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风雨同舟路

——车祸患者康复之路的个案介入

一、案例背景

(一)个案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名字:李某

性别:男

年龄:35岁

(二)个案背景资料

接案的原因:服务对象由于去年发生车祸,导致行动不便,需要靠轮椅行走,为此,服务对象失去了工作,生活也需要别人来照顾,加之由于车祸对头部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服务对象现在讲话结巴,头脑不清醒的后遗症。由于突发生活变故,导致服务对象情绪大变,经常出现对妻子施暴的情况,后来有次服务对象的妻子报警,从而转介到工作员这边,经过初步了解后,工作员开始接触服务对象,并且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展开深入的介入。

家庭资料:服务对象父亲早逝,母亲也年事已高,在老家帮忙带小孩,有一个姐姐和哥哥,但是自服务对象出事以后,彼此之间就基本没有往来。服务对象出生贫困家庭,很晚才结婚,工作基本稳定,家庭也算稳定。

人际关系:自从出了车祸之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服务对象的人生陷入困境;据服务对象妻子透露,服务对象出事之前,人缘都还挺好的,是一家公司的水电工,家庭也算美满,但服务对象出事之后,基本就没人来看望过他;

健康状况:大腿偏瘫,行动需要依靠轮椅,头部受伤导致说话不流畅,视线模糊。

情绪状况:由于突发生活变故,导致服务对象情绪大变,经常出现对妻子施暴的情况,并且服务对象目前处于极度悲观的现状,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愿意接受康复治疗。

二、问题分析

(一)社会支持理论分析

社会支持理论涉及正式支持支持与非正式支持两个方面。正式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团体、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非正式支持是个体所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

问题现状分析:服务对象由于突发车祸事故,导致人生发生巨大的变故,内心的心理创伤一直困扰着他,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问题,从而尝试自卑、消极和悲观的生活情绪,因此根据社会支持理论,在为服务对象开展个案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积极链接正式的社会支持体系(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等)的政策帮助,还要积极重视和动员非正式社会支持体系(亲属、邻居、朋友等)关怀和温暖的作用,帮助服务对象从心理上增强信心,增强其应对困难的能力,学着融入社会与接纳自己;另一方面,帮助其利用有效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缓解服务对象目前的生活压力。

(二)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一些先天需求,人的需求越是低级的需求就越基本,越与动物相似;越是高级的需求就越为人类所特有。同时这些需求都是按照先后顺序出现的,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即需求层次。

问题现状分析:目前服务对象不管在身体健康、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需求都得不到基本的满足,因此,工作人员在介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从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逐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但是,在整个介入的过程中,也不能只是简单的将重点集中在服务对象的生理需求层面,应该抛开问题的表面,看到深层次的需求,比如,服务对象由于生理需求层面而引发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等,所以,工作人员在介入的过程中,应该把其他层面的需求都要充分考虑到位,例如:服务对象的心理层面的需求等;只有充分把服务对象的各方面需求都考虑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利于工作人员开展服务。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缓解服务对象目前悲观的情绪,促进服务对象积极面对生活;

2.协助服务对象学习康复治疗的方法,促进服务对象身体的康复;

3.构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协助服务对象获得正式支持支持与非正式支持;

4.协助服务对象学会如何与妻子沟通,改善服务对象夫妻双方的关系,发挥家庭治疗系统的作用。

(二)服务策略

1.基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工作员运用个案工作的以人为本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及心理动力模式,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帮助其养成健康的锻炼方式,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鼓励开阔交际圈参加更多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服务对象日常生活,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身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2.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工作员在运用个案工作中的行为治疗模式理论、危机干预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及心理社会模式,通过情绪疏导缓解服务对象焦虑、恐惧和紧张的情绪,改善服务对象的认知和非理性信念,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四、介入过程

