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社区治理也谈标准化、精细化吗?我眼中的社区治理的前沿热点

推荐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闫加伟

来源 | 社邻家(ID:SheLinkJia)

华东理工大学唐有财教授既是理论学者,又是实践专家,他兼任徐汇凌云社区基金会的理事长,直接冲到了社区治理的第一线。他的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在“行动村”发布会后的社区自治论坛上,他谈到了这样一个观点:这么多年来,社区治理,理论研究上没有取得什么突破;但其实最关键的是实践,到底实践上怎么去突破,反而更加重要。

今天的社区自治,很多地方都在勉力探索,探索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空间。比如今天启动的“行动村”项目。

为什么社邻家会推“行动村”,因为今天大家都遇到这样的问题,社区里缺好的创新的项目。当下很多项目那么烂,那么糟糕?这就是社区痛点,针对这个痛点,就推出了“行动村”这个事。

“行动村”就是鲜活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好的实践工具,在这个小平台上,有一些很创新的、青年乐意参与的元项目,你可以复制;你也可以发起项目,把社区里的那些年轻人动员出来,把有成长需求的年轻人,比如大学生、青年创业者等通过社区项目动员起来,让他们在实践中操练自己。

像“行动村”这样的事情,一件一件一件在社区落地,然后,一个一个一个的实践领域在不断的突破。任何让社区治理变得可持续,变得低成本,变得有活力的事,都是最重要的摸索。

当前的社区治理,我眼中认为的前沿热点有这么几个:

No.1  低成本的社区治理模式

什么叫低成本?“行动村”就是低成本的模式。杨彬(上海金杨新村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讲的社区基金会的项目,出的钱都很少,但是社会效益特别高。

上海的治理成本太高了,从街道,到居委,到网格,如果方向是专职化的话,成本是不可能下来的。大量的公共空间在造,造完之后,谁来运营?如果说完全都是由政府购买第三方来运营,也是有问题的。

所以,什么是低成本的治理模式,怎么用更少的钱,能够激发大家的活力来去做这个事,这是第一个热点问题。成都在推社会企业、院落自治,背后是低成本的治理模式的探索。

No.2  社区内生活力的激发

社区有没有活力,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社区生态体系?我们怎么样让一个社区培育出一个好的生态体系来?钱的来源更加广泛,由各方面来出,而不是都是由政府拨款。

社区基金会,也不应该钱都是来自政府,而应该有居民的捐赠。还有社区企业如何更好的参与,当然还有社区社会企业的政策的创新,对于上海而言,能否学习成都,在这个政策上朝前走一步。

社会企业、社区基金会都是一个社区良好生态形成的关键要素。

很多地方都在做这样的摸索,著名的南京翠竹园互助会、成都的义仓,上海很多社区推进的“楼道自治资金”、“共享冰箱”、“共享社区”等诸多项目,都是这样的激发内生活力的项目。

这些项目,配合社区基金会等资金机制,再加上社会企业等可持续的赢利机制,社区治理的活力才能更好地最激发出来。

No.3 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标准化

很多人会说,社区重在当地属性,重在地区特色,更多的是对于当地特色的坚持、坚守、挖掘、汇聚,这是我们社区工作是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尊重、包容啊。你来讲标准化,会不会把社区的这些当然属性扼杀了。

而我认为,今天如果任由这种没有标准的“个性化”继续下去,智力、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一些活动一个地方一个人从头做起,积累些经验,却无法传承,另一个人继续再从头做一遍。比如说做社区公益创投大赛,其实一个过程的一套东西特别多,一个新机构从头探索的话,会有很多坑地掉进去。

一个公共空间如何运营,一个楼宇的党建到底怎么做,加装电梯到底怎么做,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书记、一个居委主任教给你经验吗?这些经验到你这里就可以用吗?我们是不是更需要一个一个的工具,一个一个的标准化的工具包,来指导我们来做,更方便一点。

