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居委会:门都敲不开,谈何治理!

前些天《半月谈》有一个评论文章《居委会:门都敲不开,谈何治理!》。引起了热议。
这篇文章评论的是一个全国较为普遍的现象,说“居委会在面对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时,常常有心无力,有时门都敲不开,谈何治理?”文章评论了几个现象。

为什么敲不开门?

1、居委会建设问题
“人手都不够,新楼盘建了之后,都没有成立居委会”;还有,居委会服务能力下降,导致居委会小马拉大车。
2、居委会在和物业关系上缺底气。
说“从公共停车位到电梯,到楼宇广告,到物业出租,这些都不透明……”,所以产生了灰色的利益链,居委会对此徒奈何。
3、工作多掣肘。
掣肘还是和物业的矛盾和掣肘,居委会觉得和物业公司打交道非常难。举了个例子,一个社区干部想在小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门制作了海报贴在墙上,但是让物业公司给撕了下来。物业公司说是不交钱不行。
这些现象在有一些新建社区或者社区治理水平不高的地区可能会存在,但在一些社区工作做得比较成熟的大城市,这种现象不是很普遍。

所以,这篇文章在群里引发了热议,大家觉得这只是代表了一部分社区的情况,不足以说全部都是这个样子。群里聊出了不少观点,我简单地梳理了一下。

怎么才能“敲开门”?

1、个人层面:心态摆正,敲不开很正常
首先,从居委干部个人层面来讲,敲不开门也很正常,居委会去居民家里敲门,别人真的是没有义务非要配合你必须要开门,可能或者在忙,或者没心情……
我认为,敲不开门总有一个比例,后面反映的其实是你介入的技术不成熟,或者你的衣着,或者你的话术等各方面都有不足。这是从社区工作的技术层面上来讲的,个体需要培训和赋能。
对于很多经验不丰富的社区工作者来讲,对于个体的赋能和支持必不可少。有的社区推出了社区治理SOP(工作操作流程),上门是也有在套的流程的,作为一个个体到底该去怎么做,穿着什么,有什么话术,这都是需要技术培训的。
居委干部、社工本身也要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介入的技巧。

2、组织层面:考验整体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其次,提升到组织层面,居委会(或社会组织)如何面对敲不开门的现象。
群里有人开玩笑说,你一个人上去敲不开门,十个去敲就能敲开吗?又不是打群架,人家更不会开门,你这这叫砸门了。
所以说,一个人上升到一群人,考验的是整个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你的治理能力、治理体系、治理机制到底怎么样,敲不敲开门就是一个评估标准。所以,如果你的水平不怎么样,就不能完全把这个事情推给外因,比如说物业掣肘,外界条件不足……首先还是要从内部去找原因,如果一个组织对于社区融入、个体介入的技术、话术、服装、态度等准备得充分的话,敲不开门的现象会很少。
还有,你对居民情况的了解得如何,是不是知己知彼。这个居民是不是党员,如果是社区党员,我觉得他不太可能拒绝的,因为党员有信仰、有双报到双报告这样的制度安排。
当然,对于居民的信息了解得够充分吗?他的年龄,有几口人,有什么爱好?有没有犯罪记录等等,这些就决定了他对你有否抵触的可能性。
另外,你上门的时候,如果让居民熟悉的人,如楼组的老年人或者楼组长,或者广场舞大妈队队长等社区名人一起陪着去,被拒绝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3、社区治理层面:整体性、全面推动、多方参与的过程。
社区治理并不只是居委会的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一说到社区治理,意味着这是一个整体性、全面推动、多方参与的过程。
在社区里面敲得开、敲不开门,最终是社会支持系统运行的好坏的问题,不仅仅是居委会,还包括社会组织,社区社群,其实都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的一部分。
所以,大家在群里讨论认为,光居委会是不行的,光靠增加人手也是不行的。
这体现了社区治理极其特殊的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社区治理的重要性,一方面不能仅由居委会干部单打独斗,也不能仅有居委会单打独斗,而是由各个社区的治理体系一起去做。

社区各个部门怎么参加,怎么有序参加?恰恰是社区治理能力、体系现代化的标志。当然,社区工作也不能仅仅是行政化的工作,居委会可能是在牵头,但是最终还是要依赖居民的自治、居民的协助、居民的参与、居民的支持。并且上门的事,也不能仅是行政的事,更应是居民关心的事。
一个群友说,她参加了小区居委会筹备,也要上门敲居民家门,在筹备过程之中发现从志愿者招募到招募楼组长,到委派楼组长上门拜访,这些社区年纪大的爷爷奶奶都是厉害角色。她也遇到过上门不开门,隔着门拒绝的,很正常,但是比例并不大。
其实新的小区居委会和物业关系,开发商的关系要经过多次的磨合,甚至几次吵架,甚至惊动公安部门等等,有一个慢慢的磨合和理解的过程,这就是社区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它慢效的一个过程。
有些新小区在居民未入驻之前,就开始建立社区营造中心,或者成立业主群,已经开始了社区共识机制形成的摸索,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此外,还要强调社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来促进这个系统的生发。
社区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就像我们讲的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了“党的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技术支撑”,它么多的元素组成了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系统过程就是要把这个制度体系、多方主体相互磨合好、才能配合好。
社区治理也是一个政府体系和自治体系对接的过程。我一直说,社区不仅是政府体系的末端,更是社会动员的原点,居委会是行政组织体系和社会动员体系相对接的枢纽。
居民的门敲得开,关键要把涉及居民参与性、满意度、安全感的老百姓的关切点和利益点调动起来,而不仅仅是一些最初级的要素,比如你是党员,你是体制内的官员,仅仅因为这样的角色,难道你就好意思天天去找他,难道他愿意天天为社区奉献。最终还是要找到他的关切点、利益点。
只要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和关切,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会超出想象。这两天,我们小区的物业到期,业主群里吵成了一团,大家觉得,现在物业乱的不得了,结果他还胜出,肯定有猫腻,所以,在群里动员起来要查票,并且一个楼组一个楼组在查……
这些事,可能是社区治理真正的源点,如果把这一块动员起来,再加上前面说的这种体系化的过程,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支持,再加上一些社区介入的技巧,可能会很好地解决门难进这一问题。

编辑:吴贤亮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居委会:门都敲不开,谈何治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