第一阶段:积极倾听,舒缓服务对象情绪并与其建立专业服务关系

访谈内容:当工作员简单了解服务对象的困境后,工作员在其妻子的带领下,第一次下户与服务对象见面。当服务对象看见工作人员的到来时,有些抗拒和不安的情绪,主要表现在头一直低着,不愿意与工作人员有任何眼神交流,更没有语言方面的交流。工作人员也并没有急于与服务对象交谈,只是简单的蹲在服务对象轮椅旁,亲切的问候他,让他真正感受到工作人员对他的关心,让他感受到一丝的温暖。在第一阶段的介入过程中,工作员更多的主要是充当倾听者和陪伴者的角色。工作人员尽可能地运用同理心,共情的方式与与服务对象产生共鸣,引导让服务对象把自己内心积压的情绪宣泄出来,在倾听和陪伴的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建立彼此牢固的专业关系,为后期的服务开展,奠定好基础。

服务小结:在整个第一阶段性的介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急于对服务对象的介入,更多的是引导服务对象对情感的宣泄与让服务对象感受工作人员对他的关心,让他信任工作人员。虽然在前期阶段,服务对象并没有对工作人员有太多的交流,但随着服务的深入,服务对象开始向工作人员吐槽命运的不公,对生活的绝望等负面情绪,这已然是一次很大的突破,工作人员及时回应服务对象,给予他情感的陪伴和情绪的疏导,让服务对象开始有了正向的改变;

第二阶段: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康复计划,积极勇敢面对生活

访谈内容:通过第一阶段性的介入,服务对象开始有了正向的改变。“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如果我还这样自暴自弃,那就浪费你们的一片苦心了,我会积极配合,尝试勇敢的去面对”;服务对象向工作人员说道:工作人员通过其妻子了解到,据医生透露,服务对象目前需要慢慢的康复训练,每天需要对腿部肌肉进行锻炼,还是有希望能够重新站起来的。工作人员抓住这一“希望”,将这个“希望”注入给服务对象,经过工作人员不断的思想介入,服务对象开始逐渐的接受建议,并且开始使用拐杖,慢慢地摆脱轮椅的依赖,一步一步的走动,进行康复训练,工作人员也通过网络搜索了一些科学的康复治疗,让服务对象慢慢的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服务小结:在第二阶段的介入中,工作人员重点抓住“只要坚持康复训练,还是有希望能够重新站立起来的”这一希望。给服务对象注入一丝希望,并且通过这一“希望”,让服务对象更加愿意配合康复治疗,对服务对象的信心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伴随着慢慢的锻炼,服务对象的腿部力量正在逐渐的加强,服务对象的心情也有所改善,逐渐满足他身体康复层面的需求;

第三阶段:为服务对象链接社会资源,重新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访谈内容:工作人员在持续的介入过程中发现,服务对象由于突发事故,车祸的创伤一直困扰着他,因此,工作人员通过链接心理咨询师,为服务对象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在第一次开展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并不怎么愿意去,经过工作人员不断的劝导和心理咨询师专业的辅导下,服务对象逐渐愿意去,并且每周去一次心理辅导。伴随着心理咨询辅导的介入,服务对象逐渐打开心扉,也开始愿意与人接触,开始愿意与旁边的邻居交谈,没有像以往那么封闭自己了。

服务小结:在这一阶段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为服务对象链接各种资源,开始进入心理康复治疗阶段,在服务介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链接心理咨询师为其提供心理辅导,舒缓由于车祸给他带来的心理创伤;通过链接社区残障人士康复中心,为其提供身体康复治疗的同时,让他开始逐步重新融入群体社会,参与集体活动,缓解他孤独、寂寞的状况,满足服务对象的文化娱乐需求;

第四阶段:改善夫妻关系,营造温暖家庭氛围

访谈内容:伴随着服务对象突发事故,整个家庭陷入一场无休止的困境之中,夫妻双方的感情也发生了各种挑战。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家庭因素对于服务对象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在介入的过程中,也重点关注家庭氛围的建设。据与其妻子访谈中了解到,夫妻双方感情还算挺不错,但是由于车祸后遗症导致服务对象时好时坏,情绪很难控制,加之生活条件贫困,她内心也遭受很大的压力,家庭氛围一片冷清。目前,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都是靠其妻子收废品维持生活。后来,工作人员通过某次机缘巧合的机会,给服务对象的妻子找了一份兼职工作,勉强弥补了一下家庭开支,对于整个家庭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伴随着经济来源的增多,夫妻双方的心情也随着好转,夫妻感情也开始升温。

