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东莞引入社工十周年:为什么十个社工七个走?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一时半刻 , 作者 城事

本文为「一时半刻」城市人文新媒体授权转载。

撰文|燎 原

拍摄|calbeer

有人说,社工是社会的「拆弹专家」,保障着社会系统的安全,东莞从2009年引入社工以来,至今已经踏入第十年,从开始的蜜月期,到后来社工的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背后的原因和社工的心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采访了城中多位不同位置的社工,试图还原社工行业的变迁与现状。

01

我妈把我抓进派出所

阿华没有想过,会有一天被自己的妈妈抓进派出所。

和很多家庭一样,阿华的妈妈黎姨属于那类整天唠叨的母亲,不时还会责骂他,爸爸则基本不怎么理阿华,阿华的童年中,最亲近的人是外婆。

毕业后,阿华去了深圳工作,遇到了几个称兄道弟的朋友,涉世未深的阿华认为这是「我的好朋友」。

没过多久,阿华在「好朋友」的介绍下,迷上了咳药水,一发不可收拾。

咳药水很快耗尽了阿华为数不多的积蓄,阿华回到在东莞的家,开始要求家人给钱买咳药水,看到自己的儿子像变了一个人,黎姨每天以泪洗脸。

两个月后,阿华开始把家里的东西偷出去变卖,以换取金钱买咳药水。

电视、电脑、电饭煲,甚至石油气、碗碟筷子,所有能变现的都不会放过,「物尽其用」。

2011年新年前夕的一个晚上,束手无策的黎姨最后选择报警,哭着将儿子抓进派出所。

派出所的拘留室,凳子是铁的,桌子是铁的,所有东西都是铁的,并且都被固定着,每个角落都很冰冷。

阿华蜷缩着身体,看着地下,坐在冰冷的地上,一动不动。

警察问:你为什么要喝咳药水?

阿华没有说话。

警察问:你知不知道你家里人会很伤心?

阿华没有说话。

警察问:你知不知道这样不对?

阿华没有说话。

一整晚,无论警察问什么,阿华都没有说任何一句话。

第二天早上,一个年轻的女生走进了拘留室,警察守在外面。

她对阿华说:你妈妈把你拉进来派出所,我知道你很伤心,我明白你的心情。

话音刚落,阿华的眼泪打湿了凳子上的铁面。

这句话明显触动了阿华,他感觉到这个人跟其他人不同,会在乎他的感受和理解到他。

不到一个小时,阿华走出了拘留室,对这个年轻的女生说「谢谢你,我以后也不会喝咳药水了」。

警察都很惊讶,「哇,你们都是些什么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为什么警察谈了一个晚上都没有用,而这个年轻的女生的不用一个钟就能改变他的想法。

这个年轻的女生是一个社区社工。

经常被误解为「志愿者」「义工」「居委会大妈」的社工。

「因为是他妈妈拉他派出所,在那一刻他其实很伤心,很需要人会在乎他的感受和理解到他,社工专业上说的同理他,而不是传统的说教」社工说道。

同理心、澄清、对质,这些都是社工在学校在学到的专业知识。

即使没有故意在乎技巧,但四年以来的学习,让社工早已经潜移默化了一套说话的方法技巧,这些无形的技巧成为阿华改变的重要原因。

02

社工也是「拆弹」专家

2006年的时候,中国大陆还没有多少人听说过「社工」。

2008年,如今被誉为国内社工行业发展「黄埔军校」的深圳开始引入社工。

次年,东莞也跟随着步伐,在2009年下半年开展社工行业。

当年,东莞政府牵头引进的香港资深社工做督导,希望通过香港社工的丰富经验帮助本地社工快速成长。

「那时候政府对社工的支持力度很大,两三年后还提高了社工工资,那时候觉得前景很光明,社工团队也是很有活力的队伍。」一位资深社工介绍道。

2010年,机缘巧合下,颖琪成为东莞第一批社工。

刚开始社工工作的颖琪经常会面临一个尴尬:应该怎么解释我的专业。

「社工是什么?是不是义工、志愿者,是不是不用收钱的」

直到如今,虽然不理解社工与志愿者区别的人已经少了很多,但还是会有很多人不明白社工的价值。

阿华的个案发生在2010年,当时的社工最后跟进了整整两年,中途黎姨甚至让社工不要再打电话过来,黎姨已经放弃了阿华,认为阿华已经「无得救」。

但社工还是一直定期跟进阿华的情况,直到阿华戒掉了咳药水,找了一份维修电脑的工作,做回一个正常人,阿华很感谢这个社工,没有放弃过他。

一开始社工接触阿华妈妈的时候,她整个人是凋谢的,眼神很哀怨,到了后来,她整个人神采飞扬,眼神有光芒。

一个人的问题不单单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整个家庭的问题,他不好他整个家庭都不会好,他好整个家庭也会有变化。

家庭是社区的细胞,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系统中发生关系,对社会的影响很大,一个人的转变可以辐射好多人。

