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志愿者发展探索

以守护家园,社区清洁推动海韵社区志愿者团队培育项目为例

文/惠州大亚湾区一窗灯火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林瑞俊 苏德玲

一、服务背景

海韵社区位于霞涌街道,东至霞涌墟镇,西临石化区,南面临海,北至北环路口,辖区面积共计0.481平方公里,是一个新成立的城市社区。社区共管辖泡泡海家园、海韵雅苑、小城故事、香海湾、浅水湾、惠炼家园、伟基小区7个物业小区。随着街道构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的全面推进,居民关注公共治理、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是目前尚缺乏能发挥或者结合个人特长的服务活动。

同时,在社工的社区漫步过程中,得到许多社区居民向社工反映,小区绿化带里时常有垃圾和玻璃碎没及时清理,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的话,就有可能会误伤到日常在社区里娱乐的儿童及长者。偶尔会有热心的社区居民发现后亲自去清理,避免儿童在玩耍时发生不必要的损伤,但是仅靠社区居民去发现是不够的,社区里的卫生环境需要靠大家去自觉维护。如果有一只固定的队伍,提供定期的监督和清理,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因此,社工就计划以资产为本的视角为指导,在社区党委班子的引荐下,积极发掘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小区物业以及社区未曾开发的志愿者资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丰富三个结构层面促进社区志愿者的培育。围绕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的议题,组织志愿者参与,并提供鼓励、支援和培训,打造一支具有特色专长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良好的社区公益氛围。

二、服务策略

随着大亚湾区政府对社区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区内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在2020年,在推出18个新社区的同时,区民政局邀请社工团队进驻社区,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并为社区的建设和服务增添了新的活力。社工在社区提供服务,其自身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是相当有限的,很多时候社工仅靠自身的力量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社工需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特别是在新进驻的前提下,而社区志愿者是社工开展社区服务时的重要资源之一,所以社工在社区层面培育社区志愿者就显得格外重要。本项目在资产为本的视角下进行社区资源发展和关系构建。

资产为本视角下的社区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资产为本,即强调不是由社区问题或需要出发,而是由社区拥有的资产或优势出发来介入社区;二是内在取向,即强调社区居民自身参社区发展的能力;三是关系构建,即强调居民和社团之间的接触,以及各种网络关系的建立。

海韵社区的志愿者培育项目以资产为本的视角为指导,分别从资产发掘、能力提升、关系构建三个层面采取相应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丰富的服务策略。

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引荐社工,发掘社区资产和促进社工与社会利益相关方建立关系。

第二:围绕公共议题,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系列志愿服务行动。

第三:开展系列志愿提升服务,提升社区志愿者的服务能力。

第四: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构建志愿服务网络,促进志愿者的社区参与。

三、服务介入

(一)社区漫步,掌握社区资源

海韵社综的大亚湾社工,初进驻时,和社区管理部门同在临时办公区域办公,在先天活动场地不足的限制下,让社区居民熟悉自己、社工熟悉社区、建立关系是初期的服务核心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服务已全面铺开,居民参与意识不断提高。

团队人力成本有限是客观事实,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工+志愿者+社区组织”的联动模式,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社工团队穿上绿色马甲。带上项目宣传折页,每周定期走访社区。因为区民政局也为志愿者提供了专属的红色马甲,因此社工在开展社区漫步时,均有邀请志愿者穿上马甲参与,于是“蝴蝶效应”出现了,开始有志愿者主动咨询如何成为志愿者、怎么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由此推论,社区有心参与志愿服务的人群是存在的,“红马甲”成为了潜移默化的存在。

每次当社工漫步社区,结合居委提供的社区基本信息了解得知,社区资源甚是丰富,但如何将社区资源转化为志愿服务,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从而推动社区治理?志愿者团体培育的想法萌芽就此产生。

(二)居民反馈,社区认真聆听

当社工与社区居民的关系逐渐建立,“绿马甲”越来越得到居民的认识。在一次偶尔的小区走访中,一群长者主动找到社工,提到居住小区内外的草丛中有很多垃圾的现象。社工和老人一起前去查看,发现情况属实,垃圾不仅有口罩、胶瓶、纸巾甚至还有玻璃。而随着社工的继续探究,发现有几个小区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居民对此表示,希望自身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希望社区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希望有更多力量参与到保洁工作中。

社工收集了相关的情况,在每周和社区居委的联系会议上,主动提及这个问题,得到社区居委的高度重视,派遣工作人员,联同社工一同前往核实。随后,居委和社工一起探讨,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情况,让该公共卫生问题得到更好的处理。社工提及培育志愿者团体培育,()从公共卫生的议题介入,从招募志愿者开始,推动卫生活动开展,成立志愿服务队,联动社区组织志愿队一起制定清洁行动计划,定期进行清洁行动,同时在辖区内开展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活动等,提高居民意识。双方一拍即合。

(三)社区引荐,牵线社区联动

自从海韵社综与社区居委一起进驻后,社工就和社区工作者紧密串联在一起,海韵社区的负责人常说:“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与社工分工不分家,大家是命运共同体,同一公心,扎根社区服务。”社区负责人对社工在志愿服务上的专业手法颇为认同。以推动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为契机,社工曾多次介绍社区资源丰富,志愿服务是一种新的社区参与方式。把握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是有利于社区稳固发展的,为整合社区资源,海韵社区牵线“社区+社工+社区志愿者”联动。社区负责人推荐社工会晤小区物业、社区老人代表、居民代表,社工抓住机遇,介绍系列志愿服务的力量及志愿服务发展的必要性。海韵社区策划开展大型的社区活动,也邀请社工参与,如2020年9月29日晚开展的“砥砺前行、点滴为民”新时代·新社区·智慧海韵的大型活动,就创造机会让社工在现场摆放服务宣传和志愿者招募的摊位,在这场超过400人参与的活动中,推动志愿服务宣传和志愿者招募。

