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疫情下的乡村动员,如何发挥当地主体性?丨新冠疫情研究行动

黔桂乡村深度游村寨联盟是谁?

黔桂乡村深度游村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于2018年4月,由贵州和广西两省区的15个村寨联合发起,以乡村深度游为载体,希望支持村寨自组织成长,推动村寨可持续发展。 

疫情爆发后,联盟发起“为护寨人送温暖”的倡议,村寨核心团队带动村民支持政府防控设卡,做志愿执勤和后勤补给。此外,联盟成立“护寨人公益基金”,接收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并用于联盟村寨和有需要的周边村寨执勤点的后勤补给。

从2月初至3月20日,“护寨人公益基金”共筹到资金73,878.45元,额温枪一个。共有18个村的疫情防控检测站接收到善款分配,医疗物资发放至2012户,有10,000多名村民受益。在疫情下成千论万的民间组织行动中,他们为农村志愿抗“疫”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样本。本研究访谈了“盟主”张传辉,进一步探讨乡村高效志愿行动所需的有益经验。

联盟创立两年来,举办过村寨资源评估、团队建设、深度游活动设计工作坊等项目,支持各村寨自主开展实践行动。还在联盟驻地——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连续两年举办音乐节,试图用艺术的方式凝聚联盟和村寨成员的联系。这些项目工作,使联盟和15个村寨之间建立了不同层面的联系。 

此外,用张传辉的话说:“除了项目也很关心大家的生活状态,会建立一种不是上下级,而是伙伴的关系。另外(也有)个人层面的这种心灵对话。”个性化层面的生活、精神交流,更好地增进了彼此信任。

联盟还设有理事会,成员包括村寨代表和外部顾问,负责协助、支持、监督联盟的工作。伙伴网络的搭建,加上过往管理经验,为联盟在疫情爆发后迅速开展新的行动奠定了基础。  

疫情发生后,由于信息的传达和响应速度在不同地区有细微差别,一些村寨首先行动,在镇、县防控监测点设立之后,积极响应了政府招募志愿者的需求。在这些乡镇,除了核心团队成员参与外,也发动了其他“父老乡亲”

(贵州省黎平县龙额村张传高、龙开云)

张传辉感叹:“一定是本村的人有人脉基础、(相同的)文化背景,比外人去做要便利太多了!”乡村本身是一种广义上的“群居关系”。一方面,这使得同村寨的人互相之间更有认同感,对村寨也有很强的归属感,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更容易“一呼百应”;另一方面,大家“沾亲带故”,人脉相连,也具有相似的背景,更容易互相沟通、理解,为行动的真正铺开提供了条件。

因此,本次疫情中,具体行动的执行都下放在各个村寨。这也得益于联盟的既往经验,例如联盟驻地在高增村,在乡里文化站“挂牌”,核心成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其他村寨的核心团队成员中,也都有和政府进行对话、沟通、联系的人。这样,在执行层面上,比联盟出面更加有效。

各村寨前期行动时,联盟本身并未介入。团队在思考“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他们的结论是:“(联盟)是一个平台,不是到每个村实际去操作实践的机构,是支持联盟成员(村寨)核心团队各自做活动的角色。

基于这一定位,联盟主要开展了四项工作: 

一是动员激励。高增村是所有村寨中最先行动的,联盟执行团队将行动记录下来,进行线上的信息发布,向其他村寨传达了“已经有村寨在行动”的讯号。此外,张传辉明确表示,发起“护寨人基金” 并发放第一笔善款,也是为了激发各村寨的人各自行动:“这是一种刺激——外人都给我们支持了,我们更应该去支持我们自己的志愿者。要激发大家的认同和热情。” 

二是组织互相帮助。由于高增村存在口罩短缺问题,村寨成员在线上根据网络视频学习了自制简易口罩。在交通可及之处,例如高增村周边几个联盟村寨,联盟组织运送了自制口罩,进行“资源共享”;对较远的联盟村寨,他们进行了“经验共享”,将自制过程记录下来并线上分享。 

三是提供心理支援。张传辉说:“(我们)没有专业资源,但是大家都是在一起的,有一些分担,可以把各自的感受、压力、惊喜分享。” 

