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杨燕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融合庇护工场模式探究

——以D市D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例

导师/陈宏远督导   撰文/杨燕妃  

一、背景

2011年,D市政府印发红头文件《关于落实2011年市政府十件实事和主要工作任务的通知》(东府﹝2011﹞16号)明确指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建立服务队伍,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社区建设,促进D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战略的顺利实施,开展D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项目。”[朱祥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3]首批二十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在各个镇街逐步建成,标志着社区服务推广实施了具体举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综)是为居民提供综合性社区服务的场所,服务内容包括面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福利性服务,面对家庭、青年人、新莞人的公益性服务,面对广大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无偿或低偿便民服务,组织居民开展的自主、互助性服务。

2011年试点项目推行至今,社综的服务模式得到各方的肯定和推广,据从D市社区建设科得到的数据,截止2015年年底D市共建有84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遍布D市各个镇街。随着社区综合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社综服务逐渐发展为“社工+社工助理+多专业人才”的跨专业服务模式,把社综设计成为集社区各类群体服务、休闲娱乐服务、社工专业辅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

本文以社综服务融入庇护工场模式进行探究,了解该模式运行契机,研究该新型模式在社综推广残障人士服务可能产生的成效,分析该模式可行性和复制性。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所提及的庇护工场,与康复就业中心是有所不同的。康复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康就中心)是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庇护性就业、托养(以日间照料为主)、康复训练、心理咨询、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并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监护。而文中所提及的庇护工场,是一间建立在社综内的职业训练室,具有康复就业中心的一部分功能,提供一种介于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康复模式。残障人士可自由支配前往社区庇护工场的时间,该模式不仅让残障人士拥有一个相对安全、封闭的公共场所,而且可以让残障人士接受生活技能培训及康复训练庇护工场重在培养残障人士的工作技能,以及带给残障人士群体性的生活。而这篇文章中所分享的服务经历,是笔者以三年来先后服务两间社综后的一点感悟,希望从中能给予大家带来关于如何借社综融合庇护工场服务模式探究,提高残障人士社区服务参与度方面一定的启发。

二、社区残障人现状分析

以D市D社区为例,结合社区残疾人登记和社工入户走访调查所得,发现D社区内有各类残疾人共113人,其中,肢体残疾共61人,占总数的54.0%;而精神类、视力类和听力类残疾各占总数的10.6%、11.5%和14.2%。在残疾等级的数据统计中,各类等级人数较为平均,从四级到一级的人数分别为31、29、26和27人。

其中,在工作方面,拥有工作的23名残疾人中,据了解,以保安、清洁工和零散手工活等简易技能工种为主。在生活照顾方面,未参加工作的残疾人的经济来源,大多数来自残疾人津贴、低保救助或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狭窄的生活圈,邻里之间的“避而远之”,各种社会舆论使得他们不愿与社区内的人们往来,无疑也增加了其社区融合的难度。

三、助残服务新模式

2012年D市出台残障人扶助办法,其中第九条第(四)项指出,政府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购买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对从事辅助性就业、庇护性就业的残疾人,每月累计工作时间达到80个小时,且月收入低于D市当年最低月工资标准的,给予300元/人·月补贴,所需经费由市财政承担。

D社区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结合政策优势,增设庇护工场,并面向社区16-55周岁内需要接受职业康复、辅助就业和日间照料等服务的残障人士进行招募,汇集社区内无专门机构进行康复的残障服务对象。依托社综为平台,面向在社综内接受服务的残障人士(即学员)提供基础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庇护性就业服务,帮助其提高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及参与能力。该服务模式具有以下两点特征:

(一)新服务模式的空间性

社综融入庇护工场的新模式实现了两个空间的结合。(1)工作空间:在D社综,当残障人士成为庇护工场内学员后,他们可以在社综开放的时间段内,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日程安排,自由选择前往庇护工场的时间以及离开时间。(2)交流空间:公共交流空间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需要,人们能在这个空间内实现信息交流的需要。借助社综的平台,可为从残障人士建立和维护可供沟通和交往的场所。社综是开放性的场所,为其提供可与外界自由交流的机会。(3)以社综为界点,可打破工作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使两者间产生交叉。两个空间相结合,既有重合又有差别,使残障人士在不同空间角色转变间,学会不同社会角色的角色技能,领悟不同角色的规范和要求,从而使其懂得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二)新模式下的互动互助