(四)系列培训,提升志愿能力

完成公共议题评估,完成志愿者招募,组建了一支以老人为主要成员的志愿者队伍,并不意味着这些志愿者能马上提供有效服务。志愿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的精神,这些老人都因为心系社区公共卫生而积极参与,但对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专业知识、基本技巧了解等掌握得并不全面。因此,社工在初期,聚焦于让志愿者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为此,社工采取多元的培训方式:第一,掌握基础培训,如志愿者自我认知、志愿精神与文化、权利和责任等;第二,设计骨干培训课程,主要是招募志愿者队伍的骨干,开展团队组织管理、个人素质培养等;第三,社区公共服务课程。培训内容多样化和多层次,且结合老人为主的志愿服务队的特点和文化特色,让他们在培训中提升了服务技能、理念和自我素养。在开展了基础培训后,组织志愿者于7月开展了开展社区“绿色家园,环保有我”清洁家园活动,随后再配合活动的情况,组织志愿者们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继续策划培训课程,持续培训内容。在10月份的第三场社区清洁活动过程中,一位参与了骨干培训课程的老人在活动中成功招募了8名新志愿者,他说:“我是被社工找来的志愿者,曾经以为自己跟随子女来到新城市,退休后会无所事事。听着社工不断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者活动,都感染了我。我做志愿者的照片被社工作为新闻稿的素材,感到很幸福,我把这篇新闻稿传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这更加推动了我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今天那几位朋友来问我,我不仅告诉他们这些活动很重要,还分享了一些理念,还分享了我的朋友圈,邀请他们一起参加,社区卫生人人有责。”

(五)老友记助力,发挥特色专长

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以社区为服务平台,不仅可以发挥一技之长,更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才能。海韵社区的长者,大部分是随子女来惠的退休老人,他们部分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是对社区环境最敏锐的群体之一,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他们参与社区服务,不仅充满爱心且各有所长,利用了自己的精力和经验为社区服务,也有利于社区人与人的沟通。通过加强与他们的互动及交流,促进社区长者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实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保证志愿服务的实效性。为此,社工通过掌握他们的状态,从立足社区公共议题出发,结合他们的特长,开展专门服务,发挥“便民无极限 服务零距离”。例如有些长者能歌善舞,就邀请他们在志愿服务宣传活动中担任文化表演,以歌艺吸引注意力,增强宣传效果。有些长者文字能力出众,就邀请他们负责文案策划。有些长者擅长组织,就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担任小组长,管理成员运作。在海韵社综推动志愿服务形式和服务项目的创新和拓展下,通过社区卫生这个公共议题为契机,让有心有力的老友记们得以社区参与,既能增强志愿者队伍与社区居民的接触,有助于志愿者队伍与社区居民间的关系网络的建立。

截至目前为止,已开展了8场宣传及招募活动,7场志愿服务活动,5场主题培训服务,以及2场志愿者团建。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构建志愿服务网络,促进志愿者的社区参与,线下:每月邀请志愿者参与社工月工作例会,讨论当月社区问题和介入计划。社工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公共服务的交流会,活动后组织志愿者分享和反思。线上:组建志愿者交流群组,定期在群组发布讨论议题或问题咨询。

四、服务反思

(一)社区资产联动需要坚持

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性事业,需要用社会化手段整合各类资源。海韵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主推力,是海韵社区的居委会、是居委会负责人,人力资源有效维护和联动的全程主导是海韵社区的大亚湾社工,但社工与社区资源关系构建比较吃力,社工的力量较为单薄。一方面,社工并非社区专职工作者,在社区资源上的调动容易显得被动;另一方面,部分志愿者会提到志愿者间的联动较少、志愿者队伍间的联动较少,不利于社区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也不利于志愿者队伍间的情感交流,所以在发展志愿者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实时跟踪服务计划。以社区公共议题介入,推动志愿者定时参与志愿服务,虽然不能定人、定点,但仍有利于将志愿服务团队的效能感得到体现,同时结合社区的小、中、大型活动,以及组织志愿者团建,志愿者培训,从而提高志愿者对社区的归属感。

(二)激励制度有待完善

在发展志愿服务过程中,激励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固然,志愿服务并不全都期望被表彰,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社区参与,是值得被表彰的。表彰志愿者的服务,是能有效唤起社会良知、推动社区治理、促进更多人参与等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海韵社综还未形成成熟且明确的志愿服务激励制度,目前沿用的是简单的团建、培训和颁发荣誉证书表彰的简单化手段,受表彰者虽然获得荣誉,但是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为此,探索持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是海韵社综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例如,社工正在尝试,在活动开展前,向志愿者发放正式的邀请函,活动结束后,发送感谢的信息,通过网络展示服务剪影,提升志愿者得归属感,提高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继续探索发展方向

随着对社区的持续熟悉,随着和社区各持份者关系的继续深入,海韵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领域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在其他公共议题上有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参与。诚然,有些领域过于僵硬,束缚了部分志愿者的活力,且项目创新活力有限。社工在未来,希望可以结合海韵社区居委对社区的定位,继续尝试服务开发。也希望在前期的良好合作基础上,继续广受欢迎的服务项目。例如海韵社区开展过的大型文化活动,社工可以配合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一是可以导文化理念,宣传社区文化志愿活动,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二是发展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可培养社区文化队伍甚至联动社区商业组织,汇集成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促进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资源的整合,支持和培训丰富且精益的志愿服务队伍,激起志愿者的爱心,推动社区参与,是一件非常有趣且有必要的事。

编辑:吴啊日查socialworkweekly.com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志愿者发展探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