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2020年是以这种方式开头,让大家都措手不及。作为一名社区社工,在疫情突发时,因各种原因难以及时返岗,同社区共同作战,但第一时间与社区沟通,积极关注社区动态,通过微信、电话开展各类线上服务,协助社区共同应战疫情。通过近期居家的线上工作,做了思考和总结。
一、服务他人,先做好自己
社工作为新生行业,大部分社工群体是刚毕业或者刚成家的新生青年,远离他乡在外工作,这次疫情和春节撞车,很多社工身在老家,即使一腔热血,因道路封锁,也难以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和所有村民居民一样,只能长期封闭在家,大家在呼吁社工开展线上服务,关心大众心理和生活状态的同时,我更想说,社工首先要做好自己,以正向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和工作。如果社工自己都焦虑不安,每天封闭在家不知所措,生活作息很不规律,与家人关系一团乱麻,那么如何给他人提供心理支持,如何要求他人理性应对这次疫情,如何影响他人充实现有生活。很多社工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作为社工,遇到这次疫情,要先提升自己,积极学习防控知识,理性应对各类信息,合理安排生活作息。社工也是人,在工作要求和返岗困难的的两难中难免会有情绪,但要学会与情绪共处,寻找合理的宣泄途径,更要理性应对。总之,社工,要想在疫情期间更好地服务他人,就要先做好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生活和工作,将正能量传递出去。
二、专业情怀和理性同在
非常赞同王思斌教授所说,社工要以专业情怀和专业理性去介入,积极理性地参与阻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行动。因扶弱助困的使命,社工面对疫情如果接到命令,马上想到自己的责任,设法参与行动,这就是社工应有的专业情怀。我为我所在的社工机构和团队感到自豪,面对疫情,领导者身先士卒,团队紧随其后,为疫情尽己之力,不抱怨,不退缩。
但是,在行动之前,要坚持专业理性,要评估服务群体的真正需求,服务方式的可能性,可及性和有效性,社工的自身优势,社区的特点等,还要结合社工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基础。比如,我所在的项目刚进驻到回迁社区,服务刚开展两个月左右,居民对社工的了解还不足,社工为了充实居民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想直接建群进行社群互动,就开展了疫情知识宣传,美食健身分享等线上活动。想法虽好,但仅依靠社工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一则因为回迁居民很少接触此类服务,比较拘谨;二则居民对社工不了解,很难被带动起来。也许社工更适合开展一对一的沟通接触服务,加深与居民的链接,挖掘社区骨干志愿者,逐步带动群内互动。
三、未来服务方式的灵活转变
现在,不少社工都开始返岗开展工作。我想,社区社工返岗后的工作方式会有一些变化,如协助社区进行疫情宣传、排查等工作,一些聚集类形式的服务可能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避免。那么社区服务以后要如何开展?如何完成服务指标?都是要思考的事情。我想社工的服务是以需求为出发点,如果环境和居民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毋庸置疑,服务也需要会随之调整,但是服务目标是不变的:如提升社区居民自我治理能力和社区归属感等。服务指标可以围绕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服务对象的需要和社工所能进行变动。社工可增加电访、个案的频次,必需的团体活动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实现。疫情虽然隔离居民身体的距离接触,但是难以增加居民的心理距离,只要社工灵活改变工作方式,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相信会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
编辑:尤希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