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社区治理模式构建了两个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引入幸福资金(社区公共资金,一般由政府先期投入,之后企业、个人捐款),居民议事代表决定怎么花就怎么花,真决策,真做主,议事代表才会把这会议当真。决策,本质上决策的是资源,因为多数时候,没有资源就做不成事情。幸福资金完全交给议事代表决定,又用规则规范决策的流程和范围,使得居民议事代表有了自主的资源,从而激发了各种自主活动的想象力。
二是通过活力营造,激发越来越多的居民领袖和社区自组织来搞活动、做项目、做服务,他们既不断产生需求,又有意愿站出来解决问题自己身边的矛盾,这才会有足够丰富的事情被提出来。
此外,广泛的问卷、调研、归纳整理,也是解决“议什么”问题的基础。
一是以楼门为单位的代表选举机制,展开切实的选举,自主报名,真实投票,形成一个100人左右的代表群体,构成居民议事代表大会,召开季度例会。这种分楼门的代表机制,代表性更为充分和广泛。这100名左右的代表监督评议小组的决策。
二是由居民议事代表大会再选举产生30人的“项目评议小组”、5人“章程起草小组”和3人“财务监督小组”,以体现决策的深度专业性。这些小组每月或每季举行会议,频繁参与,反复训练,评议小组重点提升审议决策能力,章程起草小组重点提高制度建设能力,财务监督小组重点提高财务监管能力。 “项目评议小组”的规模选择很重要,30人的规模,比100人更易实现有效人数,同时20人左右的实际参与人数又保证会议的严肃正式以及一定程度的代表性。另外两个小组因为更专业,所以规模更小。
三是更替机制,居民议事代表大会与居委会换届时间一致,任期三年,但是项目评议小组、章程起草小组、财务监督小组这三个小组,任期为一年,比居民议事代表的三年任期短,这种制度将使不能履职的代表能较快被更替,同时使一些优秀的议事代表能被选入到各个专业小组中,同时在三年中也可以让更多代表得到训练,也减轻小组成员因为更多责任而容易出现的疲惫感。
“谁审议?谁决议?按什么规则议?”
在很多居民自治的实践中,居民还只是处在“提需求、提要求”的位置,即使类似文体活动的需求,评估审议“做不做、怎么做、花多少钱做”这样的问题也是由社区居委会完成的。萝卜社区治理模式在界定议事范围并由社区党委把关的前提下,充分将本该由居民决策的事务的审议权利还给居民。居民在审议中才开始逐步了解社区事务的复杂性,办好一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做好一个组织,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都有哪些法律问题,政策问题,技术问题,安全问题,经验问题?这些能力都在一次次的审议中培养提高。
跟“谁审议”的问题一样,居民要真正决定一个活动或着项目做不做,怎么做,花多少钱做,由此才会真正培养议事决策的能力。
而审议的过程,必须遵循议事规则,按规则议事,公开议事。居民自己定规则,《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协商议事规则》都由居民代表大会审议修改后通过。萝卜团队作为协力机构提供草案,提供培训,但代表们有权修改,代表们是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才接受并通过这样的规则。
从2016年7月开始,萝卜团队在珠海市香洲区开始了社区协商治理的试点。其中最早进入的是南村社区, 政府“幸福村居”项目有一笔资金将要投放到南村社区,用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这笔公共资金到底应该怎么花呢?在社区环境的改善上社区居民能达成怎样的共识呢?南村社区共有5个小区,4000来户居民,通过一户一票,选举产生了107名议事代表,通过这107名议事代表,幸福村居项目的信息很快到达了小区内各楼栋的居民,各个小区甚至楼栋都行动起来了,提出了他们想要改善的项目。
在社区居民议事会上,居民议事代表进行了激烈地辩论,这笔资金到底是普惠到所有小区还是先重点解决1-2个小区的问题?自身条件比较好的小区应不应该支持他们的经费?三好名苑小区想要更换陈旧的儿童游乐设施,但苦于资金不足,一直未能更换,他们首先提出申请,要花10万元更换,其中5万元自筹,5万元申请政府资金。在社区议事会上,议事代表们对这个项目产生了疑义,认为这个儿童游乐设施的费用太高,不合理,应该再询价降低价格,同时这个小区居民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应该多自筹一些。
在第一次议事会上,这个方案没有达成共识,最后通过了一个延迟的程序动议,半数以上代表同意延迟到下次会议再决定。提出议案的三好名苑的议事代表感觉很受挫,觉得不管怎样,其他小区的议事代表都不会同意给他们资金的支持,社区无法形成对公共资金使用的共识。
通过萝卜团队的工作团队一再地鼓励和支持,三好名苑的议事代表决定修改完善议案,再次上会。在第二次的社区议事会上,三好名苑小区经过再次比价后,将总预算降低到了7.5万元,同时自筹由5万元增长到6万元,这一次有很多其他小区的居民都表示了对这个议案的支持,认为现在的议案比较合理,议事代表们也付出了很多,最后代表们认为公共资金可以支持这个项目1.5万元。
还有一个楼道的代表提出,他们楼道需要改造楼道的环境,也想申请政府资金支持。这个议案也被激烈地讨论,有人认为应该支持,有人认为不应该支持,最后议事代表们达成了共识,认为这个项目公共性太弱,不应该占用过多的政府资金,但是也理解居民要去组织楼道居民一起行动的困难,觉得可以给1000元表示予以支持这个自发的行动,但是其余资金还是要居民自己筹措。
起初提出议案的议事代表觉得很不爽,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这时同小区的其他议事代表给这位代表做工作,解释,萝卜团队的工作人员也主动提出愿意陪这位议事代表上门动员楼道的居民自筹。因为这个事情是这名议事代表真正想做的事情,在克服了情绪的问题后,她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自筹了3.8万元,完成了楼道的改造。
通过这两个议案,议事代表们逐渐形成了在社区环境改善资金上的共识,之后一个小区也是申请一个儿童游乐设施,共2万元,自筹1万元,这个项目很快就通过了。后来还有一个议事代表提出要修一栋楼的楼顶护栏,居民议事代表认为这个公共性应该参照修楼道的议案,拿出1000元支持这个行动。
社区共识是需要在这样一个一个案例中,通过公开的辩论,不同观点的公开碰撞,协商妥协,逐步达成的。
来源:新社区
编辑:刘星宇socialworkweekly.cn