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议题与展望

朱竑,张博,马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议题与展望[J].地理科学,2019,39(01):1-11.

引言

  21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深刻的事件莫过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它终将导致城市空间的重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

——Saunders D. (2011). Arrival city: How the largest migration in history is reshaping our world. New York: Vintage.

过去的40年里,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乡-城人口流动。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统计,仅2017年就有2.44亿人口参与到这场迁移大军中来,其中乡-城人口流动占到80%以上。然而现行户籍制度,往往使得大量的移民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处于弱势和边缘化,导致大多移民转而采用“循环流动(Circulation)”的模式往返于城乡之间。在新型城镇化时期,流动人口作为社会予以关注的热点人群、国家重要战略之一,他们的“迁移”空间现象势必给中国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立足于国内移民地理研究的基础,批判性地与西方移民研究搭建对话空间和平台,结合当前中国崛起过程中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化与城镇化契机,通过对以下4个议题(户籍与人口流动,循环流动、定居意愿及家庭策略,社会网络和移民社区,迁移、流动性和移民的日常生活)进行梳理,把握迁移行为在个体、家庭、社区及城市尺度的某些规律性现象或出现的新现象,探讨未来迁移研究的方向、内容及机制等,以期为世界移民研究积累和贡献“中国知识”。

1.户籍与人口流动

  始于1958年的中国户籍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其本意主要是为了控制人口流动,从而配置资源和分配利益。然而,近年来户籍制度的改革却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地方政府设立的与当地城镇化进程中的政治、经济导向有关的“进入性门槛”取代了之前国家层面的“农转非”,这一举措对流动人口产生了持续的结构性影响。此外,尽管近年来户籍制度在逐步放松,但许多农民工并没有强烈的意愿放弃农村户口。相对于户籍来说,移民(尤其是低技能的城乡移民)更多地受到社会隔离和市场资源的歧视,例如户口制度所制造的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便是一个明显的排斥表现。

虽然具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也许最终会走向终结,但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很难简单判断户口制度是否只有负面影响。事实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落后于人口聚集的速度。渐进式的户籍改革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允许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城市的发展程度来调整和接受流动人口;另外,城中村的低价廉租房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压力,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须的劳动力。因此,相对于在微观层面被更多地认为发挥了消极作用而言,作为国家城市发展战略之一的户籍制度可以限制特大城市的无序发展,减少城市无限扩张而带来的城市病,同时通过大城市的涓滴效应鼓励并推进中小城市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发展历程中,户籍制度是否只有负面影响?

2.循环流动,定居意愿及家庭策略

  随着科技发展、通勤和通讯成本的降低,人的迁移行为已经从线性单向(从迁出地到迁入地)转变成为多次往返于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这种迁移方式被称为循环流动,即以家庭为单位的、动态的迁移过程,同时也是迁移结果,这直接导致了不同的家庭迁移模式。实际上,2014年Hugo就提出,循环流动将会成为亚非城市中流动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式,且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迁移的意愿并不一定能够直接解释(反映)实际的迁移行为。

对于移民来讲,影响迁移决定的因素错综复杂。首先,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看,迁移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移民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然而,由于中国城市社会的复杂性,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所得到实证研究的结论都大相庭径。例如:2017年Zhang等对中国西北部城市的研究则说明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移民更倾向于定居在少数民族社区,这表示目的地的文化环境有可能会影响移民的定居意愿。我们可以从地方特定资本(Location-specific Capital)的角度来解读,即地方特定资本把人“绑定”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由于迁移中伴随着城市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本产生的效益和利好有可能逐渐消失;其次,新劳动力迁移理论强调了家庭成员对于迁移决定的重要性,迁移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也是为了家庭风险最小化。特别是中国不同的家庭迁移模式实质是农村家庭内部成员重新分工的结果,家庭成员进入城市的目的仍然是最大程度地取得经济效益。所以,更多的家庭成员在目的地生活并不一定反映出强烈的居留意愿;最后,在迁移的输入地,移民对目的地城市的尺度(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类型(如资源型城市或产业城市)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偏好。

                                                                                                                                     ▲在迁移过程中,家庭如何对移民产生影响?