新模式更好地推动了社会工作者、学员和社区三者间的有机联动。一是,社工通过开展康娱类、文化类、兴趣爱好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和小组,开发残障人士的兴趣爱好,并发掘其潜能。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发挥着整合社会资源、宣传助残理念、提供政策支持等作用。二是,残障人士在社区工作中充当着协助者的角色。如D社综实行代币制激励制度,以激励手法鼓励学员通过“以工换物”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以及志愿服务,学员从被动的参与者逐渐转变为主动的组织者,培养具有潜质的学员,有助优化社区工作的人力资源。三是,社会工作者借社综的平台,以支持残障人士发展为切入点,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其搭建起康复的支持平台,如邀请社区内的医生、物理治疗师、牙医等协助举办一些康复活动,并为有需要的残障人士进行免费的专业的指导和治疗。

四、功能探究

融入庇护工场后,社区助残模式的实施策略及发挥功能,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善用社区资源,协助残障人士正常融入社区

D社区中心有配置较为合理的资源,除普遍设有无障碍设施、康复室等配置外,还配有专门的社会工作者针对残疾人领域,开展各类社区活动或小组。在社区中融入庇护工场,从理论和实践看残疾人可以得到庇护工场较为方便、及时的康复训练指导、心理支持、知识普及、用品用具和咨询转介等康复服务。当残疾人熟悉社区服务后,便可有效动员其积极参与社区如康娱类、兴趣类和文化类等活动和小组,这有助于残障人士融入社区,与社区居民一同享受社区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同时增加残障人士与社区普通居民的交流和合作机会。

(二)融合庇护工场服务,发展“由社区照顾”

以D市为例,目前大多数镇街仅建立一间康就中心,并存在未建立康就中心的镇街。康就中心在配置方面,建筑原则上不少于350平方米,需按不低于1:8的标准配备专业服务人员,高标准配置的背后,同时也存在康复中心资源配置和空间容纳上的有限性;另D市里的康就中心有部分是建立在镇中心,而残障人士居住相对分散,出行不便,导致距离成为其中的一个阻碍因素。

虽然康就中心重点为残障服务对象提高自身生活技能,但不同残疾类别的康复发展需求不同,导致细化康复服务未能完全满足。这时融合了庇护工场后的社区中心,它可以作为康就中心的补充,让一些能力较为强的残障人士,如轻度肢体残疾、精神病康复者等,通过庇护工场这个缓冲带,从康就中心回归社区,促进社区共融和社区资源共享。从这方面来看引入庇护工场的社区明显突出了包容性和地域性的优势。首先,包容性体现于社区中心面向不同的居民。“由社区照顾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邻里对残障人士协助提供照顾。”[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例如,在D社区中心,有学员由邻里借助上班便利协助该学员家属进行接送;其次,地域性表现在于社区是残障人士生活的熟人环境,这里有他们非常熟悉的交往人群,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交往圈,为其融入社区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再者,通过社区中心与康就中心的资源共享,有助推动同一属地残障人士事业的发展,为残障人士带来更大的便利。

(三)以福利政策为导向,鼓励实现自我价值

职业康复方法的实施,是通过康复训练指导残疾人来促进其康复和个人发展。“通过就业,残疾人不单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而且可以通过劳动使残疾人原已失去的某些器官的能力得以某种程度的恢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2009]在D社区,学员除通过在社区累计参加服务时数,领取300元生活补贴外,还可以结合庇护工场获得额外工作机会,庇护工场通过与社区内工厂建立合作关系,为学员增加工作种类获得工作机会,例如加工穿串塑胶花、剪线头等简单的手工等,通过多劳多得的方式增加经济收入。

另外,社工关注残障人士自身潜能发挥,通过组织学员开展社区活动、小组服务鼓励学员创新产品,并提高自身对外沟通能力。如参加社工开展的手工品制作小组,学习串珠、编织等家居用品,并通过销售来增加其生活来源。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员从学习到制作成品再到包装销售,再到与顾客的沟通交流,不仅促进了学员的社会交际能力,而且增强了其成就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从残障人士家庭经济角度出发,残障人士获得经济保障,减轻自身家庭经济压力。

