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概念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包括了社会工作伦理和价值观的本土化、方法技术的本土化、组织形式的本土化等。伦理和价值观的本土化是指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政治文化等要求下,做出适合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有侧重的提倡和不提倡;方法技术的本土化是指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在中国人群特质和社会需要的要求下,做出于中国人群乐于或便于接受的技术方法的突出使用或不突出使用;组织形式的本土化是指在中国国情要求下,开辟社会工作落地实践的具体载体和服务内容的实施形式。
党群服务中心与社会工作专业的结合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组织形式的突出代表。
自2013年起,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街镇、村社等逐渐建立起了党群服务中心,主要功能是提供社区居民办事、休闲、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等的场所和联系枢纽。在有社工服务的地区,党群服务中心则主要由社工来组织开展相关服务,并在此过程中取得了大量的成绩,比如社会工作先发地区的社区专案、三社联动项目、社区组织培育项目、党建服务项目等大多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起来的,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认可。
六七年来,服务于党群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超过从业社会工作者的一半以上,如果计入一些持证的社区工作人员,这一比例甚至会更高。在社工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组织形式。乐观的社会工作者会认为这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大繁荣的一种标志,乃至引申出未来的中国社会工作一定是在党引领下来开展的,或者说一定是在组织(部)引领下来开展的,名曰“党管社工”。但从前线社会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或许并不是这样。
二、问题分析
(1)党群服务社工的规模虽大,但并不是全部的社工
党群服务中心为一半以上的社工提供了工作岗位,但在社工服务开展较为丰富的地区,同时也会有众多不在党群服务中心供职的社工,他们发挥的作用往往并不比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工小。比如广州,一直以来坚强的保持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的分设;深圳除了党群的社工以外,还保留有众多的妇女儿童服务社工、青少年服务社工、学校社工、医务社工等;内地如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也均保持了党群服务中心和专门领域社工服务的分设。
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形式,除了党群服务中心外,还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青少年中心、妇女儿童之家、老龄之家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家庭服务、青少年服务、妇女儿童服务、老年人服务等的服务场馆覆盖率可能没有党群服务中心那么高,从业社工人数可能没有党群多,但在实践中,往往是更少的社工承担更大体量的服务目标和服务内容,社工的专业素养往往也较党群项目更高。
(2)党群项目大批量设置,形成了社工专业内涵的虹吸效应
一半以上的社工快速进入党群这一本土化的组织形式,使得社工专业和服务的聚焦迅速定位于社区、党建、志愿者等极少的领域,尤其是党建服务领域。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服务为突出要求,以社区治理为主要内涵,发动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社会公益资源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社工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使用的专业方法是社区工作和团体工作,需要迅速补充的知识是党建相关知识、国家行政的相关知识,疏于锻炼的是个案工作、外展服务工作以及家庭、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专门对象的服务工作。
六七年来,越来越多的社工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知识结构:党建工作蒙查查(刚刚懂一些)、家庭工作很困难、妇女儿童工作还在学、青少年工作会一点、老年人工作不上门、残疾人工作没见过。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突出成绩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带来的是针对于个人和家庭提供服务方面的社会工作专业内涵的缺失,社会工作者服务能力的断层和逐渐退化。
(3)党群服务中心越来越难以得到社区居民切身的价值认同
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理念,包含了为党员群众服务的要求,也包含了党和政府对社区治理和规范的要求,所以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聚焦于行政概念,而非典型的群众需要。如扶贫是当前党群服务的最大的主题,但事实上国内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地区都在城市,且往往是城市中经济社会条件较好的区域,这样的党群服务中心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呢,组织物资捐赠、推介扶贫对象地区的农产品、组织“有经验的社工”到贫困地区宣传社会治理经验、扶贫事迹宣传促进社会向心力等等,但是这些与切实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居民是关系甚小的。他们突出的需要,往往在于婚姻家庭关系、子女教育、老年人赡养、居住地的社区参与等等,而这些,恰恰是党和政府广义的行政概念不能有针对性的回应他们的内容。
社工的工作内容及所蕴含的价值倾向,越来越脱离眼前的居民的实际需要,空泛和务虚的论调,越来越难以获得社区居民切身的价值认同。
(4)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的发展,不可能涉及到全部的社会服务领域,要求必须有更多的社工在具体的社会服务领域发挥作用。
党群服务中心的起始点来自于社区治理的推进、党员的社会服务的要求、党员和居民群众密切联系的要求。它是一定时期内促进社会治理结构优化的一项措施,在未来仍有可能继续深化,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从目前的着重于党员培训教育、社区治理专案、社区组织培育、社区志愿者管理等内容,逐渐深化到社区内贫困、残疾、单亲、高龄等特殊人群的服务,但如以党群为基础,逐渐拓展到服务于整个地区的普通居民的婚姻家庭关系、妇女工作、儿童青少年教养、养老服务、外来工服务等则不太现实。
