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服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兴趣类服务与专业类服务到底开哪种?兴趣类服务多,专家评估时会又觉得专业性突显太少,如果没有兴趣,开展专业类服务时,服务对象又不感兴趣,无人参与,使社工陷入工作困境。
如何达到兴趣与专业的平衡,既能激发服务对象参与服务,又能将社工专业性融入其中,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体现社工专业性呢?
接下来,我将以“活力长者,和乐一家”手工小组为例进行分享。
一、服务背景
某院舍内长者多为高龄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身体机能衰退,长者身体产生各种疾病,认知思维、语言表达、行动、记忆、视觉、听力等方面能力下降;
疾病导致长者身体备受折磨,视力的模糊导致长者辨别东西出现困难;遗忘让长者质疑自己;行走困难导致长者行动受限,长者基本上只能呆在自己房间或偶尔在门口的椅子静坐;
听力受限,使长者无法很好接收他人的信号,沟通失败;长者在日常生活中力不从心,与他人交流很少,长者产生了较强的无力感、孤独感,长者消极情绪滋生,导致长者性格怪异,说话刻薄,不受身边他人的尊重与喜爱。
长者内心非常无助,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与支持,需要社工的协助。
在此基础上社工搭建长者展能及交流平台,以调动身体能力相对较好的长者兴趣为出发点,以手工为媒介,开展“活力长者,和乐一家”手工小组,一方面丰富长者文化娱乐生活,挖掘长者潜能,提升长者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引导长者相互交流,认识朋友,以提升长者院内人际支持网络;并将手工作品送给院内卧床及行动不便导致不能出门长者的形式,关注院内更弱势长者人群,使其在情感上获得支持,营造关爱互助的敬老院氛围。
二、服务计划(一)小组理念及理论架构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因此,通过开展此小组有利于动员长者走出房门,丰富长者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长者活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长者更好适应老年生活并提升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网络认为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
由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支持构建起来的支持体系就是社会支持网络。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通过开展此小组,以做手工为媒介,为长者搭建互动平台,促进长者关系的增进,进而增强长者的人际支持网络,有利于长者更好应对来自环境的挑战,并能在人际交往、生活协助、情感陪伴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
服务计划(一)小组理念及理论架构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因此,通过开展此小组有利于动员长者走出房门,丰富长者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长者活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长者更好适应老年生活并提升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网络认为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
由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支持构建起来的支持体系就是社会支持网络。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通过开展此小组,以做手工为媒介,为长者搭建互动平台,促进长者关系的增进,进而增强长者的人际支持网络,有利于长者更好应对来自环境的挑战,并能在人际交往、生活协助、情感陪伴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
(二)小组目的及目标目的:长者潜能得到发挥,人际支持网络增强,营造关爱互助的院舍氛围。
目标:1、小组中高于80%的组员制作完成了1种以上手工作品,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2、小组中高于80%的组员与1名以上的组员沟通与交流增多,关系更为紧密。
3、探望高于5名卧床及行动不便长者并赠送手工作品,让其感受到关心与温暖。
三、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活力长者,和乐一家”手工小组共设置了5节,手工作品为扇子涂色、摆件贴画两种,一、三节小组为组员单独学习制作,作品归组员所有,二、四节为组员两人一组制作,并将手工作品由社工保存,第五节为将手工作品赠送给行动不便的长者。具体如下:
(一)友谊开端本节目标为协助组员彼此认识,了解小组目的、目标及安排,引导组员对小组有合理的期待,教授组员独立完成一幅手工扇。
社工通过“大风吹”游戏,引导组员自我介绍,使组员之间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发放有限颜料的形式,促使组员共用颜料,并注重组员对材料的传递,以增进组员之间的互动。
在填涂过程中,社工观察到部分组员之间会相互帮忙打开颜料盖子或者交换填涂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每位组员都完成了一幅手工扇涂作品。