我们发布过一个产品——“公益召集令”社区公益创投大赛的工具包,一个社区公益创投大赛到底怎么做,怎么召集,钱怎么用,一系列的表格,一系列的流程,大家跟着做,再加上自己的元素,很方便的就可以做了,这就是一个小产品。

总体上来讲,今天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以往十年前我们谈公益,讲的都是留守儿童、贫困家庭、老人、残疾人。

今天的公益,我们在关注什么?社区环保,垃圾分类,这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事;社区教育,像“地球村”的很多项目,小小社区规划师项目等,都是在激发社区的内在活力,项目靠的是激发那些想通过参与社区创新项目获得个人成长的有内在动力的青年。

所以,当前社区治理的热点项目,都在关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爱心灵,成为为老服务项目的标配。

一些促进居民全面发展的项目,如“即时戏剧”等,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一人一故事剧场,关注的并不是皇帝、宰相,不是富豪、成功者、英雄,而是一个一个的普通人,5个人的团队听完他的故事,现场表演他的故事。

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关注人的精神层面的阶段,同时,社会变得日益的精细化,社区治理也变得日益标准化、流程化。

大家知道OSM吗?OSM是现场管理,香港OSM现场管理协会在上海普陀、长区的很多社区有了试点,引入OSM的一套管理体系,使居委办公、服务、项目执行变得更加标准。一个杯子摆在哪里,都有标准的。办公桌不准摆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没有了之后,这个工位才可以共享,才可以达至“办公面积最小化”的目标。

恰恰是OSM现场管理这样的一系列的标准化的东西,才让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才能使社区服务变得更加顺畅,使居民的体验更加人性化。

当前的普遍情况是,这个社区和那个社区差异性太大,服务标准各不相同,所有的服务和体验都控制不了结果。

今天社区治理到了要标准化、精细化的时候了。香港机构做的项目,都非常专业非常标准化,因为已经做了几十年积累下来了。这样的经验,是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专业化的督导而使这样的服务传递给更多人,并且可以确保服务质量。

精细化主要的体现在服务和管理上面。我们这些机构和香港一些机构的差距在哪里,就是在于标准化的服务和精细化的管理。

我在香港青年协会实习过,你会发现它的空间,为什么哪么舒服,一个文件柜该怎么摆,一个座位怎么摆,一个杯子怎么摆,一个档案怎么摆,一个东西怎么样可以很方便的能够找到。刚才提的OSM,就是要促成这样的结果的。

我们都去星巴克,这么一个商业化的空间在运营什么?不是在卖咖啡,在卖体验,在卖“第三空间”的关系。

为什么大家都感觉到星巴克氛围很好,虽然你也知道他的服务很机械化,微笑也很假,但只有这种极端到机械的标准化,才能够保证他们的服务水准。

前两天大家不是纷纷吐槽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假笑吗,“一名男收费员“微笑送行”的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一时间这名男收费员火遍了全网,网友们纷纷戏称他是“中国版假笑男孩”。但是他起码有了笑,肯定比以前那样天天苦着脸一语不合就怼你的收费员好多了吧。

我们社区的公共服务和空间管理、项目管理项目,太low了,low得不得了。管理和服务,需要精细化的去做,要不厌其烦地去做,有一些事、一个项目,有些动作做到和不做到,差异性是比较大的,你不做就体验不好,这句话你没说到,可能居民就不满意。

以前我们过度地强调了经验主义,像杨彬这样的,她做过居委书记,有经验,她推进的社区治理项目就很不错。但能遇到杨彬这样的社区工作者,对于她所在的金杨社区居民而言,是一种幸运,是碰运气。人又好,又投入,自己又很积极,绝大多数的一线社区工作者做不到这一点。

如果还继续任由“个性化”下去,没有标准化,任你去探索、创新,一居一特,你去看吧,没有可能做得更好,只有可能做得更烂,社区精细化治理就真的成了泡影。

编辑:赵庆琳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社区治理也谈标准化、精细化吗?我眼中的社区治理的前沿热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