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如何做有烟火味的社工?

什么是生活力?1926年11月,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中提出生活力概念,认为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1926年12月,他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它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即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
在这里,我说的生活力是指社工实习生通过实习期培养的回归生活、回应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归生活
从大学课堂到专业机构,很多的实习生都迫切的期望可以在项目中大展身手,实现自己的专业实践。
可是在执行的时候,发现只能将计划书上制定的内容在既定时间里快速念一遍,不清楚哪里该快哪里该慢,不知道怎么引导怎么服务对象一起参与互动。
这都很正常。也正是这种情况,对社工实习生提出一个期望:能在实习期里透过实践,做有烟火味的准社工。
需要实习生放下专业词汇,回归生活场景,在活动时间的设计上考虑婆婆妈妈的事,例如针对老年人的活动如果放在上午10点是没有几个人会搭理的,大部分的爷爷奶奶们要开始准备午餐了,少数的几个可能还因为天气太热不愿意出门。
在活动组织中,运用雅俗共赏的方式组织、凝聚大家共同参与。不是普通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堆砌起来就显得更专业,而是越生活化的语言才越能吸引更多人的参与。
运用“欢迎你”、“谢谢你的参与”这样的暖心话调动参与对象的积极性,运用眼神的注视之类的肢体语言、“你很会照顾人,特意把空调调高一点,让大家更舒服”之类的语言表达让参与对象感受到他很重要。
在参与对象很想表达的时候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参与对象表达他的看法而不是忽视参与对象的感受直接照着计划书往下一环节走,在参与对象已经充分表达了他的看法后果断切换到下一环节而不是生硬的扯话题要坚持把计划中的5分钟耗完···
回应需要
可能是项目要承受的压力太大,项目社工迫切的希望实习生就担起一线社工的工作,实习生也急着证明自己一定是专业的。
实习生一下子就承担起撰写计划书、组织活动的重担,往往忽视了需求调研,开个小组,在小组前没有访谈过一位准组员;搞场社区活动,连参与对象对什么活动形式感兴趣都说不出一二。实习生更需要借着实习期,走下象牙塔走向小巷大社,做有人情味的准社工。
去关注活生生的服务对象,他们是谁?他们对什么感兴趣?谁是说话有影响力的,大家比较信服?谁是比较风趣的,能调动气氛?在一个服务对象充分表达了之后,是否有肯定赞赏他的参与?在一个服务对象直接表达了不想参与某个环节的时候,是否提供机会让他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们的环节设计不是为了组织而组织,而是期待服务对象在创设的情境中相互促进,产生正向改变。一句“你想在这里学习到什么”就是在聚焦服务对象的需要,一句“通过这个细节,我看到你在那方面的成长”就是看到服务对象的需求被满足、个人有成长。
解决问题
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社工服务就是耍流氓。社工服务到现在还很被质疑的一点就是服务成效很难衡量。这确实是服务中的一个难点,在项目中经常用产出代替成效,指标泛滥,动不动就个案几个、小组几个、社区活动几场。
在具体执行中,部分项目社工带着实习生会在心里划拨小算盘,个案完成了2个,还有1个该尽快动工了,社区活动完成16场了,已经超额完成,直接划去。这也常常误导实习生,以为指标量就是项目的生命线,只要指标量够了,项目就圆满收官了,这就本末倒置了。
更期望社工实习生在实习期透过指标量等表象看到项目的内核,做有方向感的准社工,明确衡量项目完成的好坏最需要被关注的是项目目标的实现与否。
在研读项目目标中的“建立一支助老志愿者队伍,为老人提供购药、购菜等生活协助”,那就最应该关注队伍是否组建了,是否能切实的为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服务覆盖面有多大,如果都还没有做,计划用什么样的行动去实现这个目标。
在被安排设计一个手工小组时,先问一句:小组要达成什么目标,期望组员在哪方面有所改变。在组织一场老人生日会时,想清楚这场生日会在项目中的定位,是项目前期用来聚拢人气,还是项目中期用来培养志愿者,还是项目后期用来回顾项目呈现成效?
我倡导实习生用生活的方式去践行专业,不管接下来做不做社工,都是对这段旅程最好的交代!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如何做有烟火味的社工?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