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社工来了!这个社区“活了”

广东省佛山市沙口社区位于九江镇的东南片,与西江相邻,面积46 万平方米, 总人口2381人,其中渔民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1/3,是九江镇少数还拥有渔民的社区之一。沙口社区存在诸多社区公共问题,比如渔民由于生活习惯与其他居民不同,因此交往较少,导致他们对社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不强;居民由于生活方式不同, 在受到干扰时容易产生矛盾;社区环境卫生问题突出,比如部分公共墙体年久剥落,河堤一带卫生差等。

社区公共问题虽多,居民也经常抱怨,但是大部分居民早出晚归,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不太上心。久而久之, 人与人之间也变得疏离淡漠,社区氛围冷冰冰的。人们理想中的社区是怎样的?应该是环境整洁、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有着人的体温那样温暖舒适的所在。社会工作者由此开始了社区治理的探索与实践,动员社区内多元主体共同行动,充分发挥各主体力量,让居民自己去建构自己的理想家园,重回社区37℃温情。

行动与探索

在开展沙口社区治理行动前, 社会工作者联合社区党组织与居民通过开展需求调研,从人、物、环境、方法四方面分析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制约性因素。继而, 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现状及需求尝试使用“社区治理五招式”培育沙口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挖掘社区治理核心力量,营造社区共建共治氛围。

1招式一:基础活动为铺垫

渔民与居民互动较少,居民缺乏渠道参与公共事务,社区缺失公共的精神载体……为了解决上述沙口社区居民反馈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从现有的社区资产出发,以保育社区独有但日趋消亡的家文化作为服务切入点,紧抓“渔乡文化” 这一社区共有记忆,以形式多样的康乐活动,如家咸水歌学习、家民俗故事分享、沙口美学课堂、渔乡厨艺比拼等活动集聚人气。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沙口社区围绕家文化保育开展的社区营造活动约计20 场,组建了一支含渔民、亲子家庭、青少年在内的社区志愿服务队,服务近1000 人次。

在社会工作者及热心居民骨干的动员下,社区居民走出家门,走进社区。沟通增多了,摩擦减少了; 理解加深了,矛盾减少了,社区的熟人氛围慢慢营造起来了。正是有了“渔乡文化”这一社区共同的精神载体,居民之间的关系纽带变得更为亲密。

2招式二:组织培育为核心

社会工作者深知社区自有力量才是社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因而在营造社区互助氛围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开始进行社区自组织的培育。社会工作者以居民兴趣为起点,在凝聚部分志趣相投的居民后,挖掘、培育核心骨干,对成员进行能力建设,并推动各类兴趣小组慢慢发展壮大。兴趣类组织独立持续运作既能满足居民日常康娱服务需求,也为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奠定基础。

经过近半年的尝试,当前社区内多个自组织已具雏形,并相继加入社区文化保育行动中,如舞蹈队编排的渔乡风情舞蹈多次登上镇内各舞台,传播沙口渔乡文化。培育社区自组织,发挥自组织所长,在社区营造中找到自组织的发力点,从而增强自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意识及内生动力。

3招式三:公共问题为抓手

历时一年,形式多样的康乐活动增强了居民间的互动与交流, 自组织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集体意识,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仍然不高。社会工作者发现不少居民对社区治理抱有“社区问题多,我们能力有限,主要还需依靠政府、社区”的想法。为了打消居民的顾虑,提高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发挥居民自治的力量,社会工作者与社区自组织共同商议,将居民力所能及且共同关注的议题——社区主干道公共墙体美化,作为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第一阶段任务。

2018 年7 月-8 月,社会工作者与街坊会(社区自组织)骨干通过组织居民志愿者队伍对社区公共墙体进行排查,最终确定先对沙口社区乐善亭周边的四面主要墙体进行美化。确定目标以后, 街坊会联合社区内的亲子家庭对墙绘样式进行设计,并链接九江镇文化站、爱心企业等资源指导居民开展墙绘创作。经过30 多位居民近60小时的集体创作,一堵堵剥落的墙体换上了新装,富有沙口渔乡风情的墙绘向过往的游客展示着社区文化。看着焕然一新的社区景貌,参与的居民萌生了这样的念头——“原来这就是社区治理”“原来我也可以为社区做贡献”。

4招式四:多元共治为目标

有了几次成功的尝试,社会工作者体会到了居民力量对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看到了社区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社会工作者知道单靠部分社区居民的参与,所能改变的问题是有限且单一的, 因而在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发挥社区自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优势,开始聚焦社区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将河堤周边环境卫生整治作为社区治理的第二阶段任务。

河堤周边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所涉及的群体也是多方面的。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治理工作, 社区“两委”干部积极动员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织开展民情议事会、调动居民骨干展开社区调研、多部门联动制订河堤整治计划、组织河堤垃圾联合清理行动……正是有社区党组织的积极推动,自组织联合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其他社会力量持续关注和行动,半年后,沙口社区河堤一带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周边垃圾清理了、渔具摆放规范了、整体环境整洁了。在这个过程中,居民真切感受到“共同参与”所带来的变化, 在逐渐解决问题的同时,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也在进一步加强。

5招式五:机制建设为保障

有感于居民参与对河堤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作用,社区“两委” 也意识到居民参与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动员更多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社区“两委”逐步尝试建立起“居民议事会”和“党群议事会”两级议事协商机制,发挥“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作用, 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减少纠纷和矛盾,共同解决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的问题,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反思与讨论

社会工作者在动员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需要始终坚持“选好题、选对人、分步走、促发展”。社区问题复杂且多变,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作为初始阶段的动员主题,选择主题可依从公共性、参与性、可解决性、社会效益性、成效可视性等原则。初始阶段的社区动员更多是培育居民的公共精神、增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自信心,待初始阶段议题得到解决,居民参与治理的意识及能力不断提升以后,可以逐步引入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思考解决更为复杂的社区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让参与者感受到自己的贡献,让社区治理的成果可视化且有持续性。

第二,青年群体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青年群体由于年龄、心理特点、参与短期性等特征,常常被视为“服务参加者”而非“社区参与者”。在沙口社区的治理行动中,社会工作者调动青年的积极性,组织青年参与社区环境问题调研工作,收集居民对问题的意见,并以青年视角检视社区问题,为河堤环境改善提供了不少合理的建议。因此, 社会工作者意识到青年群体拥有解决问题的资源及能力,凝聚青年力量能为社区治理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同时能培养青年群体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助力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第三,社区治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及生命力的话题,需要更多的社区力量共同参与方能促成善治社区。而当前,社会工作者所能动员的居民更多的是社区内赋闲在家的妇女以及退休长者,这部分人群虽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参与热情,但在资源联动、项目策划、服务宣传等能力仍显不足。对此, 社会工作者认为可从增量与提质两方面思考解决方法。增量方面,对社区内的人力资源进行梳理、筛查,以适宜的服务主题动员更多类型的参与人群,如党员群体、青少年群体、新市民群体等参与社区治理;提质方面,社会工作者评估社区内活跃群体及组织的能力状态,根据社区发展以及人员发展的需求,定向为核心人员及组织提供能力培训、现场督导、资源链接等服务,从而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编辑:谢霄

设计:谢霄

编辑:钱娇socialworkweekly.com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社工来了!这个社区“活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