实践中,共青团、妇联、工会、残联等人民团体,民政部门的一些专门委员会,卫计部门、教育部门等往往会逐渐组织起针对自身特定服务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推进。
党群服务中心可以与这些部门形成资源共享,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服务水平也不会很快提升到满足特定对象需要的程度,这就要求必须有更多的社工在具体的社会服务领域发挥作用。
(5)以国际经验来看,针对具体服务对象领域提供服务的社工更多。社工并不反对政治,相反在国际上,社工参与政治的情况反而是一种常态,如社工奥巴马,多年后当选了美国总统;社工林郑月娥,目前是香港特首;一些社会运动,也总是会有社工的身影。同时,越来越多的社工倾向于从事社会工作行政或社会行政方面的工作,北教版《社会行政》载录美国社会工作者有意向从事社会工作行政方面工作的比例高达70%。(90年代统计数据)
但是社会工作从业者最多的领域仍然是儿童工作、青少年事务工作、婚姻家庭工作、老年人工作。社会工作实务在这些领域也积累了最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意向从事社会工作行政或社会行政方面工作的社工,在实践中最终实现的,终究还是占了少数。
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科学,其最为直观的作用仍然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作为社会学者通过政策实践来间接的推动社会环境改善,这两者是有明确区别的。
(6)党群服务中心的组织形式促成了居民群众的初步认同,这成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标志性起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繁荣则有赖于具体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的广泛开展
过去我们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不成熟的本土化,比如全盘引进香港、国外的社会工作经验在国内先进地区进行植入,依靠社会包容力,逐渐实现群众对“西化的”社会工作的认同,这从本质上不能成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因为这和西医在中国的推广运用相似,归根结底还是西医。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起点,在目前看来,是党建服务的开展和党群服务中心的广泛建设,是第一次以中国本土化的政治思想、社会治理理念来构建一种组织形式,去承担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作用发挥。
但这只是一个引子,社会工作专业的更大比例的如伦理和理念的本土化,技术方法的本土化,或许还未明确开始。那么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繁荣,其实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要去走。
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价值观、方法技术均来源于具体的服务领域的实践,即没有写在书本上的价值观、也没有写在书本上的技术方法,那么社会工作伦理和价值观、技术方法的本土化,必然的只能通过在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而且只能通过党建服务、家庭服务、青少年服务、儿童服务、妇女服务、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医务社工服务、学校社工服务等具体的服务领域的工作来不断积累形成。
三、总结和结论
(1)党群服务中心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突出形式,但不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全部形式,行业对此认识清晰。不足之处在于过多的资源和从业者投放到党群服务中心,造成了社工从业者在某一综合领域的臃肿,社工其他专门领域服务力量的不足,社工专业内涵的缺失,社工服务能力的断层和退化,社工服务内容蕴含的价值观逐渐脱离居民群众的切身需要。
(2)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发展,会逐步开展一些浅层面的婚姻家庭工作、妇女儿童工作、青少年工作、老年人工作、残疾人工作等,但不可能覆盖到全部层面,也不可能充分满足居民的需要。实践中,需要通过共青团、妇联、工会、残联、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卫计部门等逐渐引导细化社会工作服务具体领域的工作内容,以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的完整。
(3)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工作实务聚焦于社会行政层面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长期发展仍应当回归社会工作的本质,即针对于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具体的问题的解决。并通过在针对婚姻家庭、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医院、学校等具体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伦理价值观、技术方法的本土化改善,以促进社会工作在实质上的遍及和繁荣。
四、意见和建议
(1)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应当在践行政府职能的同时合理布局不同的服务内容和组织形式,以保护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多层面齐头并进,因为上述多层面齐头并进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才可以在实践中更加有效的维护社会工作服务进步的潜力,更加贴切的满足居民需要,这是有利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效益最大化的。
(2)社会工作者要正确看待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完整理解伦理价值观、方法技术、组织形式等方面在社会工作服务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不可偏颇的看待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某一阶段或某些个例的现象,以误判社会工作发展形势。
(3)社会工作研究要进一步走在社会工作实务前面,从宏观的层面去探究前线工作“灯下黑”的原因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引导社会工作本土化向新的阶段推进。
编辑:吴贤亮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