(二)友谊形成本节目标为订立小组规范,增进组员之间的认识,组员两两合作制作完成1个手工扇。社工通过指着一位组员,由其他组员共同叫出名字的形式,引导组员回顾对方的姓氏。并通过游戏“海盗船长”引导组员巩固对方的姓名,进一步提升组员之间认识。
接着,社工引导组员制定小组规则,小组规则有:每个人都要主动积极参与小组、尽量不迟到缺席,牢记小组开展时间,大家要团结并相互帮助。
社工分享本次手工扇制作的意义及用途,引导组员两人一组一强一弱搭配,共同制作手工扇,过程中,社工观察到组员会相互协调扇子怎么放置才方便彼此填涂,填什么颜色,默契不断提高。
(三)友谊发展本节目标为促进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挖掘组员潜能,一人完成一幅作品。社工通过口香糖游戏增进组员之间的肢体接触,组员关系在互动中愈加紧密。社工将手工材料分发给每位组员。
发放时,社工注重组员之间对材料的传递以促进组员之间的互动。社工教授组员如何制作摆件贴画,并鼓励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努力尝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每位组员都完成了手工摆件一幅。
(四)友谊深化本节目标为增加组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组员两两一组制作完成1件手工作品。社工事先搜集组员想要赠送的对象。
社工通过“数9拍手”游戏动员组员参与小组,社工观察到当有组员反应比较缓慢的时候,其他组员会在旁边提醒,小组凝聚力不断增强。手工环节组员能紧密合作,相互帮助,精雕细琢完成手工作品。
(五)和乐一家本节小组目标为探访卧床及行动不便的长者并赠送手工作品,让其感受到关爱且组员看到自身的价值。
社工将组员分为三组,每组负责探访一个楼层,由一名工作员带领。社工事先讲解探访注意事项、目的,鼓励组员在探访的过程中敢于传递关怀,主动上前沟通。
探访后,工作员反馈探访中组员都主动上前关心福利长者,慰问其身体状况,鼓励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从中社工观察到被探访长者收到组员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后,言语激动,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眼中满是感动。
分享中,组员都表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在关心与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对做手工的自信心也不断提升。
最后,社工总结小组,并引导组员看到自身的成长及价值,并引导组员给予自己掌声鼓励。
四、案例评估
目标达成,问卷访谈中,100%的组员表示在小组学会了2种手工作品的制作,动手能力提升;95%的组员表示与1名以上组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增多,关系愈加亲密;
组员分组探望了院内8名卧床及行动不便不方便出门的长者,并赠送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其感受到了院内关爱与温暖,组员互助意识不断提升,促使了院内互助氛围的增强。
五、注重专业元素在小组中的运用
服务中,不管是兴趣类服务形式还是专业取向类服务形式,都是我们达到服务效果的媒介,在服务设计及开展中,社工需要明确服务开展的目的和效果并将社工专业技巧和方法贯穿于服务开展过程的始终,以达到服务效果,接下来我将本小组中我运用的一些专业元素总结如下:
1、增强权能,让组员成为主人翁在整个小组中社工注重运用组员的力量,注重组员在小组中的主人翁地位,促使组员最大程度参与小组,如:在小组热身游戏环节,鼓励组员轮流成为游戏的主持人,不仅促进了组员的参与积极性,也能间接促使了组员潜能的发挥。
2、注重小组分享,给与组员及时回馈社工将引导组员总结分享贯穿于小组之中,以轮流分享的形式,促使每个组员勤于思考,勇于分享,并给与组员及时的反馈,引导组员看到自身成长和潜能,真诚赞美与鼓励组员,极大地提升了组员表达的自信心,组员由刚开始只能分享一句到小组最后能讲很多句。
3、发挥手工的助推器作用让手工成为促进老人互动交流的助推器,注重通过手工传递、手工制作帮扶,手工制作合作,引导组员进行互动,进而增强组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赠送给行动不便老人的形式,赋予手工传递关爱,温暖他人的意义,促使小组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4、组员成为助人者,真正实现“助人自助”让组员制作手工去探望卧床及行动不便的长者,不仅让参与的组员从思想上获得转变,从受助者变为助人者,养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更让组员看到自身的价值,从“自我无用论”慢慢转变到“自我有用论的转变”,间接提升了组员的正向情绪。
5、挖掘周围资源,院舍工作员齐参与引入院内工作员元素,让院内工作员与长者一起参与小组的过程中,感受社工服务,了解社工服务的魅力,进而慢慢成为社工的得力助手及拥护者,有利于社工与所在单位的服务的协调,为之后社工服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END-
清韵计划作者李梦
李梦,女,中共党员,中级社工师,现为重庆春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助理 。
座右铭:热爱自己的工作,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编辑:李福滨 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