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华,14岁,就读河南省某个县镇上的小学五年级(其年龄正常入学应就读初中一二年级,但因为自身各方面原因仍在就读小学五年级,目前已经退学)。小华父亲在其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除去小华,家里还遗留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小华是家中同辈的老大,母亲在小华父亲去世没多久后就改嫁了,因此,小华以及其弟弟、妹妹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但是爷爷奶奶都是老农民,而且年龄都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知识水平较低,身体状况也不好。小华母亲除去每月给小华一百元的生活费用,其他都不过问他们的生活。
关注到小华这一情况,主要是通过小华的一次旷课事件,2019年冬天的某一个下午,小华中午放学在家吃过中午饭后返回学校,学校因为还在放学期间,并没有过多对小华的行为进行约束,小华回到教室后发现没有人,就离开学校,等到第一节上课的老师发现这一情况与班主任反映后,才发现小华并没有请假,而是私自旷课,学校校长以及老师高度重视,给小华监护人(爷爷)联系,并来到其家中,询问小华是否在家,通过与小华监护人的交流,发现小华爷爷奶奶对小华并不是很关心,而是说道:“没事,他没去上课也没有回家,等到啥时候他饿了自己就回来了。”小华爷爷在第一时间并没有很担心孙子的人身安全等情况,学校老师意识到情况不乐观,监护人爷爷也并不能给寻找小华提供任何的帮助,后来学校老师通过报警,在警方的帮助下,在小镇上的一家游戏厅找到了小华。虽然,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在警方以及学校的帮助下,小华重新回到学校。但是,后来我们了解到因为自身以及家庭各方面原因,小华在2020年的5月已经退学外出打工,小华母亲每月给小华提供一千元的生活费用。
通过小华的案例,可以反映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的孩子产生认知、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心理发展的异常,当然,也有的孩子变得异常坚强和勇敢。
留守儿童是一个群体,是一个集合名词。在这个群体之中比较明显的有两类人。第一类孩子与大多数孩子无异,甚至在思想上要高于一般孩子,他们乐观坚强,懂事坦荡。知道关心家人,关爱他人。生活虽苦,但他们苦中作乐,坚强与勇敢让他们永远保持着微笑,这些孩子也是留守儿童,但常常被我们忽视;第二类就是心理自我疏导不够的孩子,正像我们了解的那样,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本质上他们也是向往童年肆意,天真烂漫的,只不过没有遇到真正懂他们的人罢了。
留守儿童不是都有心理问题的,社会不应再给他们过于沉重的标签。因此,在对于留守儿童的表述方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下面仅就部分留守儿童,也就是第二类留守儿童,作详细的分析报告。
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时,我们需要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是什么?留守儿童有什么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在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期间,针对留守儿童以及其家长、学校等群体进行观察以及调研,问卷主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吃、住、用,与父母联系频率以及情感情况,与朋辈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方式,目前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学习情况,学校以及老师对其关心程度,自己的微心愿等十几道题目。题型为选择和开放问答两类。目的在于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现状。
通过问卷调研以及观察发现,留守儿童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儿童数量大。其中主要分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单亲和孤儿三种情况。父母其中一方外出打工占比超过50%。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共就占总数的70%以上。这些儿童要么缺乏父爱,要么缺乏母爱,尤其在对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爱护,由此,他们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2、监护不能落实,隔代教育的弊端显露。隔代监护,一是年龄、心理差大、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隔代监护过度溺爱,对儿童的行为不加以管束,儿童出现问题时多是轻拿轻放;或者是孩子出现问题时,只要祖辈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
3、父母亲情淡薄。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联络较少,亲子关系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或因为没有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或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就不常与孩子联系,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淡薄。
4、学校以及老师关注太少。留守儿童应该是学校以及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从调查看,学校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另外,学校老师无法准确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并运用专业的心理辅导等方式加以帮助解决,通过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也发现校园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校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己专业的知识以及工作技巧,发现青少年的问题并进行个案辅导。
5、学习压力以及心理压力都很大。60%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35%的留守儿童明显学习成绩不好;通过观察分析,其中有一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其祖辈监护人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辅导作业的能力,更严重的是大多祖辈监护人根本没有辅导作业的意识,而是认为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但实际上,儿童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外界影响力也很大,如果没有家长在旁,对不好的行为进行指正,很容易出现偏差,比如不写作业、旷课等情况。本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留守儿童的压力是来自多方面,随着压力越来越大,以及面临与家长之家、朋辈之间的关系、学习等多方面的问题,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通过调研、观察发现,第二类留守儿童多出现以上情况,那么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能提供什么帮助?
1、学校方面
通过学校层面,了解学校内的留守儿童信息,由学校老师组成志愿帮扶小组,保证学校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通过师生一对一的互结对子,实施帮扶。充分了解儿童的情况,学校以及老师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对留守儿童学习以及生活上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指导。
2、父母层面
人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正确的教育孩子,家长需要形成正确的养育观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开展亲子关系线上、线下互动小组,通过开展小组、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亲子之间的联系,形成良性的互动以及提高亲职能力建设。
3、学习辅导方面
通过链接第三方资源,帮助存在学习问题的留守儿童,通过第三方教育机构,免费为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智能开发等课程,纠正学习行为,提高学习能力,减轻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以及心理压力。
4、家长课堂
在学校的帮助下,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家长课堂,邀请家长以及祖辈监护人参与,对家长教育理念以及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对隔代教育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加以指正,通过课堂让家长以及祖辈监护人掌握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引导孩子的积极进取心,如何让孩子的品格以及人格得以自我完善等。让家长以及祖辈监护人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成功教育并非让孩子完全自由成长,而是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孩子进行兴趣引导,充分开发孩子们的潜能。
留守儿童不是都有心理问题的,社会不应再给他们过于沉重的标签。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来共同解决。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编辑:孟娅婷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