「假如阿华继续喝咳药水,在家里的钱都被偷完的情况下,他会不会偷外面的?他会不会抢?其实每个这样的案例都是一个很大的社会危害,是社会一个定时炸弹。」

假如有社工的介入,很多报复社会的人,不会走到这一步。

做了两三年社工后,拆解了不少「潜在的炸弹」,感觉到「原来这个专业真的会为社会带来奇迹」。

03

家人伴侣的不理解

梦玲是虎门一个社区社工。

在她的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个案类型有亲子关系、婚姻关系、工作关系。

在社工做的个案中,从绝对成功和失败来看,可能大部分都是失败。

但社工的这些工作无形中对人的身体或多或少产生了效应,起到「播种」的作用。

社工的工作同时让梦玲收获不浅。

这份工作的特殊性也让社工的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会不一样。

无论现场有多激烈,作为社工,会比一般人更多一点耐性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在很多人看来,社工是一份清闲的工作,朝九晚五,等着下班,但其实下班后,社工的工作还在以另一种方式继续。

梦玲的电话24小时都不会关机,还试过好几次在看电影时收到电话,便中途离场,马上去到现场,「如果是家暴现场一定要马上赶过去。」

于是,不少社工可能都会面临伴侣的怨言和家庭的压力。

「这么少钱,那么辛苦,还被以为是居委会大妈,为什么还要做?」 

04

劝人做社工,天打五雷轰?

在社工行业流传着一句话:劝人做社工,天打五雷轰。

纯萱毕业于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的时候一直觉得,这个专业能实践自己的理想——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工专业的基本理论,这里的「自助」最主要是指帮助服务对象是自己可以帮到自己,要治本。

最简单的例子是:当一个人找不到女朋友,相亲节目会直接塞一个女朋友给他,而社工会帮助他找出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择偶标准问题还是自己定位等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服务对象的根本性问题,社工不单要接触当事人,还要接触当事人的老师、父母、朋友,了解事情的根本原因。

因为一个人有问题,可能是周围的家庭、环境、土壤出了问题。

这样就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成本很高,可能一两个月才产出一次成功的个案。

纯萱在踏入社工行业第二个月就被上级领导质问:这两个月你为什么「无做野」?才产出一个个案?

我们一年七万六买一个社工岗位,七万六可以做到好多大型活动,一个活动200人受惠,为什么要跟个案?

05

做得好与不好,是100块的区别

七万六是社工行业一个人皆熟知的数字,如今东莞政府购买社工岗位标准为7.6万元/人/年,这个数字多年未变化。

七万六中扣除社工机构经营费用后,剩下部分即为社工工资所得,大概每个月四千块,从2011年至今八年来,一直停滞在四千块。

纯萱从东莞理工学院毕业后,在松山湖做社工,税后工资是3800元,如果工作做得好绩效工资为150元,做得不好绩效工资为50元。

并且上升空间极其有限,绝大部分人做多几年还是同样的工资。

「刚毕业时,四千多块钱觉得可以,但一年后,别的同学已经七八千,我还是拿四千,这时候就会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一直拿四千块,我能活吗?」纯萱激动地说道。

在社工行业,由于政府拨款长等原因,拖欠工资也是时有发生的事,纯萱在刚毕业的头三个月便没有收到任何工资,对于本已没有积蓄的应届毕业生而言,这点是灾难性的打击。

做了一年社工后,如今纯萱已经转到其它公司做策划。

当初入职社工时,纯萱的社工团队有十个人,在离开的时候,其中八个人已经离职。

数据显示,东莞从2009年下半年正式开展社工行业以来,社工流失率一直维持在15%-20%的高位。

当然,这不是仅东莞存在的问题,在珠三角其它城市,问题同样存在。

在某社工公众号中,一般文章的阅读量都在一两千阅读量,但其中一篇「没钱,你凭什么做社工?」阅读量达到了1.2万。

06

毕业后不做社工

美碧是刚刚踏入社工行业的毕业生,半年时间,已经浇灭了她大部分热情。

帮领导写演讲稿、在社区打杂、走到路上做网格员,这是美碧半年时间里的大部分工作,这与她的预想有着天壤之别。

由于一线社工一般都驻扎在社区工作,经常会被社区安排其他社职责以外的工作,这是社工行业常见的「社工行政化」。

社工难以发挥他本来的功能,实现其价值,成为社工流失的另外一大重要原因。

也因为经常被安排在社区打杂和缺少宣传包装,让大众对社工的印象还停留在「志愿者」和「居委会大妈」,社工的社会地位一直难以提高。

在东莞一百公里外的香港,社工的地位与医生、教师无异,待遇也较高。

甚至社工岗位「只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几大高校出来的学生,对社工的要求比较高、专业能力要求高。

有东莞高校的教师表示,他们最大的困扰是,每年培养了很多社工专业的学生,但他们毕业后都不做社工。

「几年前,我问学生毕业后会不会做社工:一半的人都会举手,到了上学期,一个,两个,没了。」

上个月,大一新生过来社区交流,了解到社工的薪资情况后,说:你们做的很好,你们也很厉害,但是我不会加入你们。

社工行业的人才流失日益严重,各种因素也基本把新的人才拒之门外。

从业人员质量的下降,导致工作成果质量也在下降,政府看到社工工作质量低,自然更难以提高行业的工资标准,工资标准低又进一步降低了从业人员质量。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没有人知道,社工什么时候才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编辑:钱娇socialworkweekly.com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东莞引入社工十周年:为什么十个社工七个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