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的崇阳街道朱氏街位于西河文井江畔,处于崇阳街道西面,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60人,老年人占比达17%。辖区内西江古渡是旧时商贾西入蜀州(即崇州)的必经之路,曾有“西江晚渡客三千”的繁华景象。随着陆路运输的发展,昔日繁华的西江古渡已不复存在,老街商铺或歇业或改作民用住房;排水、供电、路面等基础设施老化;社区自组织少,居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社区党总支在剖析社区问题、调查社区需求、分析社区资源的基础上,制定了“用文化营造氛围,用文化凝心聚力,用文化驱动产业,用文化促进发展,打造川西特色老街”的社区发展治理思路。通过两年多的社区营造行动,老街文化得以呈现,百年老街重焕新颜。
以文聚人
朱氏街社区党总支引导居民骨干、乡贤等发起成立了“老街故事会”和“老街味道坊”等自组织。“老街故事会”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调查、口述回忆等方式,收集发生在朱氏街的民间故事、传说故事、革命故事、街坊故事29个,汇编印制了《老街记忆》;开展了故事会进社区、进党课、进学校等活动,党员讲述红色故事,老人口述社区历史故事,乡贤讲述传统励志故事等。“老街味道坊”则寻找老街传统饮食艺人12名、收集整理老街传统美食(菜)谱28个,印制《朱氏街美食记忆》500册。通过党员先锋模范引领,营造了人人参与老街历史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带动居民走进老街、发现老街,留住乡愁,更提升了居民对老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老街故事会小组活动
以文化人
朱氏街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进一步整合资源,利用原西江学校废弃场所,打造老街文化感知载体,建成了“老街乡愁馆”。乡愁馆以古蜀国母——望帝之妻朱利教民栽桑务农为主题,采取场景化、可视化的方式对《老街记忆》中的故事进行立体化展示,如盐菜、辣椒酱、风味豆豉等多种美食及其制作流程、老街手工艺术品,还有马灯、油灯、犁铧、扁担等日常生活用品和农耕工具等。乡愁馆不仅承担了宣传展示功能,也是居民公共生活空间。以挖掘传承老街传统文化内涵为核心,精心推出“老街传统节日”,居民众筹自办朱氏街第9届腊八宴、迎新春篝火晚会等。朱氏老街独特的社区营造路径,还引起了中央、省、市等近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多个区县的参观考察学习,提升了老街的知名度。
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以文营社
将老街核心文化融入社区治理,以“义渡精神”作为社区精神的重要内涵和推动地方善治的重要力量,以文化为纽带,培育赋能“西江义渡”志愿服务队等自组织,有效链接外部资源,实施 “增绿美化”工程、崇阳街道创客基地运营管理等,助推社区产业发展,激发和保持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持续动力,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社区志愿者参加墙体文化营造
治理前后的老街对比
一、增强社区认同 回答了“我们的根在哪里”
老街街容街貌的彻底改变,街面两边堆放的杂物全部清除,配以盆景、鲜花、绿植,使得老街成为崇州居民新的休闲景点。废弃的西江学校经过改造后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成为居民休闲、晨练和集会的重要场所。社区外部环境的改变,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和外部资源进入社区,崇州市科技馆、地理馆、儿童之家等项目拟定落户社区,形成社区环境建设多元参与的新模式,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人数、频次逐步增多,社区自组织与居民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二、盘活社区资源 解释了“我们拥有什么”
社区文化资源的激活和运用,促进了居民的正向改变,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和外部资源进入社区。先后有崇州市科协微地理馆、“唐泥人”工作室、“AFB”英语培训中心、陈颢颖亲子教育、崇州市3D科技馆等机构入驻朱氏街。
三、助推社区新生 共谋了“我们走向哪里”
随着社区活力的彰显和老街特色文化的宣传推广,老街越来越多地走进崇州民众的视野,并引起政府的重视。当前,朱氏街已被列入崇州市特色街区打造计划,政府介入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街容街貌的彻底改变,必将使百年老街焕发新容颜,重获新生,再现辉煌!
编辑:刘星宇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