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社工评估:完不成的指标能成为目标吗?

接近年底,各种评估不断。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同一个项目、同一个指标、在连续几年的评估中,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值得说明的是,这是一个较大的项目,承接项目的不止一家组织,执行项目的也并非一个项目点,但是依然无一幸免。这不由得会引发思考:达不到的目标能成为目标吗?

社工在设计项目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用SMART原则。其中的A指的是“可达到的”。如果达不到,我们会认为,这个目标是存在问题的。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一个班级里老师给所有学生定下了90分的目标,结果三年下来,没有一个学生在任何一次考试中达到了这个标准,那我们是否可以说“90分这个目标对于这个班级来说是不适用的”?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一个很著名的“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论。该理论说如果能把桃子(目标)放在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地方,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跳一跳的这个距离,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对此笔者深以为意。但是这个桃子如果在学生“跳一跳”甚至“使劲跳”都摘不到的地方会如何呢?

心理学家塞利曾经做过一项著名的实验。他把狗关在笼子里,铃声一响,笼子就会产生电击。起初狗会因为电击而想逃出笼子,但是它是无论如何也逃不出来的。几十上百次的电击无法逃脱之后,打开笼门,铃声一响,狗也不会想办法逃出,而是趴着绝望着等待电击。更可怕的是,当电击真正出现的时候,狗也不再会尝试逃出笼门。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我想,一个无法让人达到的目标,即使不会产生让人悲观与绝望的想法,也绝对会阻碍他发展向前的脚步。那么前面提到的,那个多年、多组织、多执行点都无法取得好的成果的目标本身,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呢?这是一个值得所有社工,尤其是资方与评估方去思考的问题。

编辑:吴啊日查socialworkweekly.com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社工评估:完不成的指标能成为目标吗?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