考察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mediators)和调节变量(moderators),厘清支持影响自我管理行为具体机制。

(5)除了自我管理行为外,社会支持如何影响慢病自我管理的其他维度?即社会支持如何有效促进患者对照护做出知情决定?社会支持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病种、支持性质和特定人群等)如何促进患者充分保持心理社会功能?

(6)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病患者来说,社会支持的恰当水平应为如何?尽管临床工作者和健康教育者已认识到慢性病自我管理对于社会情境的重要性,但也应注意,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为了增强有益的社会影响和将有害的社会影响最小化,首先应尝试确定进行自我照顾活动时所需的社会支持的合适规模。鉴于饮食行为尤其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应特别关注社会性因素对于饮食习惯方面的影响。如前所述,过多的支持可能导致依赖性,而这将引致糟糕的自我管理。对此,测量患者“未被满足的需要的量,对后续研究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有益的方法。特别是,未被满足的社会支持可以作为针对慢性病患者的需要发展其社会工作干预的基础。

(7)最后,除了社会支持以外,社会环境中的其他要素,如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等如何影响自我管理,仍需后续研究继续探究。

四、结论

本文回顾了西方文献中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相关研究,发现由于社会支持以多种方式被概念化和测量,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总体而言,与疾病直接相关的支持对自我管理行为看起来有更强的影响力,而社会支持也可能通过自我效能等心理机制对自我管理产生间接影响。社会支持对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作用存在性别差异;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各自起到独特的作用;目前关于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要注意的是,社会支持除了可能起到的正面作用外,也可能妨碍自我管理的行为。基于对西方文献的梳理,为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与研究提供有益启示。在所有具体的实务启示和研究方向背后,是要深入理解慢性病自我管理发生的本土社会情境,在研究的基础上推动医务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的实践”。

参考文献(略)

 

编辑 | 陈怡然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陈岩燕:社会支持与慢性病的自我管理 | 医务社会工作的启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