所有联盟成员及外部顾问、合作者等有一个大群。疫情期间,大群每天发布一些动态、视频。联盟每周还组织线上“故事会”,定向邀请各个村寨的成员,以语音聊天或在线会议的方式做分享。除非分享者制定小群内部分享,否则“故事会”也都在大群进行。张传辉称之为“情感的维系、交流、分享,让更多人可以参与。”

 此外,每个联盟村寨都安排了一个人专门负责与联盟沟通,所有负责人拉了一个微信小群,群内主要分享需求类信息。由此,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直达。针对具体执行和管理层面的两套沟通机制,保证了组织运作期间,重要信息能够迅速直达负责人,同时也照顾到非核心人员的信息沟通、情感维系的需求。

(联盟村寨的需求收集)

四是进行指引、倡导。鉴于联盟成立的一部分初心是“推动村寨可持续发展”,在善款分配到各个村寨之后,联盟也进行了一些倡导。例如给志愿者的后勤支援中,食物方面尽量不要买方便面,而可以购买村民的红薯、南瓜、糯米,来做东西给大家吃。 

由此可见,在各村寨执行具体行动的前提下,联盟起到了辅助、指导的作用。这一方面保证了各个在地社区的主体性,以各地社区的需求为行动驱动,而非外部资源为驱动;另一方面也为各村寨间建立联系、借鉴经验、互相支持提供了帮助。在整个过程中,联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充分发挥了沟通协调的功能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之外,在整个疫情期间的行动中,联盟持续收集各个村寨的反馈 ,并及时根据变化中的需求,调整工作重心和方向,保障了社区需要的有效回应。张传辉说:“过程中要做观察和思考……不是给钱就够了,需要了解他们的困难,建立流畅的沟通机制。” 

联盟和成员村寨的行动,最开始仅限于发动志愿者执勤,和提供一些基本的后勤保障。后来从执勤点反馈发现“后勤物资不缺了,但后勤质量没有改善”,志愿者可能会冷、饿,也缺医疗物资。所以提出将冷水、泡面升级为有热水、有本地食材的宵夜。 

善款本来首先供应执勤点,用于采购消毒水、酒精等。后来发现村民的自我防控不到位,也很需要医疗物资,又把重心放到村民防控去。此外,“除了联盟成员,还有周边村寨的需要,就把资源又分享给非成员的村寨。”由此,各联盟村寨也得到了更多村民的支持和认同。

访谈中张传辉提到,一些新闻报道显示,在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中,有些基金会是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的,对于大量的民间行动,难免存在“爱莫能助”的状况。村寨联盟发起的这次护寨基金则比较顺利得到了乐施会的支持,乐施会在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村寨联盟的行动做出了灵活迅速的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基金会保持常规的资助与审批流程是没问题的。但疫情这样的突发背景下,他期待“资方”可以更主动去了解志愿组织的需要。如果有及时的资金支持,组织行动会更顺畅。

在最初没有及时获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联盟自主发起了一笔基金众筹,但张传辉知道,这个完全为此次行动而临时设立的筹款行动“没那么正规和严谨”。他们只能尽量做到发放有序,并计划在所有行动结束后,在联盟的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所有资金使用情况,供大家监督。这是此次疫情中众多非“官办”、无公募资格的社会组织共同面临的问题。他们的行动从道义上、实际上都是有所助益的,但法律上却存在很大的风险。张传辉说:”不是我们想不合规做事,是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样合规去做……希望这次(疫情)之后(相关规定)能有改善,我们也想知道怎么样去规避风险。” 

编者结语

黔桂乡村深度游村寨联盟在疫情下的乡村动员,离不开长期形成的伙伴关系、对乡村的洞察以及以村寨为主体的工作方法。这些平日里的“基本功”,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疫情的应对行动当中,联盟依旧发挥的是村寨协作者的角色,通过动员激励、支持组织间资源共享、为村民提供心理支援和发挥引导倡导的作用,联盟让村民们形成了内部的驱动力。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联盟和村民一道,根据实际需要的变化,来调整工作的重点。在并不遥远的未来,随着自然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乡村中的村民自组织也会在应对这些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也同样意味着,社会也需要形成灵敏的赋能、引导和支持机制,去推动这些村民自组织在行动中愈发地走向成熟

编辑:刘星宇socialworkweekly.cn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疫情下的乡村动员,如何发挥当地主体性?丨新冠疫情研究行动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