服务小结:在这一阶段的介入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关注家庭对于服务对象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并且充分考虑到影响家庭以及夫妻感情的各方面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成为重中之重。经过多方的努力,服务对象的家庭收入得到一丝丝的改善,夫妻感情也开始有所升温,在一次工作人员下户看望服务对象的时候,工作人员看见服务对象正坐在轮椅上,和他妻子一起整理刚收拾回来的废品的画面,看到那么温暖和谐的一幕,工作人员内心有些感动。工作人员还打趣的向服务对象开玩笑说:李叔,其实你还是很心疼张姐(服务对象妻子)的嘛,都一起帮忙整理收回来的废品。”李叔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但从他笑容上看到了亲情的温暖。

五、评估

(一)评估方法

1.服务对象反馈:在一次与服务对象聊天的过程中,工作员对服务对象做了一次访谈调研,主要是想了解服务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个案介入,对生活悲观的情绪是否有所改善。服务对象由于身体康复逐渐好转,整体精神面貌都得到改善,据服务对象口述服:感谢这段时间的陪伴和鼓励,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2.观察法:在整个服务后期,工作员在后期随访的过程中,观察到服务对象的情绪以及身体康复都得到了明细的改善,对待生活也由开始的消极悲观到后来的积极配合,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和提升。

(二)目标成效评估

在整个服务介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充分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与方法技巧,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来充分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与潜能,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其在心理问题方面的需求,使其恢复自信,积极接受康复治疗;服务对象由从一开始的抵触、消极甚至是悲观的情绪中,逐渐走向积极、乐观、勇敢面对生活态度的改变就是整个服务介入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整个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重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让服务对象得到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其次,工作人员通过家庭治疗,为服务对象重新营造温暖的家庭关系,让服务对象内心感受到家庭带给他的温暖和社会带给他的关爱,有利于服务对象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憧憬。

六、结案

(一)结案原因

通过评估发现,服务对象的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车祸后的心理创伤得到有效的改善,经过工作人员以及各方资源的介入,服务对象不仅能够积极接受康复治疗,而且开始接纳目前的现状,重新认识自我,对未来的生活重新充满信心。由此可见,工作人员经过各方评估和与服务对象商量后,可以结案。

(二)后期随访计划

工作员不定期的与服务对象保持联系,了解服务对象近期的生活情况,适当的给以服务对象一些情感支持,并且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联系的次数,处理好离别情绪。

七、专业反思

(一)社会层面关注度不高,导致资源整合力度不大

工作人员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资料链接的重要性,但在整个服务中,由于工作人员个人能力有限以及一些社会政策局限的因素,导致为服务对象整合的资源非常有限,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服务的过程中更多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没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没能实现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对服务对象的康复治疗起到一定的阻碍效果。

(二)社区康复条件有限,影响服务对象的康复

在整个个案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的身体康复是整个介入解决服务对象问题的关键,但是由于社区的康复条件有限,导致服务对象不能很好的接受相应的康复治疗,从而影响整体康复进度。

(三)工作员个人专业能力有限,影响整体服务成效

在本次介入服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服务对象心理问题进行介入,但是服务视角过于局限,仅仅只是以服务对象为主,缺乏对服务对象同辈群体以及家人的深入介入,所以,在整个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中,不够完善和齐全,从而导致服务对象在康复过程中,社会支持网络发挥的作用欠佳,影响服务对象的康复治疗;

作者简介

杨文军,中共党员、国家助理社工师、社会工作本科学历、5年社区工作经验,现任深圳市光明区和合社工服务中心驻东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主任/督导助理。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风雨同舟路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