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安徽答卷

本报记者 苏天真

  “金寨山水秀,大湾村换新装;山高水长千万里,迎来百花香……”每天,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都会响起这首村民们都非常熟悉的《情怀大湾》。“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大湾村崭新的面貌。”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说。

  大湾村更多的风景在歌声之外。比如,撑起扶贫帮困新支点的茶产业。

  4月的大湾村,青山绿水环抱,白云山雾缭绕,小楼错落有致,春色溢满田间地头。

  大湾茶场的茶叶炒制车间,机器轰鸣,老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茶香,叶广平是该车间里的技术人员,每天收购来的茶青都要经过她的炒制。

  从过去的年收入三四千元,到如今的4万元,在叶广平看来,这不仅仅改善了生活,也让自己对未来有了盼头。“过去有力气都没地方使,现在有了茶场,我们靠力气赚钱,越来越有干劲,生活也更有奔头。”

  脱贫攻坚幸福来。对叶广平是这样,对安徽全省更是如此。

  脱贫出列梦终圆

  大湾村曾是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20%。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湾村,深情寄语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四年来,大湾村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化作巨大干劲,让原本不为外人知晓的偏僻山村,一度成为“网红村”。

  这样的生动事例,在安徽各地的脱贫攻坚战场上随处可见。

  截至今年4月29日,随着9个县(区)宣布退出贫困序列,安徽省31个贫困县(市、区)全部摘帽,基本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

  安徽省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涉及16个省辖市、70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0个、省级贫困县11个,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村3000个,贫困户188万户484万人,贫困发生率9.1%。

  经过多年努力,2018年,全省4个县(区)实现首批“摘帽”。2019年,包括10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区)在内的18个贫困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紧接着,2020年,最后一批9个贫困县(区)甩掉穷帽子,至此,安徽31个贫困县(市、区)全部实现“摘帽”。

  目前,安徽全省98%的贫困人口已实现脱贫,绝大多数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彻底告别了穷乡僻壤,迎来崭新的幸福生活。

  断掉穷根兴产业

  2月28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在阜阳市颍州区三塔集镇,由镇下派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始给家庭有机农场负责人倪长松传授辣椒种植技术。为了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当地政府除提供专业指导外,还主动对接农业经营主体、带动龙头企业,在土地流转、用人务工、对接销售上提供服务。

  “县乡帮扶力度很大,我对这一块充满信心,能带动大家一块来发展辣椒种植。”倪长松说。现如今倪长松的蔬菜种植基地已发展到260亩,年产值达100多万元。为周边5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并带动47名贫困户实现脱贫。

  “搞这个产业,只要你肯干活,就有收益,到秋后收入几千块钱不成问题。”在这务工的三塔集镇贫困户刘玉贤说。

  断穷根就要兴产业。在颍东区正午镇,水果产业挑起了产业扶贫的大梁。复工复产以来,贫困户蒋祥萍一直在大棚油桃种植基地里务工,给油桃除草、剪枝、施肥。

  “大棚建好以后,我一年四季都有活。而且离家很近,既照顾孩子上学、也能料理家务农活。”蒋祥萍说。

  阜阳市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丽介绍,该基地流转土地1000多亩,年产油桃4千万斤,年收入在2千万元左右,旺季务工人员超过200人,其中贫困户有40多人。

  目前,该镇特色种植产业项目已经覆盖所有村。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有效带动60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只有把产业扶起来、扎牢靠,把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才能稳定增加收入,有效防止返贫风险的发生。”镇党委副书记史云海说。

  产业落地生根,脱贫致富步伐加快。今年阜阳市计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0.7万个、到村项目549个,确保顺利实现剩余2471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已脱贫人口绝不返贫。

  奋力打赢返贫保卫战

  “吴明良先生,您好!信息收到了吧,请问您现在已经在矶滩乡洪墩同乐环保袋扶贫车间再就业了吧……”连日来,在池州市石台县就业服务中心,电话接二连三地拨出。

  “既要及时了解各个企业扶贫车间的岗位数量和经营情况,又要随时掌握贫困户的就业动向,我们时刻都在努力实现扶贫车间用工需求和贫困户就业意向的无缝对接,及时做好人员和岗位之间的调配,确保贫困户就业务工无断点,从而让失业返贫画上‘句号’。”石台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余刚说,疫情期间,县人社局累计帮助扶贫车间招工543人,其中贫困户231人,为促进扶贫车间复工复产提供用工支持,并确保无贫困户失业返贫现象的出现。

  据悉,目前安徽尚有脱贫监测户1.99万户5.32万人,边缘户6万户16.56万人,两类群体总量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规模的4.5%,低于国家确定的比例。

  “要坚持把防止致贫返贫摆在当前工作重要位置,做好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切实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决防止产生新的致贫返贫人口。”省扶贫办负责人说,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

  日前,安徽制定《关于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的意见》,着力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建立脱贫人口分类管理系统、返贫预警监测系统、边缘人口监测管理系统,及时强化临时救助,有针对性地帮助增加家庭收入、优化收入结构,加强兜底保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今天,安徽交出的是一张一诺千金的脱贫答卷,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质量明显提升。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484万人降至2019年底的8.7万人,年均脱贫人数超过80万人。

  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9.1%降至2019年底的0.16%,年均下降1.49个百分点。

  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集体经济收入由2013年底的0.53亿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6.72亿元,村民平均经济收入由1.76万元增长到22.4万元,增长12.72倍。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底的6787.5元增至2019年的13485元,年均增幅12.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底的2132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10690元、年均增幅30.8%。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6.5)

编辑:赵庆琳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安徽答卷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