3.社会网络和移民社区

  社会网络的概念和社会资本紧密相连。在迁移研究中,通常认为社会资本产生于社会网络之中,所以社会资本可以定义为在社会网络以群组为资源的信息嵌入。但是,尽管这种基于社区关系的社会资本在迁移初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例如起步资金、住宿以及工作的信息和机会等等,且在这种支持体系下产生的不同尺度的社会结构(如家庭和移民社区)会进一步促进并鼓励迁移行为的发生。然而,这种资本往往是以脱离主流社会为代价,使移民丧失进入主流社会的流动性,而被锁定在特定的社区之中。这隐含了移民社区与主流社会发生了隔离而踏入了流动性陷阱。

当移民迁入城市时,由于户口制度的限制,他们很难获取同本地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因此,社区对于其在城市中长期居住有着重要影响。而社区关系(通常通过如邻里互信、互助、友好度及熟悉度等一些指标来测量)直接反映了其社会网络和资本在社区层面的积累。对于移民来说,他们的社会网络不局限于社区之中。在中国,移民主要的社会网络是通过非本地关系建立的,而移民-本地居民的关系被认为更加重要,因为这样的关系会影响到移民的城市融入。实际上,那些有着更广阔的社会和家庭网络的移民更倾向于成为个体经营者,其原因是社会和家庭网络使得个体经营者更容易融入目的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

                                                                                                                         ▲广州市康乐村集聚了大量的湖北籍务工人员。

4.迁移、流动性和移民的日常生活

  在全球化背景下,流动性“Mobility”已成为流动人口在不同的地理尺度最重要的社会特征。流动性不仅仅指人在实体空间的移动,更包含了人在流动的过程中赋予空间的符号化意义和表征,这些符号化意义和表征通过空间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移民不再被视为是一个被动的、等待被同化、被接纳的客体,而是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移民流动中的身份建构、情感和日常生活实践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中国的城镇化和人口迁移迎合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跨区域布局,城市的社会空间也进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从地方的空间(Space of places)到流动的空间(Space of flows),资本主义并未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衰败和消亡,它披起了全球化的外衣,将资本在空间进行整合并通过资本主义逻辑持续运作,而移民成为了资本主义利用空间扩张的工具。例如,家的研究往往会放在流动性和现代性的框架下,包括移民(游客)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来构建(消费)家,这种构建(消费)往往与对家和前现代的想象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抗交织在一起等。此外,由于移民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与情感依恋常常定义于不同的空间和地方,其地方感知与地方认同往往介于多个场所之间,在地方归属和情感上会呈现出一种“模棱两可(In-betweenness)”的状态。因此,移民的空间协商过程受到多种不同社会关系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新的主体认同并重新赋予空间新的意义而重构地方。

                                                         ▲周末的香港中环,菲佣们在为即将到来的选美进行训练。

结论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至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迁移数量和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移民和流动不断出现新的特征。因此,从移民与流动人口及其与地方互动的视角对中国新型城镇化运行的机制和质量进行审视是未来城市化和移民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对国内流动人口迁移中的户籍与人口流动,循环流动、定居意愿与移民的家庭策略,以及社会网络与社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此同时,随着新文化地理学中关于移民研究的“微观化”、“生活化”也预示着未来中国移民和流动人口研究的新方向,如何理解移民在个体层面的诉求将会是未来流动性研究的重点。最后,应该继续深化已有研究领域内容以加强对新时代人口迁移流动趋势研判,为政策咨询提供借鉴和贡献理论知识,同时探索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在移民研究中的突破。

撰稿|田 双

审核|陈贤斐

设计|陈浩然

内容发布及解释权作者所有。

若需转载请联系论文作者本人或编辑。

图表来源于网络及作者,非商用图侵删。

编辑:谷志磊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议题与展望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