(四)反哺社区,恢复其社会功能

D社区针对庇护工场学员,运行“春田花花同学会”残障人士能力提升项目。该项目由社区社会工作者主导运营,通过专业社工服务开展,促进其反哺社区。结合学员的兴趣和能力,通过组建残障服务队,鼓励学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其他群体提供帮助,其中一个较为重要内容是要求学员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社区,如每月定期为社区内独居高龄长者派送爱心斋菜,并进行慰问。此时学员在社区内的人际关系网络被重新挖掘,这些关系网络对学员的生活产生很大正面影响,一是通过志愿服务促进了他们与社区内居民的互动,恢复其社会功能,对社区老人而言,社区内学员比社会志愿者更熟悉亲切和更易达到慰问的效果;二是,当学员以志愿者身份再次进入社区时,学员本人或其家庭可以为社区中心提供重要的精神、物质、服务方面的资源。如中心日常来访者的登记咨询、社区活动协助和提供链接各类社区资源的渠道等,有效促使社区中心人力资源得到更大的优化。

四、社综融合庇护工场服务模式经验推广

2015年底,D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揭牌运营,以社区平台为依托,链接社区内企业资源,开展“社企有情,嘉许人生”残障人士能力提升支持项目。学员可通过积极参与能力提升培训学习、社区活动或志愿服务等,获取相应的代币兑换由社企捐赠的生活必需品,以此鼓励学员积极通过参与技能培训,提升社会竞争力。

同时,为让公众更加了解残障人士,推广社区教育工作十分重要。例如开展社区征文比赛、康复资料展览、伤健共融类主题绘画等,促使社区居民对残障人士有更多认识和了解。另外,社区教育是个长远的工作,不单是着重认知,更重要的是推动普通居民与残障人士之间的共同参与,而对残障方面的认知、与残障人士交往的正确方式也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如社工积极链接社区学校资源,建立亲子助残志愿服务队,用长期关爱代替短暂慰问,以配对形式定期联系探望、关心学员的改变,希冀最终形成学员成长记录册。项目化的推行,从微观层面,鼓励日后社区内更多的普通家庭能够主动与残障人士多接触,互相分享生活小事,提供情感支持外,还能一同参与社区集体活动。从宏观层面,一方面唤起社会对残障人士的理解,与社会一起创造帮助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残障人士认识和适应现实社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有生存的权利,而且有为社会尽责的义务。

以D市D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例,在社综融合庇护工场后,以政策福利为向导,社会工作者贯彻落实政策,帮助残障人士获得政策性利益,使其更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在社综融合庇护工场工作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不仅如此,社综与庇护工场融合的服务模式具有推广性和可复制性。根据融入模式的优势可分解为几个方面,对庇护工场融入社综模式内是否可复制进行判断。一是成功通过提供补充服务的形式,提升残障服务对象的康复服务水平。针对当前服务模式范围和数量上限制,融入模式可以实现服务的分散化和细致化,以补充现有服务内容。二是对比康复机构,以社区中心为平台,可降低运营成本。依托社综链接资源,可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对残障人士的扶助。此外,残障人士从求助者转变为增能者,使服务模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三是“中国社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由边缘转向中心,中国社区关系形式并成为社区结构中举足轻重的社会关系,社区与社区工作将回归主流,并且处于一种核心性地位。”[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在社区中心内,融入残障人士的需求设备,藉此提高参加残障人士参与社区的能动性,以及优化社区人力资源,使其具有继续运行的可能。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融合庇护工场模式 ,不仅是一种非设施为本的社区康复手段,同时是残障人士融合社区的有效路径。在笔者从事三年多的社区服务经验中,总结出社综融合庇护工场的模式特点、策略功能及经验推广。在该模式的发展中通过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多方合力、多管齐下,促进其得以运行和发展。但在笔者实践过程中,仍遇到如专业康复型人才紧乏、庇护工场工种单一、造血功能欠缺及运营不稳定等问题。因此,笔者希望借助对该服务模式的探究和思考,抛砖引玉,以期得到更多业界人士对社综服务融入庇护工场模式的关注以及建议,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和支持,促使残障人士更好的就业、生活、参与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朱祥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2009

编辑:谭晨 soi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杨燕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融合庇护工场模式探究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